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包括滚筒安装架及贯穿钢丝绳滚筒并设置在滚筒安装架上的滚筒安装轴,其中,滚筒安装轴包括:第一轴管,具有空心的第一插接部;第二轴管,具有插入到第一插接管部内的第二插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的滚筒安装轴采用第一轴管和第二轴管套接的方式形成,可以在两个轴管的支撑部安装上轴承之后再插入到钢丝绳滚筒中,可以利用轴承实现滚筒安装轴在滚筒安装架上的滚动,解决滚筒安装轴不易转动的技术问题,并且滚筒安装轴拆装容易,可以提高钢丝绳缠绕速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钢丝绳滚筒架上设置有V形支架,穿过钢丝绳滚筒的轴的两端放置在V形支架内,通过轴在V形支架内的转动实现钢丝绳在滚筒上的缠绕。然而,由于轴在V形支架内不易转动,缠绕钢丝绳时,操作者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才能完成工作。由于穿过钢丝绳滚筒的轴通常为一根轴,需要从钢丝绳滚筒的一端穿入到另一端,滚筒的孔的孔径较小,无法将安装有轴承的轴穿过滚筒的孔,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钢丝绳滚筒的旋转形式,使得轴在钢丝绳滚筒架上不易转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另外,钢丝绳滚筒的轴通常为一根轴,而钢丝绳滚筒缠绕上钢丝绳之后重量很大, 单根轴的刚度很难满足钢丝绳滚筒的重量的要求,容易发生弯曲。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轴旋转、并且操作快捷、简便的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以解决因钢丝绳滚筒较重不易搬动造成滚筒安装轴装拆不方便、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 包括滚筒安装架及贯穿钢丝绳滚筒并设置在滚筒安装架上的滚筒安装轴,滚筒安装轴包括第一轴管,具有空心的第一插接部;第二轴管,具有插入到第一插接管部内的第二插接部。进一步地,第一轴管还具有沿第一插接部的开口端的反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第二轴管还具有与第二插接部同轴并在第一插接部外部的第二支撑部,滚筒安装轴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滚筒安装架上。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为具有轴向通孔的空心套管,第一支撑部具有第一直径段和第二直径段,第一直径段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段的直径,空心套管的一端套设在第二直径段上并与第二直径段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支撑部具有沿轴向的内凹槽,第二插接部固定于内凹槽内。进一步地,滚筒安装架上设置有同轴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相匹配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圈槽和第二挡圈槽,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沿轴向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挡圈,轴承挡圈固定在第一挡圈槽和第二挡圈槽中。进一步地,滚筒安装轴的外径与钢丝绳滚筒的轴向通孔的内径差小于10mm。进一步地,滚筒安装轴的外径与钢丝绳滚筒的轴向通孔的内径差为4mm至5m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滚筒安装轴采用第一轴管和第二轴管套接的方式形成,由于采用这种可拆卸的滚筒安装轴,在操作时,不必搬动笨重的钢丝绳滚筒,只需从钢丝绳滚筒中心孔内插入、抽出滚筒安装轴的第一轴管和第二轴管即可,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方便。2、可以在两个轴管的支撑部安装上轴承之后再插入到钢丝绳滚筒中,利用轴承实现滚筒安装轴在滚筒安装架上的滚动,解决滚筒安装轴不易转动的技术问题,可以提高钢丝绳缠绕速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利用轴承挡圈可以实现轴承的限位,使滚筒安装轴可以很容易地吊装在支架上,也不会因轴承长时间使用变得容易滑脱而导致轴承丢失。4、由于采用套接的滚筒安装轴,刚度大,不易弯曲,保证了钢丝绳的的卷绳和出绳质量。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滚筒安装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轴承座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包括滚筒安装架 10及贯穿钢丝绳滚筒30并设置在滚筒安装架10上的滚筒安装轴20,其中,滚筒安装轴20 包括第一轴管,具有空心的第一插接部21 ;第二轴管,具有插入到第一插接管部21内的第二插接部22。第一轴管还具有沿第一插接部21的开口端的反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23,第二轴管还具有与第二插接部22同轴并在第一插接部21外部的第二支撑部M,滚筒安装轴20通过第一支撑部23和第二支撑部M设置于滚筒安装架10上。具体地说,第一插接部21为具有轴向通孔的空心套管,第一支撑部具有第一直径段和第二直径段,第一直径段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段的直径,空心套管的一端套设在第二直径段上并与第二直径段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M具有沿轴向的内凹槽,第二插接部22固定于内凹槽内。如图3所示,为了使滚筒安装轴20的滚动更加的顺畅,减轻操作人员缠绕钢丝绳时的操作强度,可以在滚筒安装架10上设置同轴的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 ;滚筒安装架10可以由槽钢焊接而成。第一支撑部23和第二支撑部M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相匹配的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图3示出了第一轴承座4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二轴承座42与其结构相同。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支撑部23和第二支撑部M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圈槽31和第二挡圈槽32,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沿轴向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挡圈70,轴承挡圈70固定在第一挡圈槽31和第二挡圈槽32中。利用轴承挡圈70可以实现轴承的限位,使滚筒安装轴20可以很容易地吊装在支架上,也不会因轴承长时间使用变得容易滑脱而导致轴承丢失。钢丝绳滚筒安装过程首先将滚筒安装轴20从滚筒安装架10上取下来,将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部23和第二支撑部M上,再将第一轴管的第一插接部21穿入钢丝绳滚筒30的轴向通孔内,再将第二轴管的第二插接部22插入第一插接部21内;然后,将钢丝绳滚筒30及滚筒安装轴20吊装于滚筒安装架10上,滚筒安装轴 20依靠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支撑在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上。这种结构形式,卷绕钢丝绳时,降低了钢丝绳滚筒30转动的阻力,因而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又能保留钢丝绳卷绕时所必须的拉力,保证钢丝绳卷绕的均勻性,确保整机性能。钢丝绳卷绕完毕,只需将第一插接部21和第二插接部22从钢丝绳滚筒30内抽出即可,使得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为了防止钢丝绳滚筒30在滚动时发生径向晃动,滚筒安装轴20的外径与钢丝绳滚筒30的轴向通孔的内径差应该小于10mm。优选地,滚筒安装轴20的外径与钢丝绳滚筒 30的轴向通孔的内径差为4mm至5m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包括滚筒安装架(10)及贯穿钢丝绳滚筒(30)并设置在所述滚筒安装架(10)上的滚筒安装轴(20),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安装轴00)包括第一轴管,具有空心的第一插接部;第二轴管,具有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接管部内的第二插接部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滚筒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滚筒安装机构,包括滚筒安装架(10)及贯穿钢丝绳滚筒(30)并设置在所述滚筒安装架(10)上的滚筒安装轴(20),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安装轴(20)包括:第一轴管,具有空心的第一插接部(21);第二轴管,具有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接管部(21)内的第二插接部(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庹春菊,覃文亮,罗仕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