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播后芽前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365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旱稻田即直播稻田芽前土壤处理除草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旱稻播后芽前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由含12%农思它乳油2.25~6.0kg/公顷或25%除草醚5.25~11.25kg/公顷,加上含60%丁草胺1.5~4.5kg/公顷组成方剂;所述农思它乳油可为25%浓度,用量为1.0~3.0kg/公顷;将上述方剂混合后兑水量至750~1200kg/公顷,充分混匀后喷雾于土壤表面,于旱稻播种后3~10天施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药配方合理,防除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Upland rice sowing weed chemical control agent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upland rice soil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paddy field weeding live shoots, in particular to a rice sowing field weed chemical control agent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By 12% RONSTAR EC 2.25 ~ 6.0kg / HA or 25% nitrofen 5.25 ~ 11.25kg / ha, and containing 60% butachlor 1.5 ~ 4.5kg / ha composition prescription; the RONSTAR EC for 25% concentration, dosage of 1 ~ 3.0kg / ha; the Prescription against water to mix 750 ~ 1200kg / ha, after fully mixed spray to the soil surface in Upland Rice after sowing 3 ~ 10 days of application.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and the control effect is obvi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旱稻田即直播稻田芽前土壤处理除草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旱稻播后芽前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在现有技术中,针对旱稻播后、芽前的田间杂草的防除问题,人们一直在进行研究和实践,在旱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除草方面,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有效前技术措施,以前有采用60%丁草胺对播后3天的旱稻田进行地表喷雾,或用25%除草醚撒施,或用12%恶草灵喷雾,或50%杀草丹乳油喷雾,不仅用药量大,而且效果差,在适期施药,总防除率仅在50%-70%左右;有的复合混剂因用药量小或药水配比不合理而影响效果,使总防除效率达不到80%,并且配方单一,影响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根据《杂草学报》1991年9月第5卷第3期〃旱稻田杂草的发生及防隙〃报道10%草克星可温性粉剂60ml/公顷+丁草胺1125ml/公顷兑水750kg/公顷总防除效率为71%,12%恶草灵1125ml/公顷+60%丁草胺1125ml/公顷兑水750kg/公顷对阔叶杂草防除效率仅为53.3%。根据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药配方合理,防除效果明显的旱稻播后芽前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及其施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含12%农思它乳油2.25~6.0kg/公顷或25%除草醚5.25~11.25kg/公顷,加上含60%丁草胺1.5~4.5kg/公顷组成方剂。所述除草醚为可湿性粉剂或乳粉;所述农思它乳油可为25%浓度,用量为1.0~3.0kg/公顷;本专利技术的施用方法是将上述方剂混合后兑水量至750~1200kg/公顷,充分混匀后喷雾于土壤表面,于旱稻播种后3~10天施用;雨天或地表潮湿施用水量的最低限,干旱天气施用水量的最高限,药剂现用现兑。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本专利技术杀草谱广,防除效率高。对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对藜科、苋科、大戟科、酢浆科、旋花科杂草有特效,对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有效率达99%以上,对其他科杂草有效率达98%以上,总有效率在98.5%以上。2.本专利技术配方合理。本专利技术采用两种药剂混用,与两种药剂单独施用相比用量小,药效高,避免了用药单一而产生杂草群落抗药性,且前一种药剂可用另一种药剂替代,提高了可行性和技术的灵活性。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药剂配制比例幅度宽,易掌握,便于操作;另外在药剂用量上,水的用量上较合理,能充分保证技术效果;防效可达40天以上。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5.25kg/公顷和60%丁草胺1.5kg/公顷乳油混合,兑水7500kg/公顷,于旱稻田播种5天后均匀喷施于粘性棕壤土表面上,土壤表面潮湿,分别于喷药后第10天、20天、40天调查田间杂草株数,结果表明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达99%,其他科杂草防效达98%。实施例2用12%农思它乳油6.0kg/公顷和60%丁草胺4.5kg/公顷混合,兑水1200kg/公顷,于旱稻田播种5天后均匀喷施于砂性棕壤土表面上,其土壤较干旱,在喷药后10天、20天、40天调查田间杂草株数,结果表明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达98%,对其他科杂草防效述97.8%,是目前防除率最高的配方。实施例3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8.0kg/公顷和60%丁草胺乳油3.0kg/公顷混合,兑水900kg/公顷,于旱稻田播种后5天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上,土壤较湿润,在播后10天、20天、40天三次调查田间杂草株数,结果表明本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达99.5%,对其它科杂草防效达98%。比较例1用60%丁草胺乳油1.2kg/公顷和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3.75kg/公顷混合后兑水750kg/公顷,于旱稻播种后5天均匀喷雾于地面上,土壤表面潮湿,在播后10天、20天、40天调查田间杂草株数,结果表明对禾本科杂草防除率80%,对其它科杂草防除率为72%。本专利技术采用同种方剂,但不同的用量可产生不同效果。如用60%丁草胺乳油2.0kg/公顷和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5.25kg/公顷兑水750kg/公顷,于旱稻播种后5天均匀喷雾于地面上,土壤潮湿,在播后10天、20天、40天调查田间杂草株数,结果表明对禾本科杂草防除率为99%,对其它科杂草防除率为98.2%。与相关比较例比较,本专利技术效果明显,是目前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所用药剂采用市售商品,水采用清水,现用现兑。采用本专利技术对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对藜科、苋科、大戟科、酢浆科、旋花科杂草有特效。对稗草、千金子、雀稗、水沙草、鸭舌草、节节草、异型莎草、萤蔺、球化碱草、日照霸拂草、牛毛草、碎米莎草、种子萌发的扁秆鹿草、瓜皮草、尖瓣花、水马齿陌上菜、水苋菜、草龙、泽泻、繁绫、四叶萍鲤肠、水芹、苔草、茨藻、水绵等杂草有特效。对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有效率达99%以上,对其它科杂草有效率在98%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旱稻播后芽前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其特征在于:由含12%农思它乳油2.25~6.0kg/公顷或25%除草醚5.25~11.25kg/公顷,加上含60%丁草胺1.5~4.5kg/公顷组成方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稻播后芽前田间杂草化学防除剂,其特征在于由含12%农思它乳油2.25~6.0kg/公顷或25%除草醚5.25~11.25 kg/公顷,如上含60%丁草胺1.5~4.5kg/公顷组成方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防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醚为可湿性粉剂或乳粉。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防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思它乳油可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