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110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包括机架以及其内轴向对称设置的油缸装置、顶针装置、小车、检测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所述的油缸装置一头为主压油缸,另一头为辅助油缸,其主压油缸内设有大活塞杆,其内设有小活塞杆,大活塞杆端部装有右压头座,小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其辅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左压头座套装在辅助油缸之外,固定在机架左边的内侧。本机与双头油缸压装机相比,它省去了活动梁和插板,也省去了定位槽(孔)和锁紧机构,结构简化,控制部份简化,另一头辅助油缸很小,因此降低成本。与加长杆和摆锤式的压装机相比,通过中心孔定位完成压装,不会对轴和轴端造成任何伤损,更利于提高压装质量和列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机械,适用于米轨、准轨、宽轨等不同轨距机车、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带2 3个制动盘的客车、普通货车等的车轮、车轴、制动盘、减速箱或类似件的组装、检压或挤压试验以及反压试验。特别适用于高速列车轮对的全自动压装。
技术介绍
由于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导致车轮轮对的设计不断更新,其组装拆卸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使得相应的装备机械不断跟进创新。目前相应的压装机和退卸机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其中一种机型是单头油缸,通过在机架内设加长杆和摆锤来实现压装和退卸的需要;另一种则是双头油缸,通过在机架内设置活动梁和插板以及定位机构配合来达到压装和退卸的目的。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不少压装、退卸机专利产品,满足了列车提速后的市场需要,但仍嫌不够完善,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它结构简化, 由中心孔定位压装,自动化程度高,成本降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包括机架以及其内轴向对称设置的油缸装置、顶针装置、小车、检测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装置一头为主压油缸,另一头为辅助油缸,其主压油缸内设有大活塞杆, 大活塞杆内设有小活塞杆,大活塞杆端部装有右压头座,小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其辅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左压头座套装在辅助油缸之外,固定在机架左边的内侧。所述的左、右压头座均由两块平行相向的瓦状板构成,其上设有开合油缸。所述的顶针装置前设有压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双头油缸压装机相比,它省去了活动梁和插板,也省去了定位槽(孔)和锁紧机构,结构简化,同时也简化了控制部份,另一头辅助油缸很小,因此降低成本。与加长杆和摆锤式的压装机相比,通过中心孔定位完成压装,不会对轴和轴端造成任何伤损,更利于提高压装质量,特别有利于列车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压装右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压装左轮示意图。图4是右压装座主视图。图5是右压装座俯视图。图6是左压装座主视图。图7是左压装座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包括机架1以及其内轴向对称设置的油缸装置、顶针装置2、小车3、检测装置4、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装置一头为主压油缸5,另一头为辅助油缸6,其主压油缸内设有大活塞杆51,大活塞杆内设有小活塞杆52,大活塞杆端部装有右压头座7,小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2,其辅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2,左压头座8套装在辅助油缸之外,固定在机架左边的内侧。所述的右压头座7由两块平行相向的瓦状板71构成,其上设有开合油缸72 ;左压头座8由两块平行相向的瓦状板81构成,其上设有开合油缸82。所述的顶针装置前设有压块21,防止损伤顶针。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先将轮对套装在轴上,置于小车上,进入压装机后,两端压头闭合,两头顶针装置在辅助油缸6和小活塞杆52的推进下顶持轮轴端面测量轴长。然后右侧压头在开合油缸72 的作用下打开,进而顶住右轮轮毂,压装右轮到位;之后右侧压头合拢,顶住右侧轴端,左侧压头在开合油缸82的作用下打开,顶住左轮轮毂,右边油缸(即大活塞杆51)前进顶轴直至左轮压装到位。压装过程中车轴两端始终由两头顶针装置顶持定位,小车上的两个支撑在压装过程中可以随动,实现了不调头压装,且整个压装过程简化,自动化程度高。在压装轮对之前压装制动盘的过程与压装轮对相同,轮轴中间的机箱是在小车上组装好后再进入压装机,压装制动盘和轮对。权利要求1.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包括机架以及其内轴向对称设置的油缸装置、顶针装置、小车、检测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装置一头为主压油缸,另一头为辅助油缸,其主压油缸内设有大活塞杆,大活塞杆内设有小活塞杆,大活塞杆端部装有右压头座,小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其辅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左压头座套装在辅助油缸之外,固定在机架左边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压头座均由两块平行相向的瓦状板构成,其上设有开合油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针装置前设有压块。全文摘要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包括机架以及其内轴向对称设置的油缸装置、顶针装置、小车、检测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所述的油缸装置一头为主压油缸,另一头为辅助油缸,其主压油缸内设有大活塞杆,其内设有小活塞杆,大活塞杆端部装有右压头座,小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其辅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左压头座套装在辅助油缸之外,固定在机架左边的内侧。本机与双头油缸压装机相比,它省去了活动梁和插板,也省去了定位槽(孔)和锁紧机构,结构简化,控制部份简化,另一头辅助油缸很小,因此降低成本。与加长杆和摆锤式的压装机相比,通过中心孔定位完成压装,不会对轴和轴端造成任何伤损,更利于提高压装质量和列车安全。文档编号B23P19/027GK102294580SQ201110223150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专利技术者喻国锋, 张霄, 童俊军, 童光, 范鸿, 董婷婷 申请人:鄂州市合强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心孔定位轮对压装机,包括机架以及其内轴向对称设置的油缸装置、顶针装置、小车、检测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装置一头为主压油缸,另一头为辅助油缸,其主压油缸内设有大活塞杆,大活塞杆内设有小活塞杆,大活塞杆端部装有右压头座,小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其辅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装有顶针装置,左压头座套装在辅助油缸之外,固定在机架左边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国锋范鸿童俊军张霄童光董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鄂州市合强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