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仿形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556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仿形铣床,属于铣床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机架,其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旋转盘,旋转盘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在旋转盘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个仿形模具;在各仿形模具侧边的旋转盘上均设有支座,在各支座上均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各升降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均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仿形模具一一对应,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定位块与仿形模具之间;在旋转盘侧边的机架上设有与仿形模具相对的第一仿形刀具,第一仿形刀具连接有第二旋转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品质稳定,且去除毛边速度快、效率高的多工位仿形铣床;用于产品的去毛边处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铣床,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争对铝压铸件去除毛边加工的多工位仿形铣床
技术介绍
在铝压铸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刚加工出来的铝压铸件半成品进行去毛边处理, 原来在去除毛边的方式,是将压铸出来的半成品,用双手握住,把需要抛光的部位靠近旋转的砂轮进行抛光,由于完全用手控制力道,凭感觉去除毛边,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且品质不稳定,废料无法回收,污染环境,又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品质稳定, 且去除毛边速度快、效率高的多工位仿形铣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工位仿形铣床,包括机架,其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旋转盘,旋转盘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在旋转盘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个仿形模具;在各仿形模具侧边的旋转盘上均设有支座,在各支座上均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各升降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均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仿形模具一一对应,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定位块与仿形模具之间;在旋转盘侧边的机架上设有与仿形模具相对的第一仿形刀具,第一仿形刀具连接有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上述的多工位仿形铣床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第一水平移动气缸,第一水平移动气缸连接有第一移动座,在第一移动座上设有第一仿形接触块,第一仿形接触块与各仿形模具相对应;所述的第一仿形刀具设置在第一仿形接触块,第一仿形接触块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连接。上述的多工位仿形铣床中,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第二水平移动气缸,第二水平移动气缸连接有第二移动座,在第二移动座上设有第二仿形接触块,第二仿形接触块与各仿形模具相对应,第二仿形接触块连接有第三旋转驱动装置,在第二仿形接触块上设有与各仿形模具相对的第二仿形刀具。上述的多工位仿形铣床中,所述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由马达、变速箱、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及支承轴构成,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支承轴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旋转盘设置在支承轴上端;从动齿轮设置在支承轴外围的旋转盘下表面,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上述的多工位仿形铣床中,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的传动轴与定位块连接。上述的多工位仿形铣床中,所述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为马达,马达与第一仿形接触块通过传动带连接联动。上述的多工位仿形铣床中,所述的第三旋转驱动装置为马达,马达与第二仿形接触块通过传动带连接联动。本实有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旋转盘上沿周向均布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仿形模具,同时通过连接在升降气缸上的定位块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定位,配合仿形模具侧边的仿形接触块及其上的仿形刀具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去毛边加工,使得去除毛边过程实现自动机械化,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生产效率提高,且品质得到保证。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品质稳定的优点。