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恒张力控制的绕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467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恒张力控制的绕包装置。它包括机身、大轴承、大轴承套、绕包架、大齿轮、轴承孔端盖、中轴承、大齿轮皮带、中轴承套、小齿轮、中轴承、小齿形皮带、中齿轮、大伺服电机、小轴承套、支撑杆、光电传感器、中螺纹套、大螺纹套、小轴承、小伺服电机、机台、机座、张力控制器和同步控制器,所述的小伺服电机中设有张力控制器,大伺服电机中设有同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玻璃丝在绕包时达到平整均匀的效果,同时也能大大减少了断丝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恒张力控制的绕包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气恒张力控制的绕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线缆行业的生产设备张力控制均采用机械张力控制,如绕包机上的玻璃丝绕包头,其玻璃丝丝包团的机械张力控制采用弹簧钢片直接压住玻璃丝的表面。还有一种采用金属片或圆线施加一定的摩擦力包覆到旋转轴上,使玻璃丝绕制时存在一个阻尼力,目的都是让玻璃丝有较为恒定的反拉力绕包到绕组线上。总之,上述机械张力控制的张力在整个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变化大,极容易造成玻璃丝绕包后的节距经常发生变化,尤其是,设备在开机的加速过程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从而导致绕组线产品的绝缘厚度超差,不平整,节距偏差过大等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张力不勻经常出现断丝现象,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张力控制器和同步控制器控制的恒张力绕包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身、大轴承、大轴承套、绕包架、大齿轮、轴承孔端盖、中轴承、大齿轮皮带、中轴承套、小齿轮、中轴承、小齿形皮带、中齿轮、大伺服电机、小轴承套、支撑杆、光电传感器、中螺纹套、大螺纹套、小轴承、小伺服电机、机台、机座、张力控制器和同步控制器,所述机身的左端有一个机身轴承孔,孔内左右两侧车有两个轴承位,大轴承装在轴承位上,在两柄大轴承和两柄中轴承中装有大轴承套,在两柄中轴承和一柄小轴承中装有中轴承套,在小轴承上装有小轴承套,小轴承装在中轴承套右端的内侧,小轴承套的右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大轴承套、中轴承套和小轴承套之间层层相套,层与层之间靠轴承隔开,在大轴承套的右端装有绕包架,在大轴承套左端的外侧装有大齿轮,大齿轮靠大螺纹套来固定,大伺服电机固定在机座上,大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上装有中齿轮,大齿轮和中齿轮之间用大齿轮皮带连接,中轴承套的左端外侧装有小齿轮,小伺服电机固定在机台上,小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上也装有小齿轮,小齿轮和小齿轮之间用小齿轮皮带连接,中螺纹套固定装在中轴承套上的玻璃丝团,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机台上,所述的小伺服电机中设有张力控制器,大伺服电机中设有同步控制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同步控制器使主牵引速度和绕包头速度相匹配,玻璃丝在受绕包头绕包拉力的同时受到小伺服电机产生的扭矩力,随着玻璃丝团质量的减轻,盘直径的减少张力控制器不断进行内部运算,改变输出给小伺服控制器的给定电压,通过不断改变扭矩来确保阻尼力恒定,从而使玻璃丝在绕包时达到平整均勻的目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断丝的情况,尽管设备在加减速、停机时由于惯性的原因使绕包拉力变化,但由于张力控制器具备可调的加减速张力补偿和停机张力补偿,依然可以保证玻璃丝在绕包时达到平整均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同步控制器电气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张力控制器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气恒张力控制绕包装置,包括机身101、大轴承102、大轴承套103、绕包架104、导丝杆105、大齿轮106、机身轴承孔端盖107、中轴承108、大齿轮皮带 109、中轴承套110、小齿轮111、小伺服电机112、小齿形皮带113、中齿轮114、大伺服电机 115、小轴承套116、支撑杆117、光电传感器118、中螺纹套119、大螺纹套120、小轴承121、 机身轴承孔122、机座123和机台124,所述机身101的左端有一个机身轴承孔122,孔内左右两侧车有两个轴承位,大轴承102装在轴承位上,在两柄大轴承102和两柄中轴承108中装有锥形大轴承套103,在两柄中轴承108和一柄小轴承121中装有锥形中轴承套110,在小轴承121上装有小轴承套121,小轴承121装在中轴承套110右端的内侧,小轴承套116 的右端固定在支撑杆117上,锥形大轴承套103、中轴承套110、小轴承套116之间层层相套,层与层之间靠轴承隔开,在大轴承套103的右端装有绕包架104,在大轴承套103左端的外侧装有大齿轮106,大齿轮106靠大螺纹套120固定,大伺服电机115固定在机座123 上,大伺服电机115的旋转轴上装有中齿轮114,大齿轮106和中齿轮114之间用大齿轮皮带109连接,中轴承套110的左端外侧装有小齿轮111,小伺服电机112固定在机台IM上, 小伺服电机112的旋转轴上也装有小齿轮111,小齿轮111和小齿轮111之间用小齿轮皮带 113连接,中螺纹套119固定装在中轴承套110上的玻璃丝团。