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8009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和依次排列的热压对辊、冷却风管、冷压对辊、纠平对辊、切边器、牵引辊和切料装置,所述电机系统设有装连在底座上的多组变频伺服电机,经传动系统与各组对辊传动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热压对辊、冷压对辊、纠平对辊、切边器和牵引辊的同速运行,所述传动系统为齿轮、链条传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可以连续加工、成型效率高,复合板材分子结晶整体平衡,且表面达到A级要求,无微孔现象发生,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长度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材的成型设备,特别是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连续纤维三维织物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品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如拉伸强度高,弯曲强度高,模量高低温冲击,以及较低的密度和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得到了巨大发展。目下国内外成型制备,一般采用大型油压机或多层层压机,片材加热-加压-冷却-脱模的工艺,因压机工作台面限制和模压成型工艺的需要,无法连续加工,更无法连续成型,故复合增强板材所需要的长宽尺寸,无法满足汽车、动车、桥梁面板以及建筑方面的需求,尤其无法满足高速公路防护板的需求长度,因而大大限制了复合板材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连续加工、成型,提高效率的可以满足市场需求长度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和依次排列的热压对辊、冷却风管、冷压对辊、纠平对辊、切边器、牵引辊和切料装置,所述电机系统设有装连在底座上的多组变频伺服电机,经传动系统与各组对辊传动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热压对辊、冷压对辊、纠平对辊、切边器和牵引辊的同速运行,所述传动系统为齿轮、链条传动系统。所述热压对辊为两组,每根压辊均通入导热油加热。所述冷却风管为上、下两根,两根冷却风管的相对合处设有多排微孔。所述冷压对辊为两组,每根辊的表面均是镜面,表面光洁度为12级。所述纠平对辊为七组,且每根辊的表面均是镜面,表面光洁度为12级。所述纠平对辊与牵引对辊之间设有切边器,所述切边器包括切边电机、减速箱和刀盘。所述底座上在各组对辊对合处均装有红外线屏蔽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电机系统、传动系统在控制系统的统一控制下,而传动系统为齿轮、链条传动系统可以保证多组对辊协调同步运转,当多层热熔的复合片材需要压制成为复合板材时,首先经过两组热压对辊压制成板材后,进入一对冷却风管之间,冷却风管对合面处的多排微孔吹出冷风,使所述板材上、下两面急冷,以保持所述板材外形处于恒定状态,不变形不扭曲;然后进入两组冷压对辊,对所述板材进行冷挤压,消除板材的内应力, 进一步提高板材的光亮度,进入七组纠平对辊中,在这七组十四根镜面辊的挤压中,所述板材进一步消除变形、翘曲,板材内的分子结晶随即改变平稳,使整体板材分子结晶整体平衡,从而得到完整的成品板材,最后经切边器切去所述板材两侧毛边,进入牵引辊,并且经牵引辊的滚压使表面达到A级要求,无微孔现象发生,整个过程是连续生产,因此不受长度限制,最后切料装置按设计要求长度切断,完全可以满足市场上对不同长度的复合板材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复合板滚压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包括底座9,电机系统1、传动系统2和依次排列的热压对辊3、冷却风管4、冷压对辊5、纠平对辊6、切边器7牵引辊8和切料装置 9,所述电机系统1设有装连在底座9上的五组变频伺服电机,经传动系统2与各组对辊传动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热压对辊3、冷压对辊5、纠平对辊6、切边器7和牵引辊 8的同速运行,所述传动系统2为齿轮、链条传动系统,由于电机系统、传动系统在控制系统的统一控制下,而传动系统为齿轮、链条传动系统可以保证多组对辊协调同步运转;所述热压对辊3为两组,每根压辊均通入导热油加热。第一组热压对辊3热压温度应达到复合板粘结强度的要求,压力为12MPa,第二组热压对辊3压力为15MPa应使复合板的密度和尺寸达到设计要求。所述冷却风管4为上、下两根,两根冷却风管4的相对合处设有多排微孔,冷风的温度小于18° C,冷却区域为2 3米。由于在1 1.5分时间内复合板材内部高分子结晶可达到60% 70%,保持板材外形处于恒定状态,不变形不扭曲。所述冷压对辊5为两组,每根辊的表面均是镜面,亮度为12级,第一组冷压对辊5 可以保证复合板材的密度和表面光度达A级指标,第二组冷压对辊5的作用为压延挤压,其同步滚压速度提高形成速度位差,达到不同的拉升力矩,而消除复合板材的内应力进一步复合板材表面的光亮度。所述纠平对辊6为七组,且每根辊的表面均是镜面,亮度为12级,更进一步促使整体复合板材的分子结晶整体平衡,从而得到完整的成品板材,且表面达到A级要求,无微孔现象发生。为了达到复合板材外形尺寸的宽度设计要求,所述纠平对辊6与牵引对辊8之间设有切边器7,所述切边器7包括切边电机、减速箱和刀盘,所述切边器7可以沿复合板材的宽度方向移动,满足复合板材的宽度进行切边。为了使用安全,所述底座9上在各组对辊对合处均装有红外线屏蔽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整个过程是连续生产,因此不受长度限制,最后切料装置按设计要求长度切断,完全可以满足市场上对不同长度的复合板材的需求。权利要求1.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电机系统(1)、传动系统(2)和依次排列的热压对辊(3)、冷却风管(4)、冷压对辊(5)、纠平对辊(6)、切边器(7)、牵引辊 (8)和切料装置(9),所述电机系统(1)设有装连在底座(9)上的多组变频伺服电机,经传动系统(2)与各组对辊传动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热压对辊(3)、冷压对辊(5)、纠平对辊(6)、切边器(7)和牵引辊(8)的同速运行,所述传动系统(2)为齿轮、链条传动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对辊(3)为两组,每根压辊均通入导热油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管(4)为上、下两根,两根冷却风管(4)的相对合处设有多排微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对辊(5)为两组,每根辊的表面均是镜面,亮度为12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平对辊(6)为七组,且每根辊的表面均是镜面,亮度为12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平对辊(6)与牵引对辊(8)之间设有切边器(7),所述切边器(7)包括切边电机、减速箱和刀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上在各组对辊对合处均装有红外线屏蔽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包括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和依次排列的热压对辊、冷却风管、冷压对辊、纠平对辊、切边器、牵引辊和切料装置,所述电机系统设有装连在底座上的多组变频伺服电机,经传动系统与各组对辊传动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热压对辊、冷压对辊、纠平对辊、切边器和牵引辊的同速运行,所述传动系统为齿轮、链条传动系统。本技术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可以连续加工、成型效率高,复合板材分子结晶整体平衡,且表面达到A级要求,无微孔现象发生,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长度的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文档编号B29C43/46GK202097884SQ20112017239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吴文新, 章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板材滚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电机系统(1)、传动系统(2)和依次排列的热压对辊(3)、冷却风管(4)、冷压对辊(5)、纠平对辊(6)、切边器(7)、牵引辊(8)和切料装置(9),所述电机系统(1)设有装连在底座(9)上的多组变频伺服电机,经传动系统(2)与各组对辊传动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热压对辊(3)、冷压对辊(5)、纠平对辊(6)、切边器(7)和牵引辊(8)的同速运行,所述传动系统(2)为齿轮、链条传动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新章兴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华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