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永基专利>正文

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和制造压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1998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和制造该压模的方法。制造该压模的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多种尺寸小于取向层所期望的尺寸的基础图案,以制造用于印刷具有期望尺寸的取向层的压模;通过将基础图案排列到基片上来制造基础主体,以实现所期望的尺寸;将填充树脂填充到在所排列的基础图案的界面区域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将基础主体浸没在水中;通过向基础主体的填充树脂的区域照射光来固化填充树脂;以及在从水中取出基础主体后,干燥基础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用于印刷LCD(液晶显示器)中的取向层的压模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IXD (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使用电场来调整液晶的光透过率以显示图像。为了这个目的,LCD包括具有以矩阵形式排列的液晶元件的液晶面板和用来驱动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液晶面板内具有共用电极和多个像素电极以将电场应用到每个液晶元件。一般来说,用于每个液晶元件的各个像素电极形成于下基板上,而共用电极则位于上基板的前面。下基板的每个像素电极连接到用作开关设备的TFT (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一起根据由TFT提供的数据信号来驱动液晶元件。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IXD的截面图。参见图1,根据现有技术的IXD包括上板,其具有在上基板11上依次形成的黑色矩阵32、彩色滤光片30和透明电极观;下板,其具有在下基板1上形成的TFT和像素电极 22 ;插入到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隔离体沈;以及注入到由上下板和隔离体沈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的液晶38。在上板上的黑色矩阵32具有将上基板11的表面划分为形成彩色滤光片30的多个单元区,以及防止相邻单元之间的光学干扰的矩阵形式。代表红、绿、蓝三基色的彩色滤光片30依次形成于具有黑色矩阵32的上基板1上。这里,通过在具有黑色矩阵32的上基板1的整个表面上涂覆吸收白光而仅允许通过具有特定波长(红、绿、蓝)的光的材料并进行图案化来形成代表三基色的各彩色滤光片30。接着,被用来接收地电位的透明导电层的透明电极观被涂覆在具有黑色矩阵32和彩色滤光片30的上基板11上,从而形成上板。TFT形成于下板上的栅极和数据线的交叉点以开关(switch)液晶元件的驱动。与数据线和栅极线中的其中一个相重叠的像素电极22以矩阵的形式被安置于下基板1上。通过将金属层涂覆在下基板1上并进行图案化来形成栅极线和栅电极。栅极绝缘层12形成于下基板1的整个表面上,其通过沉积方案来覆盖栅极线和栅电极。在栅极绝缘层12上沉积第一和第二半导体材料之后并进行图案化,从而形成有源层14和欧姆接触层16。随后, 在栅极绝缘层12上涂覆金属层之后,图案化该金属层,从而形成源电极和漏电极8和10。 接着,为了形成具有预定尺寸的沟道,蚀刻欧姆接触层16以曝光有源层14。接着,通过旋转涂覆方案在栅极绝缘层12上沉积有机保护层18使得其表面被拉平并进行图案化,从而形成接触孔20以曝光漏电极10。接下来,在在有机保护层18上涂覆透明传导材料之后进行图案化,从而形成和该漏电极10相电连接的像素电极22。在具有像素电极22的下基板1 的整个表面上涂覆取向层M之后,执行胶化处理以完成下板的制造。接着,在精确结合上下板11和1这两者之后,球状的隔离体6被分散在上板和下板11和1之间,接着在其间注入液晶,从而完成IXD。为了将上述LCD用作光学设备,液晶分子必须被取向到特定方向上。一般来说,液晶分子只在局部区域取向。因此,为了将液晶分子取向到特定方向上,被称为取向层的有机聚合体层被人工地形成在ITO(氧化铟锡)电极上。为了这个目的,即为了形成取向层,在基板上涂覆取向溶剂(例如聚氨酸或可溶性聚酰亚胺)之后固化取向溶剂,通过聚酰亚胺化后并胶化来形成。详细来说,为了印刷取向层,通过使用取向层印刷装置将取向溶剂印刷到基板的表面上,并且在大约60°C至大约80°C的温度来加热取向溶剂以执行初次固化处理。接着, 在大约80°C到200°C的更高的温度来加热取向溶剂以执行二次固化处理。此后,对取向溶剂的表面执行胶化处理,或者用光照射取向溶剂的表面,从而形成取向层。按常规来说,通过采用印刷辊,例如调节辊或网纹辊的印刷方案在基板上形成取向层。可以通过另一种印刷取向层的方法来在包括透明电极和彩色滤光片的基板上印刷取向层。例如使用富瑞凸版(flexographic)印刷方案可以印刷相应于压模的取向层。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技术。尤其是,最近一种通过使用UV(紫外线)感光树脂来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技术引起了公众的注意。根据通过使用UV感光树脂来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技术,在第一玻璃基板上沉积基片之后,将液态的UV感光树脂涂覆到基片上。