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除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3254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除油设备,其包括罐体、上隔离筛板、下隔离筛板、排泥口、集流罩、进液口、出水口、排油口、排气口;上隔离筛板安装在所述罐体内的中上部,下隔离筛板安装在罐体的中下部;排泥口设置在罐体的底部,排气口设置在罐体的顶部;集流罩安装在上隔离筛板的上方;进液口设在罐体侧壁并位于下隔离筛板的下方,所述出水口和排油口设在罐体的侧壁并位于集流罩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采用亲油性除油树脂的流态化交换床连续除油设备,设计成可连续进液和出液的工作方式,避免了一般除油设备间歇式操作和需要再生除油介质的麻烦,操作和维护简单,还可回收水溶液中萃取剂等有价油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油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由流态化树脂床构成的连续除油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湿法冶金工业过程中常需要用溶剂萃取技术来分离金属或除去杂质,这些有机萃取剂不溶于水,其中含有萃取剂主成份、溶剂油(如磺化煤油等)、添加剂等,在经过萃取后的水溶液中常混有微量的、静置澄清过程分离不干净的萃取剂,这部份有机物以浮油、乳化液、微乳液的形式夹带或混入水溶液中,对后序的湿法冶金加工工序会有不良影响。一般,经过溶剂萃取工序,再经几小时的静置澄清后,水溶液中还会残留有30 IOOppm 的有机萃取剂,为了消除有机物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脱除水溶液中的有机萃取剂油类。水溶液中的除油技术目前主要有超声波除油、气浮法、纤维吸附、活性炭吸附、树脂吸附除油等技术方案,其中树脂吸附作用与活性炭相似,吸油后需要脱附再生才能重新使用,除油操作复杂、麻烦,一般树脂吸附除油设备都是采用固定床的的形式,床中的树脂容易产生局部淤塞、结团、而导致的偏流问题,树脂吸附除油效率较低。较先进的是采用亲油性除油树脂的交换床连续除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连续脱除水溶液中油类、并且除油介质不需要脱附再生、还可回收水溶液中有价油份(如萃取剂等)的设备。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连续除油设备,其包括罐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设备包括上隔离筛板 11、下隔离筛板12、排泥口 6、集流罩5、进液口 1、出水口 2、排油口 3、排气口 4 ;所述上隔离筛板11安装在所述罐体15内的中上部,所述下隔离筛板11安装在所述罐体15的中下部; 所述排泥口 6设置在所述罐体15的底部,所述排气口 4设置在所述罐体15的顶部;所述集流罩5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筛板11的上方;所述进液口 1设在所述罐体15侧壁并位于所述下隔离筛板12的下方,所述出水口 2和排油口 3设在所述罐体15的侧壁并位于所述集流罩5上方。根据上述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15的侧壁上还设有人孔,在所述集流罩5上方的罐体侧壁上还设有排液口 9。根据上述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15的侧壁上还设有反冲水进口 8和反冲水出口 7,其设置在所述上隔离筛板11和下隔离筛板12之间,并且所述反冲水进口 8 位于反冲水出口 7的下方。根据上述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离筛板11和下隔离筛板12包括栅格板和筛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采用亲油性除油树脂的流态化交换床连续除油设备,设计成可连续进液和出液的工作方式,避免了一般除油设备间歇式操作和需要再生除油介质的麻烦,操作和维护简单,还可回收水溶液中有价油份(如萃取剂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下隔离筛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集流罩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除油装置,参见图1,罐体15制造成顶部为半球型两端对称的柱状体形状;下离隔筛板12装在罐体15内靠近底部的地方,栅格板起支承树脂重量的作用,筛网直接铺在加强格板的上面;下离隔筛板12与罐体15内的下部构成的空腔为进水缓冲空间,罐体15的底部开有排泥口 6 ;进液口 1设在罐体15侧壁并位于下隔离筛板12的下方; 在罐体15内部上离隔筛板11与下离隔筛板12之间的空间为装载树脂的吸附除油工作空间,反冲水进口 8和反冲水出口 7设置在上隔离筛板11和下隔离筛板12之间,具体而言, 在靠近上离隔筛板11的罐壁上开有反冲水进口 8,靠近下离隔筛板12的罐壁上开有反冲水出口 7,作用是用于定期清洗树脂,以保持树脂的清洁;反冲清洗树脂时混入树脂的泥浆经沉降后从排泥口 6排出。