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825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其中遮蔽壳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入收容腔内的舌板,所述舌板包括顶壁及底壁,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舌板的顶壁的第一端子及安装于舌板的底壁的第二端子,所述舌板的底壁设有若干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由绝缘本体下方向上安装于第二端子槽内。这样第二端子在安装过程中可以以第一端子为基准,进而容易控制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与第一端子焊接部之间的共面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视听信号传输功能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HDMI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在个人电脑、电视、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领域,产品结构相对精密。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 M380631号揭示这样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及若干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的上端设有第一端子槽,下端设有第二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置于第一端子槽内的第一导电端子及设置于第二端子槽内的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均从基部后方插入相应的第一、第二端子槽内。然而,在实际组装过程中,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都从基部后方插入绝缘本体,很难保证第一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之间的共面度,从而会影响产品的良率。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之间容易保证较高的共面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之间共面度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其中遮蔽壳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入收容腔内的舌板,所述舌板包括顶壁及底壁,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舌板的顶壁的第一端子及安装于舌板的底壁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焊接部,所述舌板的底壁设有若干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由绝缘本体下方向上安装于第二端子槽内且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共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第二端子在安装过程中可以以第一端子为基准,只需要调整第二端子在安装方向上的深度就能控制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与第一端子焊接部之间的共面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其中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分离。图5是沿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4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其中包括遮蔽壳体 1、绝缘本体2上及安装于绝缘本体2上的导电端子3。所述遮蔽壳体1包括上壁11、自上壁11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形成的两个侧壁12和连接两侧壁12且与上壁11相对设置的下壁13,所述上壁11、侧壁12和下壁13相连接围成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收容腔14。其中,每个侧壁12的底部均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固定脚121。所述上壁11的末端设有竖直向下弯折的挡板111,所述挡板111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固定部1111。所述绝缘本体2收容于收容腔14内,其包括纵长形基部21及自基部21向前延伸至收容腔内的舌板22。所述基部21设有后壁面211及下端面212,所述舌板22包括前端面223、顶壁221及底壁222。所述顶壁221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槽2211,所述底壁222设有若干第二端子槽2221,所述第一端子槽2211与第二端子槽2221在水平方向上相互交错排列。所述第一端子槽2211向前贯穿前端面223与向后贯穿后壁面211,这样方便导电端子3 从后方插入第一端子槽2211内;所述第二端子槽2221向前贯穿前端面223,所述第二端子槽2221未贯穿该后壁面211。所述基部21还设有贯穿下端面212的第三端子槽213,所述第三端子槽213与相对应的第二端子槽2221相连接且相互垂直,这样导电端子3可以从绝缘本体2下方插入第三端子槽213内,同时导电端子3的部分结构设置于第二端子槽2221 内。所述相邻的第三端子槽213之间设有暴露于收容腔14内的分隔肋214,便于导电端子 3卡持于第三端子槽213内。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安装于第一端子槽2211内的第一端子31及固定于第三端子槽213内的第二端子32。所述第一端子31设有第一接触部311、用以卡持于第一端子槽 2211内的第一安装部312、用以焊接至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一焊接部314及连接第一安装312部与第一焊接部314的连接部313,所述第一安装部312位于第一接触部311末端,且与第一接触部311平齐。所述第二端子32包括安装于第二端子槽2221内的第二接触部321、由第二接触部321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二安装部322及位于第二端子32末端且横向弯折的第二焊接部323。所述第一端子31沿水平方向安装于第一端子槽2211内,所述第二端子32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第二端子槽2221与第三端子槽213内,这样可以以第一端子2221为基准,通过调节第二端子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深度来控制第二端子32的第二焊接部323与第一焊接部314之间共面度,提高产品的良率。具有较佳共面度的第一焊接部 314与第二焊接部323可以有效的防止导电端子3在焊接的时候发生虚焊,以至于影响产品品质。所述第一接触部311与第二接触部321平行,确保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可靠。组装时,第一端子31从基部21后方插入第一端子槽2211内,并以第一安装部312 固持于第一端子槽2211内。所述第二端子32从绝缘本体2下方插入第三端子槽213和第二端子槽2221内,并以第二安装部322固持于第三端子槽213内,同时第二接触部321安装于第二端子槽2221内。安装有导电端子3的绝缘本体2从遮蔽壳体1后方插入收容腔14内,并铆压固定在绝缘本体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其中遮蔽壳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入收容腔内的舌板,所述舌板包括顶壁及底壁,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舌板的顶壁的第一端子及安装于舌板的底壁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焊接部, 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底壁设有若干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由绝缘本体下方向上安装于第二端子槽内且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共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设有贯穿其下端面的若干第三端子槽,每个第三端子槽与对应的第二端子槽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子还包括安装于第二端子槽内的第二接触部及安装于第三端子槽内的第二安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槽与第二端子槽相互垂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三端子槽之间设有暴露于收容腔内的分隔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顶壁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槽, 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第一接触部、用以卡持于第一端子槽内的第一安装部及连接第一安装部与第一焊接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一接触部末端且与第一接触部平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与第一接触部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其中遮蔽壳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入收容腔内的舌板,所述舌板包括顶壁及底壁,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舌板的顶壁的第一端子及安装于舌板的底壁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底壁设有若干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由绝缘本体下方向上安装于第二端子槽内且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