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483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在上述电机中,轴承保持构件由金属材料形成,在电路基板的开口部的端部,且在最外表面具有露出的金属层,在上述轴承保持构件与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层接触的部位,夹设有一旦与金属离子接触就会诱发催化反应而固化的粘接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轴承保持构件和电路基板的电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办公机器或家电制品倾向于小型化及薄型化。对于搭载于这些产品中的电机来说,随之也要求小型化、薄型化。此种电机具有轴承保持构件和电路基板。一般来说,轴承保持构件和电路基板被借助螺钉等固定构件固定。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108414号日本公开公报中,在电机的罩壳部20中,并且在与印制电路板16沿着轴向重合的平坦部的多处设有通孔。在印制电路板16中,形成有与这些通孔对应的多个孔。在分别被形成于平坦部及印制电路板中的通孔及孔中,形成有与螺纹牙螺合的槽,可以插通螺钉17。这样,就将罩壳20与印制电路板16紧固固定。但是,在日本特开平10-108414号日本公开公报中所公开的结构中,在罩壳部20 或印制电路板16中需要用于插通螺钉17的紧固空间。由此,电机的尺寸就会增大,无法实现电机的小型化、薄型化。另外,为了进行紧固,需要螺钉17。由此,电机的制造成本就会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中提供一种电机,其具有静止部、能够相对于上述静止部绕着中心轴旋转的旋转部,上述旋转部具有沿着上述中心轴配置的轴杆,上述静止部具有支承上述轴杆的轴承构件;将上述轴承构件保持在内周面处的圆筒状的轴承保持构件;配置于上述轴承保持构件的径向外侧的定子;配置有插通上述轴承保持构件的开口部、在比上述定子还靠近轴向的下侧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构件中的电路基板,上述轴承保持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上述开口部的端部且在最外表面配置有露出的金属层,在上述轴承保持构件与上述金属层接触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夹设有一旦与金属离子接触就会诱发催化反应而固化的粘接剂。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中,在电路基板与轴承保持构件接触的开口部的端部,在最外表面形成露出的金属层。另外,轴承保持构件也由金属材料形成。所以,对于轴承保持构件与电路基板的固定,可以使用以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而固化的厌氧性粘接剂。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不用增加电机的部件数目就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的电机。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剖面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构件的俯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的仰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的组装的流程。附图标记说明10电机,20旋转部,30轴承构件,40静止部,41定子,42轴承保持构件,421第一圆筒部,422第二圆筒部,423凸缘部,4M定子固定部,425导引部,4 基板固定部,427粘接剂涂布区域,431开口部,432金属层,Jl中心轴。具体实施例方式〈电机的整体制造〉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中心轴Jl方向上,将图中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图中的下侧简称为“下侧”。“上侧”及“下侧”这样的表述不一定需要与重力方向一致。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图。图1是将电机10沿轴向假想地切开时的示意性剖面图。电机10具有旋转部20、轴承构件30及静止部40。旋转部20相对于静止部40 以中心轴Jl为中心旋转。轴承构件30自由旋转地支承旋转部20。静止部40保持多个轴承构件30。本实施方式中,静止部40保持2个轴承构件。旋转部20具有轴杆21、转子夹具22及转子磁铁23。轴杆21被与中心轴Jl同轴地配置。本实施方式中,轴杆21为近似圆柱状。轴杆 21沿着轴向延伸。在轴杆21的轴向上侧的上端,设有凹部。在电机10的组装时,向该凹部中插入夹具。轴杆21的轴向下侧为形成有多个槽的齿轮部211。通过将齿轮部211与外部装置 (图示略)卡合,向外部输出电机10的扭距。 而且,齿轮部211也可以形成于轴杆21的轴向上侧。