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还包括RSC-418同步控制器301和DTC-614张力控制器401,通过接在RSC-418同步控制器301上的电位器设定整机速度的设定201,当设备按下启动按钮后,RSC-418同步控制器301有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端子10、11输出DC0-10V 的电压给牵引变频器的速度给定202,使主牵引电机转动,另一路通过端子9、11也输出 DC0-10V的电压给大伺服控制器的给定203,大伺服控制器采用速度控制方式使大伺服电机旋转,当大伺服电机转动时,大轴承套通过大齿形皮带传动跟着转动,即绕包架旋转,绕包架拉着玻璃丝团旋转,玻璃丝团固定在中轴承套上,因此中轴承套跟着旋转,RSC-418同步控制器301同时接受两路反馈信号,一路是牵引电机编码器的反馈204,它通过RSC-418 同步控制器301的端子12、13、14、15输入,还有一路是大伺服电机编码器的反馈205,它通过RSC-418同步控制器301的端子12、13、16、17输入,设备运行后RSC-418同步控制器 301通过接收两路反馈不断调整两路输出,从而实现牵引速度和绕包旋转速度的同步控制, DTC-614张力控制器根据来自牵引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出206的直流电压从自身端子40、41 的输入,判别设备是在加减速、运行还是停止,当设备运行后,DTC-614张力控制器401根据来自固定在机台上光电感应开关207脉冲输入的多少进行内部运算,不断改变从端子35、 36的输出,即小伺服控制器扭矩的给定208,小伺服电机产生反向扭矩,中轴承套通过小齿形皮带传动也受到反向扭矩力,随着玻璃丝团质量和直径的减小扭矩沿一理想直线减小, 从而保证玻璃丝在绕包时受到的阻尼力恒定。权利要求1. 一种电气恒张力控制的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大轴承、大轴承套、绕包架、大齿轮、轴承孔端盖、中轴承、大齿轮皮带、中轴承套、小齿轮、中轴承、小齿形皮带、中齿轮、大伺服电机、小轴承套、支撑杆、光电传感器、中螺纹套、大螺纹套、小轴承、小伺服电机、 机台、机座、张力控制器和同步控制器,所述机身的左端有一个机身轴承孔,大轴承装在轴承位上,在两柄大轴承和两柄中轴承中装有大轴承套,在两柄中轴承和一柄小轴承中装有中轴承套,在小轴承上装有小轴承套,小轴承装在中轴承套右端的内侧,小轴承套的右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大轴承套、中轴承套和小轴承套之间层层相套,层与层之间靠轴承隔开,在大轴承套的右端装有绕包架,在大轴承套左端的外侧装有大齿轮,大齿轮靠大螺纹套来固定,大伺服电机固定在机座上,大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上装有中齿轮,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恒张力控制的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大轴承、大轴承套、绕包架、大齿轮、轴承孔端盖、中轴承、大齿轮皮带、中轴承套、小齿轮、中轴承、小齿形皮带、中齿轮、大伺服电机、小轴承套、支撑杆、光电传感器、中螺纹套、大螺纹套、小轴承、小伺服电机、机台、机座、张力控制器和同步控制器,所述机身的左端有一个机身轴承孔,大轴承装在轴承位上,在两柄大轴承和两柄中轴承中装有大轴承套,在两柄中轴承和一柄小轴承中装有中轴承套,在小轴承上装有小轴承套,小轴承装在中轴承套右端的内侧,小轴承套的右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大轴承套、中轴承套和小轴承套之间层层相套,层与层之间靠轴承隔开,在大轴承套的右端装有绕包架,在大轴承套左端的外侧装有大齿轮,大齿轮靠大螺纹套来固定,大伺服电机固定在机座上,大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上装有中齿轮,大齿轮和中齿轮之间用大齿轮皮带连接,中轴承套的左端外侧装有小齿轮,小伺服电机固定在机台上,小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上也装有小齿轮,小齿轮和小齿轮之间用小齿轮皮带连接,中螺纹套固定装在中轴承套上的玻璃丝团,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机台上,所述的小伺服电机中设有张力控制器,大伺服电机中设有同步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红谢云岩陈卫平李行兵郭孟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新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