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进行烟气脱氮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23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进行烟气脱氮的方法,属于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将燃煤烟气经塔底入口引入吸附塔,沿径向通过催化吸附剂床层,控制烟气空速2000~3500h↑[-1],温度30~250℃,吸附尾气经尾气吸附装置吸附后排出。采用的吸附塔为环式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脱硝吸附塔,壳体为圆柱形,壳体内依次是多孔外筒、催化吸附剂层、多孔内筒,催化吸附剂层装填在多孔外筒、多孔内筒构成的环形夹层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净化效率高,脱硝效率可达99.5%,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运行可靠。较宽的温度适用泛围,在低温下和较高的温度下都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燃煤烟气的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涉及燃煤烟气的治理技术,具体涉及利用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进行烟气脱氮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中酸雨的污染及其造成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大气中酸性气体的主要来源是燃烧、火力发电、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和有关化工厂等企业外排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它们与大气中的水分,经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的、均相的和非均相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PH<5.6的酸雨。SO2和NOx是大气污染中排放量最多,危害性最大的两种气体,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它们的干沉降和降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人体健康。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能源中占约70%,而且其中84%(10亿吨/年)以上是通过燃烧方式利用的,而煤燃烧产生的含SO2(1000~4000ppm)和NOx(300~800ppm)的燃气,是工业废气污染(酸雨危害)的主要根源。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目前已经居世界第一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进行烟气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燃煤烟气经塔底入口引入环式氧化镁基催化-吸附剂脱硝吸附塔,沿径向通过催化-吸附剂床层,控制烟气空速2000~3500h↑[-1],温度30~250℃,吸附尾气经尾气吸附装置吸附后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筱敏高宇李蕴刘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