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机架去除旋转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1、旋转盘2、支座2a、升降驱动装置2b、第一旋转驱动装置3、马达3a、 变速箱北、主动齿轮3c、从动齿轮3d、支承轴3e、仿形模具4、定位块5、第一仿形刀具6、第二仿形刀具6a、第二旋转驱动装置7、第三旋转驱动装置7a、第一水平移动气缸8、第二水平移动气缸8a、第一移动座9、第二移动座9a、第一仿形接触块10、第二仿形接触块10a。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工位仿形铣床,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旋转盘2,旋转盘2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3,第一旋转驱动装置3由马达3a、变速箱北、主动齿轮3c、从动齿轮3d及支承轴!Be构成,马达3a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北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变速箱北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齿轮3c连接;支承轴3e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旋转盘2设置在支承轴3e上端;从动齿轮3d设置在支承轴3e外围的旋转盘2下表面, 主动齿轮3c与从动齿轮3d啮合;本实施例中的旋转盘2为正六边形,在旋转盘2上沿周向分布有十八个仿形模具4,每条边的近端部均布三个仿形模具4 ;在各仿形模具4侧边的旋转盘2上均设有支座加,在各支座加上均设有升降驱动装置2b,各升降驱动装置2b的动力输出轴上均连接有定位块5,定位块5与仿形模具4 一一对应,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定位块 5与仿形模具4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升降驱动装置2b为气缸,气缸的传动轴与定位块5连接;在机架1上设有第一水平移动气缸8,第一水平移动气缸8连接有第一移动座9,第一水平移动气缸8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座9上,第一水平移动气缸8的动力输出轴与机架1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座9上设有第一仿形接触块10,第一仿形接触块10与各仿形模具4相对应;第一仿形接触块10连接有第二旋转驱动装置7连接,在第一仿形接触块10上设有与各仿形模具4相对的第一仿形刀具6设置;进一步地,在机架1上还设有第二水平移动气缸 8a,第二水平移动气缸8a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9a上,第二水平移动气缸8a的动力输出轴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二水平移动气缸8a连接有第二移动座9a,在第二移动座9a上设有第二仿形接触块10a,第二仿形接触块IOa与各仿形模具4相对应,第二仿形接触块IOa 连接有第三旋转驱动装置7a,在第二仿形接触块IOa上设有与各仿形模具4相对的第二仿形刀具6a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7和第三旋转驱动装置7a均为马达,两个马达分别与第一仿形接触块10和第二仿形接触块IOa通过传动带连接联动;在第一仿形刀具6 工作时,第二仿形刀具6a不工作,当第一仿形刀具6出现问题时,第二仿形刀具6a可以代替第一仿形刀具6继续工作,保证加工的效率。 具体使用时,打开变速马达电源开关,为第一旋转驱动装置3提供电源,旋转盘2 带动仿形模具4及待加工产品传动;打开主轴马达电源开关,为第二旋转驱动装置7提供电源,马达驱动第一仿形刀具6传动;打开顶部气缸顶料伸缩手动阀,气缸顶杆向下伸出驱动定位块5压住待加工产品使其贴紧仿形模具4,打开第一水平移动气缸8的伸缩手动阀,第一移动座9带动第一仿形刀具6向仿形模具4靠拢,第一仿形接触块10与仿形模具4完全贴合时,第一仿形接触块10按仿形模具4的形状来回运行进行去毛边加工,当旋转盘2转动时,第一水平移动气缸8带动第一移动座9上的第一仿形刀具6伸缩移动,使第一仿形刀具6始终与仿形模具4上的待加工产品相接触并进行去除毛边的操作。所有产品加工完成后,关闭后面第一水平移动气缸9的伸缩手动阀,再关闭顶部气缸顶料伸缩手动阀,将已加工好产品取出重新放入待加工品进行上述的操作;当第一仿形刀具6出现故障时,即启动第二仿形刀具6a,其工作原理与第一仿形刀具6相同,当第二仿形刀具6a进行工作时,旋转盘2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仿开刀具6工作时的转动方向相反。权利要求1.一种多工位仿形铣床,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旋转盘 (2),旋转盘(2)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3),在旋转盘(2)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个仿形模具(4);在各仿形模具(4)侧边的旋转盘(2)上均设有支座(2a),在各支座(2a)上均设有升降驱动装置(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仿形铣床,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旋转盘(2),旋转盘(2)连接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3),在旋转盘(2)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个仿形模具(4);在各仿形模具(4)侧边的旋转盘(2)上均设有支座(2a),在各支座(2a)上均设有升降驱动装置(2b),各升降驱动装置(2b)的动力输出轴上均连接有定位块(5),定位块(5)与仿形模具(4)一一对应,待加工工件固定在定位块(5)与仿形模具(4)之间;在旋转盘(2)侧边的机架(1)上设有与仿形模具(4)相对的第一仿形刀具(6),第一仿形刀具(6)连接有第二旋转驱动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胜邱锦锋向家友
申请(专利权)人:丰顺泰昌电声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