上隔离筛板11装在罐体15内上部,栅格板在筛网的上面,以承受工作时树脂流体自下而上对筛网的冲击力。上隔离筛板11的上面装有顶端开口的圆锥形集流罩5 (其俯视图参见图3),出水口 2设在集流罩5之上罐体侧面的罐壁上,出油口 3装在比出水口 2稍高一点的位置。上排液口 9的位置装在比集流罩5底部的上面,其作用是在维修前排空集流罩5上面的液体。排气阀4装在罐体15的顶端,上隔离筛板11之上的罐体侧面还设有维修人孔10,以方便进入罐内维修。上隔离筛板11与下离隔筛板12之间的罐壁上开有人孔14,以方便灌装树脂和维修。树脂通过打开维修人孔10来灌装,装填量视除油需要而定,一般为上隔离筛板和下离隔筛板之间的罐内空间容积的10% 90%。隔离筛板包括栅格板和筛网,栅格板起承托筛网的作用,参见图2,上隔离筛板的栅格板装在筛网的上面,下隔离筛板的栅格板装在筛网的下面,筛网的孔径小于树脂的直径。工作时,4、6、7、8、9、10、14 口均关闭,待除油的水溶液从进液口 1进入,通过下离隔筛板12、树脂层13、上隔离筛板11、集流罩5后通过出水口 2排出,通过控制进液的压力和流量使树脂在水溶液自由悬浮起来,成流态化状态,可大幅度改善树脂与水溶液的接触状况,提高除油效率,同时避免了产生局部淤塞、结团、而导致的偏流问题。水溶液中的油份经树脂凝聚后成为大滴的油珠,混在出水溶液中经过集流罩5后聚集成独立的油层,浮在集流罩5上面的水面上,定期从排油口 3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除油设备,其包括罐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设备包括上隔离筛板(11)、下隔离筛板(12)、排泥口(6)、集流罩(5)、进液口(1)、出水口(2)、排油口(3)、排气口(4);所述上隔离筛板(11)安装在所述罐体(15)内的中上部,所述下隔离筛板(11)安装在所述罐体(15)的中下部;所述排泥口(6)设置在所述罐体(15)的底部,所述排气口(4) 设置在所述罐体(15)的顶部;所述集流罩(5)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筛板(11)的上方;所述进液口( 1)设在所述罐体(15)侧壁并位于所述下隔离筛板(12)的下方,所述出水口(2)和排油口(3)设在所述罐体(15)的侧壁并位于所述集流罩(5)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15)的侧壁上还设有人孔,在所述集流罩(5)上方的罐体侧壁上还设有排液口(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15)的侧壁上还设有反冲水进口(8)和反冲水出口(7),其设置在所述上隔离筛板(11)和下隔离筛板(12)之间,并且所述反冲水进口(8)位于反冲水出口(7)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离筛板(11)和下隔离筛板(12)包括栅格板和筛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除油设备,其包括罐体、上隔离筛板、下隔离筛板、排泥口、集流罩、进液口、出水口、排油口、排气口;上隔离筛板安装在所述罐体内的中上部,下隔离筛板安装在罐体的中下部;排泥口设置在罐体的底部,排气口设置在罐体的顶部;集流罩安装在上隔离筛板的上方;进液口设在罐体侧壁并位于下隔离筛板的下方,所述出水口和排油口设在罐体的侧壁并位于集流罩上方。本技术是采用亲油性除油树脂的流态化交换床连续除油设备,设计成可连续进液和出液的工作方式,避免了一般除油设备间歇式操作和需要再生除油介质的麻烦,操作和维护简单,还可回收水溶液中萃取剂等有价油份。文档编号B01D17/022GK202087082SQ20112015407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除油设备,其包括罐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设备包括上隔离筛板(11)、下隔离筛板(12)、排泥口(6)、集流罩(5)、进液口(1)、出水口(2)、排油口(3)、排气口(4);所述上隔离筛板(11)安装在所述罐体(15)内的中上部,所述下隔离筛板(11)安装在所述罐体(15)的中下部;所述排泥口(6)设置在所述罐体(15)的底部,所述排气口(4)设置在所述罐体(15)的顶部;所述集流罩(5)安装在所述上隔离筛板(11)的上方;所述进液口(1)设在所述罐体(15)侧壁并位于所述下隔离筛板(12)的下方,所述出水口(2)和排油口(3)设在所述罐体(15)的侧壁并位于所述集流罩(5)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多冬和润秀任益民王泽强容仕甲姚亨桃周科辉王亚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