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及含有该像素结构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412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及含有该像素结构的液晶面板,该像素结构包括:至少一栅线、存储线、下板像素电极以及第一开关单元;上述至少一栅线用于为第一开关单元接入扫描信号;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至少一栅线、存储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连接,用于接收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扫描信号将存储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及含有该像素结构的液晶面板减少了PAD的数量,周边线路的设计更简洁,由于不利用资料线,因此当资料线出现断线时,也不会影响UV制程的固化反应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及含有该像素结构的液晶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贴合在一起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及其夹设在其中的液晶组成。其中阵列基板上包含多个由扫描线和资料线交叉形成的显示单元,每个显示单元对应一个像素结构,通过像素结构可控制显示单元对应区域内液晶分子的扭转从而达到显示图像的目的。PSVA(Polytmer Stabilization Vertical-Alignment,聚合物稳定型垂直配向技术)是一种利用新材料改善液晶显示器显示效果的技术,通过在液晶材料中混入硬化单体(Monomer),贴合基板后,施加电压并照射紫外线(UV)固化,即可活化单体,与聚合物 (Polymer)层反应,形成固定预倾角。在采用PSVA技术的液晶面板中,液晶面板具有较高的对比和穿透率。但制程上也多了固化(curing)制程。在curing前,液晶分子须先给定电压至操作状态,然后完成UV 固化。因此,需考虑如何从周边将信号给入操作区(AA区)的像素,使液晶分子保持操作状态,常用的方法是在面板周边设置相应PAD (焊垫),通过周边走线设计,利用资料线和栅线向像素输入信号使液晶分子达到固化时的操作状态。PAD越多,对走线的设计难度也越高。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该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两条栅线200、两个薄膜晶体管(TFT)401和402、一条资料线100、一条存储线 500、下板像素电极302以及上板像素电极301,因此液晶面板需要在周边设置7个PAD,其中资料线100对应红、绿、蓝(RGB)三个PAD,两条栅线200中,每条栅线200对应一个PAD, 存储线500对应一个PAD,彩模基板的上板像素电极301对应一个PAD。具体地,资料线100 输入信号,当TFT401打开时,资料线100的信号即会通过TFT 401进入下板(阵列基板) 像素电极302内。此时再给上板(彩模基板)像素电极301AC(alternate current,交流) 信号,两板间液晶即受到压差,然后再利用UV制程来固定液晶的预倾角。若某个像素区域的压差不一致,例如该区资料线100有断线时,信号便无法进入下板像素电极302,由于下板像素电极302没有接入任何电压,从而使对应区域液晶处于 “悬浮”状态,此时当上板像素电极301的AC信号变化时,下板像素电极302也会跟随出现电压上的微变化,使两板之间的压差偏小,被固定的预倾角就会不同,从而使液晶面板的光学表现出现差异,出现画面显示不均勻(mura)的现象。采用此方法时,除了要在液晶面板周边设置较多PAD,造成线路的设计变复杂外, 当资料线100有断线情况发生时,经过UV制程后还会出现不均勻(mura)的现象,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设置PAD较少、线路设计简洁的像素结构及液晶面板,并且当资料线100出现断线时,也不会影响UV制程的固化反应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PAD较少、线路设计简洁的像素结构及含有该像素结构的液晶面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包括至少一栅线、存储线、下板像素电极以及第一开关单元;所述至少一栅线,用于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入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栅线、存储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存储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优选地,所述像素结构还包括资料线以及第二开关单元;所述下板像素电极位于所述资料线与栅线限定的像素区域内;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栅线、资料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资料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优选地,所述至少一栅线包括充电栅线和分电栅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充电薄膜晶体管和第一分电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充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栅线,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存储线和第一分电薄膜晶体管,第一分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分电栅线,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充电薄膜晶体管和下板像素电极。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充电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分电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充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栅线,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资料线和下板像素电极,第二分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分电栅线,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存储线和下板像素电极。优选地,所述至少一栅线包括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二开关单元均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连接,该第一开关单元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存储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存储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栅线连接,该第二开关单元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资料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资料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优选地,还包括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连接在所述存储线与下板像素电极之间; 所述下板像素电极的相对一侧设置有上板像素电极,所述下板像素电极与上板像素电极之间夹设有液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液晶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阵列多个像素结构, 所述像素结构包括至少一栅线、存储线、资料线、下板像素电极、第一开关单元以及第二开关单元;所述至少一栅线,用于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入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栅线、存储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存储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所述下板像素电极位于所述资料线与栅线限定的像素区域内;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栅线、资料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资料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优选地,所述至少一栅线包括充电栅线和分电栅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充电薄膜晶体管和第一分电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充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栅线,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存储线和第一分电薄膜晶体管,第一分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分电栅线,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充电薄膜晶体管和下板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充电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分电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充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充电栅线,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资料线和下板像素电极,第二分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分电栅线,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存储线和下板像素电极。优选地,所述至少一栅线包括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二开关单元均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连接,该第一开关单元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存储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存储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栅线连接,该第二开关单元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所述资料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资料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的相邻行像素结构共用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一栅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栅线、存储线、下板像素电极以及第一开关单元;所述至少一栅线,用于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入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至少一栅线、存储线以及下板像素电极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栅线接入的扫描信号,并根据所述扫描信号将存储线上的电信号导入至下板像素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鸿龙贺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