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顶部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828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帐篷顶部通风结构,该帐篷主要包括帐篷布及用于支撑帐篷布的帐篷架,其中该帐篷布的顶部采用内层与外层组合的双层结构,该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并且该外层底部的周边设为镂空部,内层的顶面设为镂空面,令内层顶面的镂空面与外层底部的镂空部呈上下错开,采此结构的帐篷不仅能防雨、抗风,同时还能进行通风换气,增强空气的流动,改善帐篷内的空气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帐篷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帐篷顶部的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帐篷作为一种户外用品,成为时下许多爱好旅游、露营、感受大自然等户外休闲活动人士的必备,帐篷主要由帐篷布及用于支撑帐篷布的帐篷架组成,帐篷展开后内部空间有限,而且帐篷布布料密实,透气性差,使得帐篷内通风不畅,空气质量差,因此一些帐篷是在侧面设有通风窗,但下雨时,通风窗必须关上不能进行通风,而且雨水易从通风窗口渗入,把帐篷内弄湿,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帐篷顶部通风结构,有助于解决现有帐篷通风不佳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帐篷顶部通风结构,该帐篷主要包括帐篷布及用于支撑帐篷布的帐篷架,该帐篷布的顶部采用内层与外层组合的双层结构,该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并且该外层底部的周边设为镂空部,内层的顶面设为镂空面,令内层顶面的镂空面与外层底部的镂空部呈上下错开。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空气可由外层下方的镂空部进入空气间层,再由内层顶面上方的镂空面进入帐篷内,进行通风换气,增强空气的流动,改善帐篷内的空气质量, 有效解决了现有帐篷通风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帐篷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帐篷布顶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帐篷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帐篷的组合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2、3、4所示,一种帐篷,主要包括帐篷布1及用于支撑帐篷布的帐篷架2,该帐篷布1的顶部为双层结构,即里外是由内层11与外层12组合构成,并该内层11与外层 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形成空气间层供气体流动;本技术将该外层12底部的周边设为镂空部121,将内层11的顶面设为镂空面111,内层11与外层12组合后令内层11顶面的镂空面111与外层12底部的镂空部121呈上下错开,这样,空气可由外层12下方的镂空部121进入,经过空气间层再由内层11顶面上方的镂空面111进入帐篷内,这种结构不仅能防雨、抗风,同时还能进行通风换气,增强空气的流动,改善帐篷内的空气质量,进一步, 帐篷布顶部的双层结构还能有隔热、防晒的功效。 另外,如图2、4中所示,所述外层12的内面上设有数个挂扣122,并对应的在内层 11的表面上设有挂勾112,利用挂勾112与挂扣122的配合将内层11与外层12结合在一起,当然,此结合方式只是本案所列举的实施例之一,当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本技术权利要求与说明书内容而为之各种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帐篷顶部通风结构,该帐篷主要包括帐篷布及用于支撑帐篷布的帐篷架,其特征在于该帐篷布的顶部采用内层与外层组合的双层结构,该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并且该外层底部的周边设为镂空部,内层的顶面设为镂空面,令内层顶面的镂空面与外层底部的镂空部呈上下错开。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一种帐篷顶部通风结构,该帐篷主要包括帐篷布及用于支撑帐篷布的帐篷架,其中该帐篷布的顶部采用内层与外层组合的双层结构,该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并且该外层底部的周边设为镂空部,内层的顶面设为镂空面,令内层顶面的镂空面与外层底部的镂空部呈上下错开,采此结构的帐篷不仅能防雨、抗风,同时还能进行通风换气,增强空气的流动,改善帐篷内的空气质量。文档编号E04H15/16GK202090685SQ20112013800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陈棋稿 申请人: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帐篷顶部通风结构,该帐篷主要包括帐篷布及用于支撑帐篷布的帐篷架,其特征在于:该帐篷布的顶部采用内层与外层组合的双层结构,该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并且该外层底部的周边设为镂空部,内层的顶面设为镂空面,令内层顶面的镂空面与外层底部的镂空部呈上下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棋稿
申请(专利权)人: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