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设备、堆高机和测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4552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举升设备、堆高机和测距装置,其中,该测距装置包括位于固定件上的感应元件和位于运动件上的被感应元件,其中,还包括:下端带有滚轮的柱,活动连接至固定件上;弹性元件,向柱施加弹性力,使滚轮与运动件的表面保持滚动接触;其中,感应元件连接至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克服大结构件的焊接变形给装配等带来的装配间隙的变化,保证感应元件与被感应元件之间能可靠的实现感应,从而完成运动件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的测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距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在门架机构上设有测距装置的举升设备,以及一种堆高机。
技术介绍
测距装置由感应单元和被感应单元构成,感应单元通常位置固定,而被感应单元随运动件运动,对于大尺寸结构件来说,由于焊接变形和磨损等情况的存在,测量单元和被测量单元之间的距离不能保持恒定,容易出现误感应和信号丢失,给测量带来不利因素。目前,采用门架机构的举升设备上缺乏可靠的测距装置,导致在门架工作过程不能监测到工作机构的位置,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测距装置。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测距装置的举升设备和堆高机。为此,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装置,包括位于固定件上的感应单元和位于运动件上的被感应单元,其中,还包括下端带有滚轮的柱,活动连接至固定件上;弹性元件,向柱施加弹性力,使滚轮与运动件的表面保持滚动接触;其中,感应单元连接至柱上。进一步地,上述固定件或固定件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导向套,柱可移动地位于导向套中,弹性元件向柱施加轴向偏压力。进一步地,上述弹性元件保持在导向套中。进一步地,上述被感应单元包括沿运动件的运动方向一前一后布置的第一被感应元件和第二被感应元件。进一步地,上述感应单元包括沿运动件的运动方向一前一后布置的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进一步地,上述柱铰接在固定件或固定件的安装板上,弹性元件向柱施加旋转偏压力。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举升设备,包括门架机构和测距装置,其中,该测距装置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测距装置,其中,固定件为门架机构的外门架,运动件为门架机构的内门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堆高机,包括门架机构和测距装置,其中,该测距装置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测距装置,其中,固定件为门架机构的外门架,运动件为门架机构的内门架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克服大结构件的焊接变形给装配等带来的装配间隙的变化,保证感应元件与被感应元件之间能可靠的实现感应,从而完成运动件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的测量。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测距装置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测距装置的侧视图;以及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构思是1、在运动件上设置一组被感应单元,保证运动件在运动过程中能让测量单元感知运动件的运动和静止的状态;2、在固定件(非运动件)上安装测量单元,用以感知运动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3、采用弹性接触机构,保持测量单元和被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误感应和信号的丢失。第一实施例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和图2所示,测距装置包括安装板11、导向套12、弹性元件13、柱14、感应单元安装板15、 感应单元16、被感应元件17、滚轮18和销轴19等。其中,被感应单元17安装在运动件20上,其余部件装配成一个总成后安装在固定件10上。滚轮18通过销轴19安装在柱14的下端。柱14在导向套12中是可自由移动的,并由保持在安装板11和导向套12中的弹性元件13向其施加轴向偏压力,柱14视运动件20和固定件10之间的距离,或伸或缩,使滚轮18和运动件20的表面保持滚动接触。感应单元16通过安装板15安装在柱14上,在滚轮18和运动件20的表面始终保持接触的情况下,柱14随着滚轮18在运动件20的接触面上的起伏滚动而产生轴向伸缩运动,则感应单元16和被感应单元17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不变化,如此避免了误感应和信号的丢失。在现有技术中,感应单元16的位置是固定的,被感应单元17的位置也是固定的, 故当运动件和固定件之间检测距离发生变化时,感应单元和被感应单元之间的检测距离也发生变化,如此会导致误感应和信号的丢失。感应单元16包括第一感应元件16a和第二感应元件16b,被感应单元17包括第一被感应元件17a和第二被感应元件17b。运动方向由两个感应元件16a和16b感应先后来判别。运动速度由两个被感应元件17a和17b间的距离除以感应时间来获取。第二实施例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柱14枢接在安装板11上,并由弹性元件13 向柱14施加旋转偏压力,使柱14的滚轮18具有向运动件20的接触面偏压的趋势,使滚轮18和运动件20始终保持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举升设备,其门架机构上安装有上述构造的测距装置。作为举升设备的特例,本技术的堆高机的门架机构上安装有上述构造的测距装置,其中,测距装置的柱活动连接在举升设备的门架机构的外门架上,感应单元安装在相对于外门架升降运动的内门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克服大结构件的焊接变形给装配带来的装配间隙的变化,保证感应元件与被感应元件之间能可靠的实现感应,从而完成运动件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的测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件11安装板13弹性元件15感应单元安装板17被感应单元19 销轴16b第二感应单元17b第二被感应单元。20运动件 12导向套 14柱16感应单元 18滚轮16a第一感应单元 17a第一被感应单元权利要求1.一种测距装置,包括位于固定件(10)上的感应单元(16)和位于运动件(20)上的被感应单元(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端带有滚轮(18)的柱(14),活动连接至所述固定件(10)上;以及弹性元件(13),向所述柱(14)施加弹性力,使所述滚轮(18)与所述运动件(20)的表面保持滚动接触,其中,所述感应单元(16)连接至所述柱(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或固定件的安装板 (11)上设置有导向套(12),所述柱(14)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导向套(12)中,所述弹性元件 (13)向所述柱施加轴向偏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3)保持在所述导向套(12)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感应单元(17)包括沿所述运动件(20)的运动方向一前一后布置的第一被感应元件(17a)和第二被感应元件(17b)。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16)包括沿所述运动件的运动方向一前一后布置的第一感应元件(16a)和第二感应元件(16b)。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14)铰接在所述固定件(10) 或固定件的安装板(11)上。7.一种举升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距装置,包括位于固定件(10)上的感应单元(16)和位于运动件(20)上的被感应单元(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端带有滚轮(18)的柱(14),活动连接至所述固定件(10)上;以及弹性元件(13),向所述柱(14)施加弹性力,使所述滚轮(18)与所述运动件(20)的表面保持滚动接触,其中,所述感应单元(16)连接至所述柱(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俊冯高杨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