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分析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分测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滴定样品的系统和用于滴加溶剂的系统,两系统结构相同;单个系统包括自动微量滴定管(2)、贮液瓶(3)、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7)和双联气球(8);自动微量滴定管(2)顶端连接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下端连接贮液瓶(3)、活塞二(2-2)处的接口通过管道(4)与抽滤瓶(7)瓶口的玻璃管(5)相连;抽滤瓶(7)瓶口装有软木塞(6),玻璃管(5)一端穿过软木塞(6)与抽滤瓶(7)联通;抽滤瓶(7)侧面的连接口与双联气球(8)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作用是:采用实验室常用器皿组装得到一种价格便宜、效率高、实验结果可靠的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分析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西林瓶或类似容器内表面水分准确测定的水分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药行业中,许多注射用无菌粉末对水分都很敏感,必须控制其所用注射剂瓶的水分含量。目前,由于西林瓶或类似容器所吸附水分最多仅有数微克,故一般采用费休氏法进行测定,这需要采用水分测定仪加上特殊的装置实现西林瓶或类似容器内表面水分的准确测定,水分测定仪加上特殊的装置成本高、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水分测定装置,解决了上述费休氏法测定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分测定装置,包括用于滴定样品的系统和用于滴加溶剂的系统,滴定样品的系统与用于滴加溶剂的系统结构相同,单个系统包括自动微量滴定管、贮液瓶、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和双联气球;自动微量滴定管顶端与装有干燥剂的U 型干燥管的接口密封连接;自动微量滴定管的下端装在贮液瓶里,其与贮液瓶的瓶口接触处密封连接;自动微量滴定管上的活塞二处的接口通过管道与抽滤瓶瓶口的玻璃管密封连接;抽滤瓶侧面的连接口与双联气球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抽滤瓶瓶口装有软木塞,玻璃管一端穿过软木塞与抽滤瓶联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自动微量滴定管上的活塞一的出液管上方设置有胶塞,出液管穿过胶塞,用于滴定时防止西林瓶底部碰到活塞一的出液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水分测定装置是采用实验室常用器皿组装得到的,这与专门的检验仪器加上特殊的装置相比价格要便宜很多,而且设置在自动微量滴定管顶端的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和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可以使整个系统较好地避免空气中水分对测定的干扰,同时也具有滴定效率高、实验结果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1为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接口,2为自动微量滴定管,2-1为活塞一,2-2为活塞二,2-3为活塞三,2-4为管一,2-5为管二,2-6为管三,2-7为管四,2-8为管五,3为贮液瓶,4为管道,5为玻璃管,6为软木塞,7为抽滤瓶,8 为双联气球,9为胶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水分测定装置,该测定装置包括用于滴定样品的系统和用于滴加溶剂的系统,滴定样品的系统与滴加溶剂的系统结构相同,单个系统包括自动微量滴定管2、贮液瓶3、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7和双联气球8 ;自动微量滴定管2顶端与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的接口 1-1密封连接;自动微量滴定管2的下端装在贮液瓶(3)里,与贮液瓶(3)的瓶口接触处密封连接;自动微量滴定管2上活塞二 2-2 处的接口通过管道4与抽滤瓶7瓶口的玻璃管5密封连接,抽滤瓶7瓶口装有软木塞6,玻璃管5 —端穿过软木塞6与抽滤瓶7联通;抽滤瓶7侧面的连接口与双联气 球8密封连接; 自动微量滴定管2上的活塞一 2-1的出液管上方设置有胶塞9,出液管穿过胶塞9,以防止滴定时西林瓶底部碰到活塞一 2-1的出液口。