此外,也可以取代齿轮部211, 在轴杆21的轴向上侧或轴向下侧的至少任意一方中,安装外部传递构件。作为外部传递构件,例如可以举出齿轮。图1中,转子夹具22是有盖的近似圆筒状。转子夹具22具有轴杆固定部221、盖部222及圆筒部223。盖部222是圆板状的构件。在盖部222的中央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的中央,配置轴杆固定部221。图1中,轴杆固定部221为向轴向上侧延伸的圆筒状。轴杆21固定于轴杆固定部 221中。轴杆固定部221的轴向高度比盖部222的平坦部低。轴杆21的上端从轴杆固定部 221的端部沿轴向突出。而且,轴杆21的上端也可以是与轴杆固定部221的端部相同的位置,或者比轴杆固定部221的端部更低。另外,在盖部222中,不一定需要形成凹部。也可以在盖部222的中央配置轴杆固定部221。此外,轴杆固定部221也可以是向轴向下侧突出的圆筒部。图1中,圆筒部223是圆筒状的构件。从盖部222的径向外方侧的端部朝向轴向下侧延伸。转子夹具22例如是通过对薄板状的磁性材料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的。另外,在冲压加工的工序中,可以将盖部222的凹部或轴杆固定部221也一并成形。轴杆固定部221 例如是利用内缘翻边加工形成的。而且,转子夹具22也可以利用切削加工等其他的方法来形成。图1中,转子磁铁23为圆筒状。转子磁铁23被固定于圆筒部223的内周面。转子磁铁23与圆筒部223的内周面的固定,例如可以利用粘接、压入或它们的并用来进行。 对转子磁铁23实施了励磁用的起磁。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转子磁铁23的轴向下侧的端部,实施了与励磁用的起磁不同的起磁。转子磁铁23的轴向下侧的端部的起磁例如被用于位置检测用途。静止部40具有定子41、轴承保持构件42及电路基板43。图1中,轴承保持构件 42是圆筒形状。轴承保持构件42的轴心与中心轴Jl同轴。定子41被固定于轴承保持构件42的外周面。电路基板43被配置于定子41的轴向下侧。电路基板43被固定于轴承保持构件42中。图2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构件42的俯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轴承保持构件42具有第一圆筒部421、第二圆筒部422及凸缘部423。第一圆筒部421位于轴承保持构件42的轴向上侧。第二圆筒部422位于第一圆筒部421的轴向下侧。第二圆筒部422的外径比第一圆筒部421的外径大。凸缘部423是圆环状的部位。凸缘部423配置于第二圆筒部422的下侧。凸缘部423从第二圆筒部422的端部向径向外方侧展开。如图1所示,在轴承保持构件42的内周面,配置有多个轴承构件30。图1中,作为轴承构件30,在轴承保持构件42的内周面中保持有上侧轴承31及下侧轴承32。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轴承31及下侧轴承32为球轴承。而且,也可以将套筒轴承等其他种类的轴承作为轴承构件30配置于轴承保持构件42的内部。在轴承保持构件42的内周面,分别配置有上侧段部4 和下侧段部42b。在上侧段部4 处,抵接着上侧轴承31。这样,就可以决定上侧轴承31相对于轴承保持构件42的轴向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下侧轴承32与下侧段部42b之间,配置有预压构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压构件50是防松垫圈。作为预压构件50,也可以使用弹簧。下侧轴承32夹隔着预压构件50进行相对于下侧段部42b的轴向的定位。轴承构件30被利用粘接、插入、或插入与粘接的并用保持在轴承保持构件42的内周面处。另外,在轴承构件30为套筒轴承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轴承构件30利用压入保持在轴承保持构件42中。另外,在轴杆21处,安装有垫圈构件60。垫圈构件60是环形的构件。下侧轴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具有静止部、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绕着中心轴旋转的旋转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具有沿着所述中心轴配置的轴杆,所述静止部具有:支承所述轴杆的轴承构件;将所述轴承构件保持在内周面处的圆筒状的轴承保持构件;配置于所述轴承保持构件的径向外侧的定子;配置有供所述轴承保持构件插通的开口部、在比所述定子还靠近轴向的下侧被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构件的电路基板,所述轴承保持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所述开口部的端部且在最外表面配置有露出的金属层,在所述轴承保持构件与所述金属层接触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夹设有一旦与金属离子接触就会诱发催化反应而固化的粘接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优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