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种。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中,常规车床普遍使用三爪或四爪卡盘将工件与车床主轴连接成体, 实现同步转动,再通过刀具与工件产生的相对运动去达到切削工件的目的。当遇壁度较薄、孔径较大,对内、外径同心度要求较高的锥形工件,采用三爪或四爪卡盘进行常规装夹操作时,需经两次掉头装夹,因此导致工件的接刀处有接刀痕迹、工件被夹变形、加工面被夹伤,并且难以确保工件内、外径的同轴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综上所述的装夹切削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接刀痕迹、工件无变形、无夹伤,外观光洁,内、外径同轴度高的。本专利技术的,它先将锻件制成表面粗糙度 <Ra3.2,内锥大、小头<10 1的锥形孔件。取外锥度与锥形孔件的内锥度致的锥形芯棒, 将锥形芯棒尾端与设置有螺旋孔的卸料螺母螺纹连接,锥形芯棒尾端设置的内螺纹与车床主轴孔上设置的螺纹拉杆连接,锥形芯棒首端与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再将锥形孔件通过其内孔锥度经锥形芯棒首端至尾端定心装夹,锁紧压板通过锁紧螺栓卡上,用锁紧螺母旋紧锁紧螺栓,致使锥形孔件紧固。然后再通过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式自锁装夹切削锥形孔件的方法,它先将锻件制成表面粗糙度≤Ra3.2,内锥大、小头<10∶1的锥形孔件(1),其特征在于取外锥度与锥形孔件(1)的内锥度致的锥形芯棒(2),将锥形芯棒(2)尾端与设置有螺旋孔(6)的卸料螺母(7)螺纹连接,锥形芯棒(2)尾端设置的内螺纹(8)与车床主轴孔上设置的螺纹拉杆连接,锥形芯棒(2)首端与锁紧螺栓(3)螺纹连接,再将锥形孔件(1)通过其内孔锥度经锥形芯棒(2)首端至尾端定心装夹,锁紧压板(5)通过锁紧螺栓(3)卡上,用锁紧螺母(4)旋紧锁紧螺栓(3),使锥形孔件(1)紧固,然后通过编程切削由锥形孔件(1)的小孔端向大孔端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东海,吴连根,李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