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病情早期智能识别型监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8824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情早期智能识别型监护仪,它包括监护仪,监护仪具有心电采集模块、体温采集模块、血压采集模块、呼吸采集模块和血氧采集模块,上述采集模块均与信号放大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连接A/D转化模块连接,A/D转化模块连接病情识别系统,病情识别系统连接处理器,处理器上连接有显示器、存储器和电源模块,所述的病情识别系统包括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模块,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模块上连接与设定值比较模块,比较模块上连接结果导入输出系统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尽早识别潜在的危重病情,迅速、直观、动态地将病情信息展示给医务工作者及患者,为尽早对病情进行干预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病情早期智能识别型监护仪
技术介绍
现有监护仪能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实时监测人体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 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实现对各参数的监督报警,上述技术已经成熟。但是,不能从总体上反映病人的病情,识别潜在的危急情况,并动态监测病情变化,也不能对病情进行直接分级。同时,国际认可的病情评分系统一早期预警评分(EWS),该评分系统早期预警评分(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在2001年将它正式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后来经过实践,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现在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早期改良预警评分,但是应用繁琐,且需要动态评估,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情早期智能识别型监护仪,其综合了现有的监护仪和评分系统,识别病情准确、全面、方便、快捷、直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病情早期智能识别型监护仪,它包括监护仪,监护仪具有心电采集模块、体温采集模块、血压采集模块、呼吸采集模块和血氧采集模块,上述采集模块均与信号放大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连接A/D转化模块连接,A/D转化模块连接病情识别系统,病情识别系统连接处理器,处理器上连接有显示器、存储器和电源模块,所述的病情识别系统包括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模块,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模块上连接与设定值比较模块,比较模块上连接结果导入输出系统模块,结果导入输出系统模块与处理器相连。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能尽早识别潜在的危重病情,迅速、直观、动态地将病情信息展示给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家属,为尽早对病情进行干预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临床医生工作强度大,经常处于疲惫状态,可能对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数据反应迟钝;本技术对病情危重进行判断,并直观的显示在监护仪上,临床医生对“危重”字幕更加敏感,可减少临床失误。实习医生缺乏临床经验,可能对病情把握不准,本技术的智能提醒作用,也可减少临床失误。本技术的病情展示客观、真实、准确,能让患者及家属更直观的了解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医患纠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2为病情识别系统框图;图3为心电采集模块电路图;图4血氧采集模块电路图;图5为血压采集模块电路图;图6为体温采样模块电路图;图7为A/D转换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2,一种病情早期智能识别型监护仪,它包括监护仪,监护仪具有心电采集模块、体温采集模块、血压采集模块、呼吸采集模块和血氧采集模块,上述采集模块均与信号放大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连接A/D转化模块连接,A/D转化模块连接病情识别系统,病情识别系统连接处理器,处理器上连接有显示器、存储器和电源模块,所述的病情识别系统包括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模块,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模块上连接与设定值比较模块,比较模块上连接结果导入输出系统模块,结果导入输出系统模块与处理器相连。本技术采用主控板和采集模块分开的形式设计,实现了测量、分析、报警等功能。通过导联端、血氧探头、袖套和温度探头获得人体的ECG、SP02、NIBP、R和TEMP 5个基本生命参数信号,数据通过串口送到处理器,经病情识别程序化处理,病情进行分级(危/ 重),同时在LCD或电脑显示器上实时显示病情分级(潜在危重/危重)及各种信号的波形和数值。图3是心电采集电路的设计框图。人体心电信号幅度一般仅在0. 5 4mV,必须进行放大。本系统使用高输入阻抗的仪表放大器和高精度运放0PA2335组成两级放大电路,将0. 5 106Hz频段心电信号放大200倍。右腿驱动电路专门为克服50Hz工频共模干扰,提高共模抑制比而设计的。原理是采用以人体为相加点的共模电压作并联负反馈, 其方法是提取前级放大电路中的共模电压,经驱动电路倒相放大后再加回人体右腿上。放大及除噪后的心电信号经A/D转换后通过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接口送至 0MAP3530进行监测、推导等相关算法处理。参见图4,SP02的测量主要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而进行的。血氧探头使用两种特定波长的光透过人手指上部,用硅光电池接收透射光而产生电信号,计算两种光强的交直流分量之比,通过式(4)可求SP02。SP02 = b X (AC660*DC925)/(DC660*AC925)+a (4)其中,a、b为常数;AC660和AC925分别是两路透射光的交流成分;DC660和DC925分别是两路透射光信号的直流成分。本监护仪采用RST002DA血氧探头,加上脉冲控制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双T陷波器电路组成血氧模块。参见图5,振动无创测量法是采用充气袖套阻断上臂动脉血流,通过监测因血液流经弹性动脉而引起袖套内压力的波动幅度来识别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压力传感器MP)(5050GP得到的压力信号经高低两路滤波器和放大器后,送人A/D转换器,得到数字化后的压力信息。在0MAP3530端,得到压力数据后,可根据以下算法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其中①收缩压是指放气过程中,振幅由小到大,上升变化率最大时刻对应的压力指数;②舒张压是指振动幅度经过最大点开始下降,下降变化率最大时刻对应的压力指数;③平均压是指(收缩压+2舒张压)/3。在电路上,呼吸采集模块与心电采集模块共用胸部监护电极和前置放大器。单片机控制频率合成芯片AD9833得到62. 5kHz的高频周期信号,再经V/I转换电路得到该频率的激励脉冲。将此脉冲施加在人体胸腔上,在测量电极两端得到被62. 5kHz脉冲调制的呼吸信号,经放大、解调和带通滤波后,即可得到呼吸信号的原型。将A/D转换后的呼吸信号送人0MAP3530中作进一步处理就可获相关呼吸数据。参见图6,监护用的体温测量多数用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体温以测量线路是惠斯登电桥,将热敏电阻表在电桥的一个桥壁上,通过测量电桥的不平衡输出,测定体温大小.限于篇幅,仅以心电模块为例,介绍A/D转电路的设计。电路图如图7,设计采用的ADS8325是德州仪器一款16b精度,超低功耗的A/D换芯片,在采样率低于IOkHz时, ADS8325的功耗少于lmw。ADS8325的两个模拟信号输入端IN+、IN-形成差分输入对,公用模式脚REF用来设置共用输入电压.ADS8325的工作参考电压为2. 5V,较低的电压可以降低信噪比。本设计对0. 5 106Hz频段的心电信号进行采样,根据Nyquist速率,采样频率设为250Hz,16b采样。ADS8325的参考电平由外部提供,通过SPI串行口语0MAP3530通信。“病情识别程序”即将病人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数据进行评分及求和处理(意识清醒病人,计0分,不用采集信息,意识不清的病人要对“零点”进行调整, 半智能化,清醒病人占病人的大多数,不影响使用效果,但仍需改进)与设定的早期改良预警评分阈值进行比较(》5分为潜在危重病人,^ 9分为危重病人),将比较结果以潜在危重/危重的形式导入输出系统。。早期改良预警评分表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情早期智能识别型监护仪,它包括监护仪,其特征在于:监护仪具有心电采集模块、体温采集模块、血压采集模块、呼吸采集模块和血氧采集模块,上述采集模块均与信号放大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连接A/D转化模块连接,A/D转化模块连接病情识别系统,病情识别系统连接处理器,处理器上连接有显示器和电源模块,所述的病情识别系统包括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模块,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模块上连接与设定值比较模块,比较模块上连接结果导入输出系统模块,结果导入输出系统模块与处理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山王常永商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