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2331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头固定装置,包括设有第一凸环的第一连接轴、插头固定板、插头夹板,以及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的盖板、套筒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套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第一环形空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常接触盖板的一个端面并套设于套筒的第一环形空腔内,所述第一凸环可与第二环形空腔紧密配合;所述插头夹板固定于所述插头固定板上,相互配合完成插头的夹持固定;所述插头固定板固接于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插头固定板可沿第一连接轴的轴向移动,以推动第一凸环可在套筒的第二环形空腔和第一环形空腔内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元件。本装置能够实现插头和插孔位置的误差补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USB、耳机等插头固定器在手机领域是一种很重要很常见的零部件,在手机自动测试设备及含自动插拔USB、耳机接头的测试夹具中使用。插头插入插孔的效果直接影响手机整个测试设备的稳定性,甚至关系到能否自动化动作及是否会损伤手机的问题。在音频(Audio)、摄像头(Camera)和客户界面自动测试系统(Auto CIT)等测试夹具、测试设备中,对插头固定器设计提出了高的要求和挑战,所述插头固定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测试设备的测试稳定性、零配件的互换性、安装空间的灵活性等等。因为现有插头固定器具有体积较大的原因,会造成整台设备体积庞大、安装不灵活的问题,或具有适应性差的原因,会造成经常更换产线,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而不得不重新设计测试夹具或测试设备的夹具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头固定器,具有适应能力强,能够自动实现插头和插孔位置的误差补偿,同时具有体积较小、安装灵活的特点。一种插头固定装置,包括设有第一凸环的第一连接轴、插头固定板、插头夹板,以及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的盖板、套筒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套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第一环形空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常接触盖板的一个端面并套设于套筒的第一环形空腔内,所述第一凸环可与第二环形空腔紧密配合;所述插头夹板固定于所述插头固定板上,相互配合完成插头的夹持固定; 所述插头固定板固接于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插头固定板可沿第一连接轴的轴向移动,以推动第一凸环在套筒的第二环形空腔和第一环形空腔内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元件。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装置,在自然状态即插头插入插孔之前,所述第一凸环可与第二环形空腔紧密配合;在工作状态下,即当插头固定板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连接轴的轴向移动,运动至插头固定板与套筒相对的面接近接触时,第一凸环在套筒内的位置也由第二环形空腔移动至第一环形空腔,第一凸环与第一环形空腔形成间隙配合,相应地, 第一连接轴非第一凸环部分的径向半径也必然小于第二环形空腔的径向半径,也由此形成间隙配合。由于第一环形空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的直径,当插头与插孔接触时,如果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误差,插头与插孔的误差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所形成的间隙配合进行校准。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装置,通过压缩弹簧,可对插头与插孔的轴向误差进行补偿,通过调整第一连接轴与第二环形空腔之间的间隙,可对插头和插孔径向位置的误差进行补偿,适应能力强;同时装置中的所用部件较少、 装配简单,因而该装置具有体积较小、安装灵活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器的自然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1-3所示,一种插头固定装置,包括设有第一凸环71的第一连接轴7、插头固定板10、插头夹板11,以及套设于第一连接轴7上的盖板3、套筒4和第一弹性元件5, 所述套筒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空腔41和第二环形空腔42,第一环形空腔41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42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 —端常接触盖板3的一个端面并套设于套筒4的第一环形空腔内41,所述第一凸环71可与第二环形空腔42紧密配合;所述插头夹板11固定于所述插头固定板10上,相互配合完成插头的夹持固定;所述插头固定板10 固接于第一连接轴7的一端,插头固定板10可沿第一连接轴7的轴向移动,以推动第一凸环71在套筒4的第二环形空腔42和第一环形空腔41内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元件5。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装置,在自然状态即插头插入插孔之前,所述第一凸环可与第二环形空腔紧密配合;在工作状态下,即当插头固定板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连接轴的轴向移动,运动至插头固定板与套筒相对的面接近接触时,第一凸环在套筒内的位置也由第二环形空腔移动至第一环形空腔,第一凸环与第一环形空腔形成间隙配合,相应地, 第一连接轴非第一凸环部分的径向半径也必然小于第二环形空腔的径向半径,也由此形成间隙配合。由于第一环形空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的直径,当插头与插孔接触时,如果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误差,插头与插孔的误差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所形成的间隙配合进行校准。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装置,通过压缩弹簧,可对插头与插孔的轴向误差进行补偿,通过调整第一连接轴与第二环形空腔之间的间隙,可对插头和插孔径向位置的误差进行补偿,适应能力强;同时装置中的所用部件较少、 装配简单,因而该装置具有体积较小、安装灵活的特点。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7上还设置有第二凸环72,所述插头固定板10固接于第一连接轴7的一端并常接触于第二凸环72,第二凸环72与套筒4之间的轴向距离大于与第一凸环71相对的第二凸环72的侧壁与第一环形空腔41和第二环形空腔42交接处之间的轴向距离。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插头固定板10固接于第一连接轴7的方式为在插头固定板10上设置通孔或者盲孔101,将第一连接轴7的一端插入到所述通孔或者盲孔101中,以实现插头固定板10和第一连接轴7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插头固定板10上设置的为盲孔101,以便于插头固定板10沿第一连接轴7轴向移动时,插头固定板10和第一连接轴7之间更加紧固配合。进一步,可在插头固定板10上设置紧固件9,使紧固件9抵顶于插入盲孔101的第一连接轴7,由此更好地加强插头固定板10和第一连接轴7之间的紧固配合。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固定板10常接触于第二凸环72,可以有效防止插头固定板10在第一连接轴7轴向上的滑动,保证插头固定板10运动的准确性;当然,在保证固定板10和第一连接轴7紧固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插头固定板10与第二凸环72也不一定要常接触。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凸环71与第二环形空腔42的轴向尺寸相等、且两端相互对齐;当然,所述第一凸环71与第二环形空腔42的轴向尺寸可以不相等或者两端也可以不相互对齐,无论何种对齐方式,都不会对测试的结果产生影响。优选地,所述插头固定板10与第二凸环72常接触;所述第一凸环71与第二环形空腔42的轴向尺寸相等、且两端相互对齐。在前述优选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凸环72与第一凸环71之间的轴向距离大于第二环形空腔42的轴向距离,由此可以更好的保证第二凸环 72与第一凸环71之间形成的凹环可以运行到第二环形空腔42内,并且可以与第二环形空腔42形成间隙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插头固定装置还包括套设于第一连接轴7上的垫片6,所述垫片6位于第一环形空腔41内并与第一弹性元件5的另一端抵顶。在第一连接轴7上套设垫片6, 可以更好的实现第一弹性元件5和第一凸环71之间接触,以便于插头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第一凸环的第一连接轴、插头固定板、插头夹板,以及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的盖板、套筒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套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第一环形空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常接触盖板的一个端面并套设于套筒的第一环形空腔内,所述第一凸环可与第二环形空腔紧密配合;所述插头夹板固定于所述插头固定板上,相互配合完成插头的夹持固定;所述插头固定板固接于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插头固定板可沿第一连接轴的轴向移动,以推动第一凸环在套筒的第二环形空腔和第一环形空腔内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阳光张韬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