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660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子的连接结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该结构由管接头、管子和连接螺母构成,所述的管接头的外端内圈设有内螺纹,连接螺母的外圈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螺母旋接在管接头内,所述的管子穿过连接螺母插设在管接头内,管子的端部外圈设有环形凸起,连接螺母的端部与所述的环形凸起相抵,在环形凸起前部的管子外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并在管接头的内圈设有第一环形斜面,环形密封圈与第一环形斜面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拔拉和密封性能均较好的特点,降低了生产的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子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管道及其连接件通常有螺纹连接或沟槽式连接;为达到连接牢固、紧密、不渗漏的目的,需要对管子端部开铰螺纹或开沟槽,以便与内螺纹或沟槽配合连接,这样就损伤、削弱了管子端部的强度,直接影响管子连接的抗拔拉性能。另外,对于直接采用螺纹连接或沟槽式连接,管子的连接密封性不是很好,也容易出现泄漏。还有,就节省材料方面考虑,此种连接方式在满足管子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小壁厚,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管子连接方式抗拔拉和密封性能不好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该结构具有抗拔拉和密封性能均较好的特点,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该结构由管接头、管子和连接螺母构成,所述的管接头的外端内圈设有内螺纹,连接螺母的外圈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螺母旋接在管接头内,所述的管子穿过连接螺母插设在管接头内,管子的端部外圈设有环形凸起,连接螺母的端部与所述的环形凸起相抵,在环形凸起前部的管子外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并在管接头的内圈设有第一环形斜面,环形密封圈与第一环形斜面相抵。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凸起的外侧为第二环形斜面,并在连接螺母的端部内圈设置有第三环形斜面,连接螺母的端部与所述的环形凸起通过第二环形斜面和第三环形斜面相抵。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密封圈上设有第四环形斜面,第四环形斜面与所述的第一环形斜面相抵。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四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并在与管子外壁相抵的面上设有多个凹口。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子为金属管,所述的环形凸起与环形槽通过挤压或扩压形成。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接头的内圈内侧设有环形限位凸圈。环形限位凸圈可以用于阻止管子轴向运动。上述的管接头是等径的直管、45°弯管或90°弯管;或者,管接头是变径的直管、 45°弯管或90°弯管;当然,管接头也可以为等径三通管、变径三通管、等径四通管或变径四通管。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管子插入到管接头后,旋紧连接螺母,连接螺母的端部顶压环形凸起,使环形凸起前部的环形密封圈与第一环形斜面紧密配合,实现密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拔拉和密封性能均较好的特点,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该结构由管接头1、管子2和连接螺母3构成, 所述的管接头1的外端内圈设有内螺纹5,连接螺母3的外圈设有与内螺纹5相配合的外螺纹6,连接螺母3旋接在管接头1内,所述的管子2穿过连接螺母3插设在管接头1内,管接头1的内圈内侧设有用于阻止管子2轴向运动的环形限位凸圈16。管子2的端部外圈设有环形凸起7,环形凸起7的外侧为第二环形斜面10,并在连接螺母3的端部内圈设置有第三环形斜面11,连接螺母3的端部与所述的环形凸起7通过第二环形斜面10和第三环形斜面 11相抵。在环形凸起7前部的管子外壁8上设有环形密封圈4,环形密封圈4与管子外壁 8相抵的面上设有多个凹口 13,环形密封圈4上设有第四环形斜面12,第四环形斜面12上设有多个凸起14,并在管接头的内圈设有第一环形斜面9,第四环形斜面12与所述的第一环形斜面9相抵。上述的管子2为金属管,所述的环形凸起7与环形槽8通过挤压或扩压形成。上述的管接头1是等径的直管、45°弯管或90°弯管;或者,管接头1是变径的直管、45°弯管或90°弯管;当然,管接头1也可以为等径三通管、变径三通管、等径四通管或变径四通管。使用的时候,管子2插入到管接头1后,旋紧连接螺母3,连接螺母3的端部顶压环形凸起7,使环形凸起7前部的环形密封圈4与第一环形斜面9紧密配合,实现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该结构由管接头(1)、管子(2)和连接螺母(3)构成,其特征在于管接头(1)的外端内圈设有内螺纹(5),连接螺母(3)的外圈设有与内螺纹(5)相配合的外螺纹(6),连接螺母(3)旋接在管接头(1)内,所述的管子(2)穿过连接螺母(3)插设在管接头(1)内,管子(2)的端部外圈设有环形凸起(7),连接螺母(3)的端部与所述的环形凸起 (7)相抵,在环形凸起(7)前部的管子(2)外壁(8)上设有环形密封圈(4),并在管接头(1) 的内圈设有第一环形斜面(9),环形密封圈(4)与第一环形斜面(9)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凸起(7)的外侧为第二环形斜面(10),并在连接螺母(3)的端部内圈设置有第三环形斜面(11),连接螺母(3) 的端部与所述的环形凸起(7)通过第二环形斜面(10)和第三环形斜面(11)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密封圈(4)上设有第四环形斜面(12),第四环形斜面(12)与所述的第一环形斜面(9)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四环形斜面(12)上设有多个凸起(14),并在与管子外壁(8)相抵的面上设有多个凹口(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管子(2)为金属管,所述的环形凸起(7 )通过挤压或扩压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管接头(1)的内圈内侧设有环形限位凸圈(15)。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管接头(1)是等径的直管、45°弯管或90°弯管。8.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管接头(1)是变径的直管、45°弯管或90°弯管。9.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管接头(1)为等径三通管、变径三通管、等径四通管或变径四通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管子的连接结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该结构由管接头、管子和连接螺母构成,所述的管接头的外端内圈设有内螺纹,连接螺母的外圈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螺母旋接在管接头内,所述的管子穿过连接螺母插设在管接头内,管子的端部外圈设有环形凸起,连接螺母的端部与所述的环形凸起相抵,在环形凸起前部的管子外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并在管接头的内圈设有第一环形斜面,环形密封圈与第一环形斜面相抵。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拔拉和密封性能均较好的特点,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文档编号F16L19/03GK202100850SQ20112016880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杨三龙, 聂三军 申请人:浙江正同管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该结构由管接头(1)、管子(2)和连接螺母(3)构成,其特征在于:管接头(1)的外端内圈设有内螺纹(5),连接螺母(3)的外圈设有与内螺纹(5)相配合的外螺纹(6),连接螺母(3)旋接在管接头(1)内,所述的管子(2)穿过连接螺母(3)插设在管接头(1)内,管子(2)的端部外圈设有环形凸起(7),连接螺母(3)的端部与所述的环形凸起(7)相抵,在环形凸起(7)前部的管子(2)外壁(8)上设有环形密封圈(4),并在管接头(1)的内圈设有第一环形斜面(9),环形密封圈(4)与第一环形斜面(9)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三龙聂三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同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