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排气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9652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排气输液器,它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排气短导管、空气过滤器、滴斗、滴管、流量调节器、输液长导管、药液过滤器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滴斗由滴斗盖和滴斗体组成,在滴斗盖上的左端加工有药液注射装置,特征是:在滴斗盖上的右端安装有由一体化的排气针、滴斗空气过滤器和排气塞组成的自动排气装置,在排气针的底端固定有滴斗空气过滤器,在排气针的中部设有一个与滴斗空气过滤器连通且供空气流通的排气针内孔,在滴斗空气过滤器中设有空气过滤膜或过滤塞,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输液过程中能够自动排气、容易加工、成品率高、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输液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临床输液用途的无菌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医疗领域常用的普通输液器均由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输液短导管、排气短导管、空气过滤器、滴管、滴斗、流量调节器、输液长导管、药液过滤器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组成。普通输液器在输液前,医护人员必须人工将输液器管路内的气泡全部排净,如果气泡进入患者体内,易造成气栓等危害;通常的人工排气的方法是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塞后,先倒挂滴斗,并用手挤捏滴斗,使药液被吸入滴斗内,在这个过程中,药液容易将滴斗内的气体向下排出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长输液导管内,因此产生气泡;待药液充满滴斗的约2/3体积后,放下滴斗,药液向静脉针方向流动,但由于输液长导管内壁的表面张力作用,长导管的内壁容易吸附少量的气泡,医护人员又要用手指弹动输液长导管, 吸附的气泡才能缓缓上升到滴斗内,这个人工排气泡的过程既烦琐、困难又增加工作强度, 还浪费时间,也不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而且在临床输液过程中,通常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个医护人员要负责几个病房内患者的输液操作,劳动强度十分大,因此,在临床输液操作中,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输液器具,用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就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输液过程中能够自动排气、操作简便,成品率高、安全可靠的输液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排气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排气短导管、空气过滤器、滴斗、输液短导管、滴管、输液长导管、流量调节器、下药液注射件、药液过滤器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滴斗由滴斗盖和滴斗体组成,在滴斗盖上的左端加工有药液注射装置, 特征是在滴斗盖上的右端安装有由一体化的排气针、滴斗空气过滤器和排气塞组成的自动排气装置,排气针向下穿过滴斗盖并位于滴斗内,在排气针的底端固定有位于滴斗内的滴斗空气过滤器,在排气针的中部设有一个与滴斗空气过滤器连通且供空气流通的排气针内孔,在滴斗空气过滤器中设有可过滤通过排气针内孔进入滴斗内空气的空气过滤膜或过滤塞,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在置于滴斗盖上方的排气针的右端边缘固定有能盖住或打开排气针内孔的排气塞。自动排气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输液操作开始的过程中,自动排气装置能自动排出滴斗内的气体,它能有效防止气泡的产生和防止气泡进入输液长导管内,使输液排气泡的过程既简便又快速。本技术是在传统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基础上增设了具有能排气功能防止气泡进入人体的自动排气装置。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与普通的输液器操作步骤是一样的,不改变操作者的使用习惯,还可减少人工挤捏滴斗排气泡的烦琐步骤。本技术使用时,先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容器瓶塞内,不需用手挤捏滴斗,不用倒挂滴斗,药液自动进入滴斗内,滴斗内的空气全部通过自动排气装置排出,药液的液面高度不断上升,药液再进入输液长导管内,从静脉输液针针管内孔流出,自动排除气泡,关闭流量调节器,按常规方法穿刺静脉,打开流量调节器,调节滴速,既可正常输液。在此过程之中,整个连通路径内也无气泡的混入,气泡不会像普通输液器那样直接进入输液长导管内,从而有效防止气泡产生。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在输液操作前期过程中,不用挤捏滴斗既可将药液引入滴斗内,简化排气操作步骤,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它解决现有的输液器在输液过程因排气泡而工作烦琐、浪费时间的问题;2、不用倒挂滴斗既可自动将滴斗内的气体排出,能防止气泡产生和防止气泡进入输液管路内,且滴斗内的液面可自动控制在某一固定高度,防止滴斗内的液面太高、难以观察药液滴速;3、产品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容易加工, 简化操作步骤,不改变操作者的使用习惯,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处键入
描述段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排气装置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1、瓶塞穿刺器2、排气短导管3、空气过滤器4、 滴斗5、输液短导管16、滴管9、输液长导管11、流量调节器12、下药液注射件13、药液过滤器14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15,滴斗5由滴斗盖8和滴斗体10组成,在滴斗盖8上的左端加工有药液注射装置6,在滴斗盖上8的右端安装有由一体化的排气针21、滴斗空气过滤器22和排气塞25组成的自动排气装置7,排气针21向下穿过滴斗盖8并位于滴斗10内, 在排气针21的底端固定有位于滴斗10内的滴斗空气过滤器22,在排气针21的中部设有一个与滴斗空气过滤器22连通且供空气流通的排气针内孔23,在滴斗空气过滤器22中设有可过滤通过排气针内孔23进入滴斗10内空气的空气过滤膜或过滤塞24,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在置于滴斗盖8上方的排气针21的右端边缘固定有能盖住或打开排气针内孔23的排气塞25。权利要求1. 一种自排气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排气短导管、空气过滤器、 滴斗、输液短导管、滴管、输液长导管、流量调节器、下药液注射件、药液过滤器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滴斗由滴斗盖和滴斗体组成,在滴斗盖上的左端加工有药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滴斗盖上的右端安装有由一体化的排气针、滴斗空气过滤器和排气塞组成的自动排气装置,排气针向下穿过滴斗盖并位于滴斗内,在排气针的底端固定有位于滴斗内的滴斗空气过滤器,在排气针的中部设有一个与滴斗空气过滤器连通且供空气流通的排气针内孔,在滴斗空气过滤器中设有可过滤通过排气针内孔进入滴斗内空气的空气过滤膜或过滤塞,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在置于滴斗盖上方的排气针的右端边缘固定有能盖住或打开排气针内孔的排气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排气输液器,它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排气短导管、空气过滤器、滴斗、滴管、流量调节器、输液长导管、药液过滤器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滴斗由滴斗盖和滴斗体组成,在滴斗盖上的左端加工有药液注射装置,特征是在滴斗盖上的右端安装有由一体化的排气针、滴斗空气过滤器和排气塞组成的自动排气装置,在排气针的底端固定有滴斗空气过滤器,在排气针的中部设有一个与滴斗空气过滤器连通且供空气流通的排气针内孔,在滴斗空气过滤器中设有空气过滤膜或过滤塞,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本技术在输液过程中能够自动排气、容易加工、成品率高、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输液器。文档编号A61M5/36GK202105242SQ201120143950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简玉梅, 饶平华 申请人: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排气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排气短导管、空气过滤器、滴斗、输液短导管、滴管、输液长导管、流量调节器、下药液注射件、药液过滤器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滴斗由滴斗盖和滴斗体组成,在滴斗盖上的左端加工有药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滴斗盖上的右端安装有由一体化的排气针、滴斗空气过滤器和排气塞组成的自动排气装置,排气针向下穿过滴斗盖并位于滴斗内,在排气针的底端固定有位于滴斗内的滴斗空气过滤器,在排气针的中部设有一个与滴斗空气过滤器连通且供空气流通的排气针内孔,在滴斗空气过滤器中设有可过滤通过排气针内孔进入滴斗内空气的空气过滤膜或过滤塞,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在置于滴斗盖上方的排气针的右端边缘固定有能盖住或打开排气针内孔的排气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玉梅饶平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