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792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由散热器外框、散热板、电热导体与保温层构成,散热板与电热导体依次平铺在保温层的顶部,散热板安装在散热器外框的内部,在散热器外框的两侧端面上均设有电源插座,电热导体通过其一端的电源端子与外部的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采用单独自动的安全控制,无需任何的辅助装置,具有节约能源,环保安静,温度上升快,散热速度快、零排放、成本低等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不占用空间,可采用壁挂式或地脚式两种安装方式,可以起到美化房间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冬季的传统取暖方式都是通过锅炉燃气水暖和功率大的电暖气方式供暖,这些方式的缺点是1、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2、采暖成本较高、能源消耗高;3、占用空间大;4、供暖房间各处温度不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使房间内的温度快速上升,并且使房间每个角度的温度都趋于平衡的新型取暖散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由散热器外框、散热板、电热导体与保温层构成,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热导体依次平铺在所述保温层的顶部,所述散热板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外框的内部。在所述散热器外框的两侧端面上均设有电源插座。所述电热导体通过其一端的电源端子与外部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热导体为电发热膜或发热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由散热器外框、散热板、电热导体与保温层构成,散热板与电热导体依次平铺在保温层的顶部,散热板安装在散热器外框的内部,在散热器外框的两侧端面上均设有电源插座,电热导体通过其一端的电源端子与外部的控制器相连接。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采用单独自动的安全控制,无需任何的辅助装置, 具有节约能源,环保安静,温度上升快,散热速度快、零排放、成本低等优点,另外,本技术体积小,不占用空间,可采用壁挂式或地脚式两种安装方式,可以起到美化房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散热器外框 2电源插座3散热板4电热导体5保温层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3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由散热器外框1、散热板3、 电热导体4与保温层5构成,其中,散热板3与电热导体4依次平铺在保温层5的顶部,散热板3安装在散热器外框1的内部,在散热器外框1的两侧端面上均设有电源插座2。电热导体4通过其一端的电源端子与外部的控制器6相连接,该电热导体4为电发热膜或发热板。散热器外框1可采用塑料和金属等外框,散热板3安装在散热器外框1里面做散热面板,散热板3用铝或铜等散热快的金属材料制成。电热导体4安装在散热板3的底面且紧贴散热板3的底面,电热导体4的下面安装保温材料5且紧贴电热导体4的底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开启电源后,电流流过电热导体,产生热量,温度上升, 传导到散热板上,散热板的表面通过空气对流把升高的温度迅速扩散到空间,当房间温度上升到微电脑控制器所设定的控制点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把温度值传送给微电脑控制器, 软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与电流的输出进行跟踪调节,从而达到自动温度控制目的。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散热器外框、散热板、电热导体与保温层构成,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热导体依次平铺在所述保温层的顶部,所述散热板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外框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散热器外框、散热板、电热导体与保温层构成,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热导体依次平铺在所述保温层的顶部,所述散热板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外框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取暖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