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29150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包括:拉杆本体;销轴;活动端头,其与所述拉杆本体通过销轴进行铰接;液压缸;以及支架,其一端与所述拉杆本体远离活动端头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液压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拔拉工具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对于现场作业空间要求小;拉杆头部活动部分左右不对称,且结构灵巧,较易实现锁紧上水口,效率高;由于采用液压动力拔出,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且可以有效缩短拔出时间,降低钢包的热量损失,为加速钢包的热周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耐火材料用后拆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拆卸用后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
技术介绍
钢包滑动水口系列耐材包括钢包上水口、上滑板、下滑板、钢包下水口,主要作用为控制钢水的流速,其中钢包上水口安装在钢包内部,通过火泥与水口座砖的内孔紧密配合。钢包上水口的内孔由于受到钢水的冲刷而不断扩径,正常情况下其使用寿命一般只有水口座砖的1/3左右,因而钢包在热周转的过程中需要更换上水口。热更换钢包上水口, 首先需要将残留在水口座砖内孔中的上水口残砖拆除或者是拔出,目前国内炼钢厂普遍的操作方法,一种是人工使用风镐将上水口的残砖打碎后清理干净,此种操作方法一般需要 20分钟左右,风镐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更换1-2根钢钎子,不但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 而且在拆除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水口座砖造成“误伤”;另外一种方法是在一根钢管的前端焊接一个略小于钢包下水口外径的圆钢块,钢管的长度一般为4-6米(钢包高度的1.5倍左右),使用时操作工在钢包口前端将钢管伸入上水口内孔中,然后由人工从钢包底部通过此钢管将上水口残砖拔出,此种操作方法需要的场地较大,否则4-6米的钢管施展不开,且在拔取的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一般需要4-5人同时用力,才能将上水口残砖拔出。申请号为201020159199. χ的专利公开了钢包用耐火材料热态快速更换钢包外装式透气砖和钢包上水口的装置,它由支撑倾动装置和动力拉拔装置构成,其支撑倾动装置的三角支架C3)通过连接轴承O)与固定支架(1)相连接,且三角支架的横杆上带有吊耳; 动力拉拔装置的拉拔接头( 经过销轴与拉拔杆(6)的一端相铰接,拉拔杆的另一端与拉拔液压缸(8)相连接,在拉拔液压缸上固定有圆筒顶紧套(7);拉拔液压缸经过一个升降装置安装在吊耳(4)上;这种结构虽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作业状况,但整体结构庞大、复杂,操作麻烦、占用空间较大,且连接接头为凸台结构,结构笨重、不易操作,左右对称完全一样、 不易与拉杆垂直锁紧上水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利用液压动力将上水口残砖拔出的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效率高,很容易锁紧上水口,可以大大节省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操作时间,且拔出成功率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包括拉杆本体; 销轴;活动端头,内设一非贯通槽,活动端头与所述拉杆本体通过销轴进行铰接;液压缸; 以及支架,其一端与所述拉杆本体远离活动端头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液压缸连接。所述的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中,所述拉杆本体远离活动端头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的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中,支架上设有挡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液压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成与拉杆本体的凹槽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的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中,所述拉杆本体与活动端头的非贯通槽连接的前端部分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的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中,所述销轴和活动端头选用耐热不锈钢材质。所述的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中,所述拉杆本体的外径小于钢包上水口的内孔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拔拉工具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对于现场作业空间要求小;拉杆头部活动部分左右不对称,且结构灵巧,较易实现锁紧上水口,效率高;由于采用液压动力拔出,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且可以有效缩短拔出时间,降低钢包的热量损失,为加速钢包的热周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拔拉装置的操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拉杆本体;11-凹槽;2-销轴;3-活动端头;31-非贯通槽;4_液压缸;5-支架;51-挡板;52-连接杆;6-钢包底部钢壳;7-水口座砖;8-钢包上水口。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参见图1、图2和图3,分别为本技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本技术拔拉装置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本技术的拔拉装置主要由拉杆本体1、销轴2、活动端头3、液压缸4和支架5组成。其中,所述拉杆本体1与活动端头3通过销轴2进行铰接,所述活动端头3内设一非贯通槽31,所述拉杆本体1与非贯通槽31连接的前端部分的截面为矩形,当然所述前端部分的截面也可为其他形状,通过转动拉杆本体1,能够使活动端头3呈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所述拉杆本体1远离活动端头3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凹槽11。销轴2、活动端头3选用耐热不锈钢材质,以保证其在高温作业时的寿命。所述支架5的一端与拉杆本体1连接,支架5的另一端与液压缸4连接。优选为, 支架5上设有挡板51和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的一端与液压缸4连接,连接杆52的另一端设置成与拉杆本体1的凹槽11相配合的连接部521。通过凹槽11与连接部521的连接,使所述支架5与拉杆本体1连接。本技术的拔拉装置使用时,先将拉杆本体1沿着钢包上水口 8的内孔伸入,而挡板51顶抵钢包底部钢壳6。拉杆本体1伸入之后,活动端头3的一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而与拉杆本体1呈90°,此时,通过拉杆本体1与液压缸4的配合连接,即可利用液压缸4产生拔拉力,将上水口残砖成功的从水口座砖中拔出。所述拉杆本体1的外径略小于钢包上水口 8的内孔径。综上所述,所述钢包上水口拔出工具,拉杆的前端为活动部分,可以0-180°转动。 使用时,将拉杆由“一”字型从钢包底部上水口的内孔伸入,当拉杆前端活动部分超过钢包上水口最前端时,拉杆前端的活动端头的非贯通槽使得活动端头左右不对称,由于重力作用,拉杆前端活动部分将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整个拉杆呈“H”字型,通过拉杆、液压装置的配合即可将钢包上水口成功拔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拔拉工具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对于现场作业空间要求小;拉杆头部活动部分左右不对称,且结构灵巧,较易实现锁紧上水口,效率高;由于采用液压动力拔出,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且可以有效缩短拔出时间,降低钢包的热量损失,为加速钢包的热周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本体;销轴;活动端头,内设一非贯通槽,所述活动端头与所述拉杆本体通过销轴进行铰接;液压缸;以及支架,其一端与所述拉杆本体远离活动端头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液压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本体远离活动端头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上水口的拔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本体;销轴;活动端头,内设一非贯通槽,所述活动端头与所述拉杆本体通过销轴进行铰接;液压缸;以及支架,其一端与所述拉杆本体远离活动端头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液压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史国冬邹定辉郭栋王文学王永辉刘宁马慧慧彭锦庚娄军峰甘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研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