本技术的操作方法旋转活塞一 2-1使管四2-7、管五2-8连通,旋转活塞二 2-2使贮液瓶3与双联气球8连通,对双联气球8加压,将试液泵入管三2-6和管一 2_4 (经管五2-8至管四2-7再到达管一 2-4)内,管三2-6内液面到达活塞三2_3并向上顶住管壁, 使管三2-6内液面无法向上流动,继续加压,直至管一 2-4内液面上升至进入管二 2-5并没过管一 2-4顶端为止,接着旋转活塞一 2-1使管四2-7与管五2-8断开,旋转活塞二 2_2使贮液瓶3与外界大气相连、与双联气球8断开,待管二 2-5内溶液从管三2-6落入贮液瓶3 后,将西林瓶置于活塞一 2-1下方,瓶口紧贴胶塞9,开始旋转活塞一 2-1使管四2-7与管五2-8连通或断开从而控制管一 2-4内试液的滴出,根据管一 2-4滴定前后的刻度即可准确计算管一 2-4中滴出试液的体积。进行水分测定时,步骤1 取干燥后的西林瓶3支,分别用滴加溶剂的系统按上述操作方法滴加2ml的甲醇后振摇并润洗瓶身,再迅速用滴定样品的系统按同样方法边振摇边滴定,得3支空白瓶消耗的费休氏试液体积,取平均值得VO ;步骤二 取干燥后的西林瓶 5支,分别用微量注射器滴加1滴纯化水,并精密称定纯化水重量M,再按“步骤1,,得到这 5支瓶消耗费休氏试液的体积Vl ;滴入的重量为M的纯化水消耗的费休氏试液体积就为 (Vl-VO),用对应的M除以(Vl-VO),得到5支瓶的F值,取他们的平均值FO ;步骤三取5支待检西林瓶,按“步骤1”的方法分别得到5支待检瓶消耗的费休氏试液体积V,(V-VO)乘以FO即得各瓶吸附水分的重量,取平均值即为最终测定的每支西林瓶吸附水分的重量。权利要求1.一种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定装置包括用于滴定样品的系统和用于滴加溶剂的系统,滴定样品的系统与滴加溶剂的系统结构相同,单个系统包括自动微量滴定管 (2)、贮液瓶(3)、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7)和双联气球(8); 自动微量滴定管(2)顶端与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的接口(1-1)密封连接;自动微量滴定管(2)的下端装在贮液瓶(3)里,其与贮液瓶(3)的瓶口接触处密封连接;自动微量滴定管(2)上的活塞二(2-2)处的接口通过管道(4)与抽滤瓶(7)瓶口的玻璃管(5)密封连接;抽滤瓶(7)侧面的连接口与双联气球(8)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滤瓶(7)瓶口装有软木塞(6),玻璃管(5) —端穿过软木塞(6)与抽滤瓶(7)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微量滴定管(2)上的活塞一(2-1)的出液管上设置有胶塞(9),出液管穿过胶塞(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分析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分测定装置。本技术包括用于滴定样品的系统和用于滴加溶剂的系统,两系统结构相同;单个系统包括自动微量滴定管(2)、贮液瓶(3)、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7)和双联气球(8);自动微量滴定管(2)顶端连接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下端连接贮液瓶(3)、活塞二(2-2)处的接口通过管道(4)与抽滤瓶(7)瓶口的玻璃管(5)相连;抽滤瓶(7)瓶口装有软木塞(6),玻璃管(5)一端穿过软木塞(6)与抽滤瓶(7)联通;抽滤瓶(7)侧面的连接口与双联气球(8)连接。本技术的作用是采用实验室常用器皿组装得到一种价格便宜、效率高、实验结果可靠的装置。文档编号G01N5/02GK202092925SQ20112013112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余山洪, 刘萍, 沈千万, 王强, 陈继源 申请人: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定装置包括用于滴定样品的系统和用于滴加溶剂的系统,滴定样品的系统与滴加溶剂的系统结构相同,单个系统包括自动微量滴定管(2)、贮液瓶(3)、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装有干燥剂的抽滤瓶(7)和双联气球(8);自动微量滴定管(2)顶端与装有干燥剂的U型干燥管(1)的接口(1-1)密封连接;自动微量滴定管(2)的下端装在贮液瓶(3)里,其与贮液瓶(3)的瓶口接触处密封连接;自动微量滴定管(2)上的活塞二(2-2)处的接口通过管道(4)与抽滤瓶(7)瓶口的玻璃管(5)密封连接;抽滤瓶(7)侧面的连接口与双联气球(8)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余山洪,王强,沈千万,陈继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