接着,将具有可传输区域和不可传输区域的薄透明覆盖膜和图像膜互相堆叠到一起,并且将第二玻璃基板堆叠在其上。接着,在预定时间周期内通过UV照射器使UV光从膜外部照射到膜上。这里,随着 UV光照射到膜上,在图像膜的可透射区域中的UV感光树脂被固化,而在不可透射区域中的 UV感光树脂没有被固化。随后,在移除覆盖膜和图像膜之后,没有被固化的树脂也被移除,从而制造了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然而,这种用于印刷LCD的取向层的常规压模在尺寸上无法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提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和一种制造该压模的方法,其中所制造的压模具有较小尺寸,因此该压模可应用于具有各种尺寸的LCD。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多种尺寸小于取向层所期望的尺寸的基础图案,以制造用于印刷具有期望尺寸的取向层的压模;通过将基础图案排列到基片上来制造基础主体,以实现所期望的尺寸;将填充树脂填充到在所排列的基础图案的界面区域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将基础主体浸没在水中;通过向基础主体的填充树脂的区域照射光来固化填充树脂;以及在从水中取出基础主体后,干燥基础主体。基础主体被浸没在装满水的槽中。填充树脂包括感光树脂以制造基础图案,基片和阻断膜(blocking film)包括PET 膜。在使用阻断膜涂覆基础主体的间隙的上侧部位之后,通过向填充树脂照射UV光来初步固化填充树脂。在初步固化填充树脂之前,阻断膜涂覆在填充树脂的上表面。在初步固化填充树脂之后,阻断膜被移除。光将照射浸入到水中的填充树脂40分钟至80分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其提供一种通过将许多具有尺寸小于期望尺寸的基础图案彼此组合在一起而制造的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该压模包括主体,在其中排列有多个基础图案以实现期望的尺寸;填充在基础图案之间的界面区域的间隙中的填充树脂;以及在填充树脂上的阻断膜。填充树脂包括感光树脂,并且填充树脂在水下由光进行曝光。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多种尺寸的基本图案被彼此连接,因此可以制造用于印刷具有期望的大区域的取向层的压模。此外,在水下执行曝光处理,因此可以提高光固化材料(photocurable material) 的固化特性。制造成本得到降低,并且制造流程得到简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IXD的截面图;图2至图8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方法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尽管已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很明显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如以下所要求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畴之内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化。提供这些实施例以用于完整地公开本专利技术并允许本领域技术人员完美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被用于标记相同的元件。图2至图8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方法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多种尺寸小于取向层的期望尺寸的基础图案,以制造用于印刷具有所述期望尺寸的取向层的压模;通过将所述基础图案排列到基片上来制造基础主体,以实现所述期望尺寸;将填充树脂填充到在所述排列的基础图案的界面区域之间形成的间隙中;通过使用阻断膜来覆盖填充有所述填充树脂的基础主体的间隙的上侧部位;通过照射光来初步固化所述填充树脂;将所述基础主体浸没到充满水的槽中;通过向所述基础主体的所述填充树脂的区域照射光来固化所述填充树脂;以及在将所述基础主体从水中取出后干燥所述基础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23 KR 10-2010-00596411.一种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多种尺寸小于取向层的期望尺寸的基础图案,以制造用于印刷具有所述期望尺寸的取向层的压模;通过将所述基础图案排列到基片上来制造基础主体,以实现所述期望尺寸; 将填充树脂填充到在所述排列的基础图案的界面区域之间形成的间隙中; 通过使用阻断膜来覆盖填充有所述填充树脂的基础主体的间隙的上侧部位; 通过照射光来初步固化所述填充树脂; 将所述基础主体浸没到充满水的槽中;通过向所述基础主体的所述填充树脂的区域照射光来固化所述填充树脂;以及在将所述基础主体从水中取出后干燥所述基础主体。2.一种制造用于印刷取向层的压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多种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永基
申请(专利权)人:洪永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