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1586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主要由立体龙门框架机身、冲击摆锤、卷扬机、脱钩装置、测控系统、液压系统以及试验台体组成。其中,试验台体配备车辆固定装置。通过冲击摆锤锤击大客车车体关键部位,以实现对大客车车体结构安全性评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等效替代整车侧翻试验,减小车体结构安全性检测试验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涉及一种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发生多起大客车交通事故中,除了火灾自燃事故以外,几乎都是侧翻意外, 尤其是侧翻意外发生时,造成的乘员伤亡更为严重。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发现侧翻意外发生后大客车上部结构严重变形,车顶部分甚至全部掀开。由此可见,车辆结构安全性检测对于乘客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国内外大客车结构强度法规,多数都以整车侧翻试验为主要结构强度检测的重点项目。但由于其存在试验成本高,风险大等诸多不利客观因素,目前大客车上部结构强度安全法规GB 17578-1998仍未能在国内强制实施。基于此种因素考虑,本技术提出一种等效替代检测装置,即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成本低,风险小的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立体龙门框架机身、冲击摆锤、卷扬机、脱钩装置、测控系统、液压系统以及试验台体等组成,所述试验台体用于固定大客车结构截段骨架,且具调整功能。通过大量整车试验研究发现,大客车顶部上边梁附近结构是大客车侧翻过程最容易产生较大变形的危险区域。该检测装置选取顶部上边梁作为大客车关键部位,其测试原理与整车侧翻试验相同,能够有效地利用摆锤冲击大客车关键部位取代整车侧翻试验。使用冲击摆锤撞击大客车顶部上边梁相当于整车侧翻与地面接触。利用液压系统调整装有大客车结构截段骨架的试验台体,其调整角度因车体高度而异,可以通过整车高度计算确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1为立体龙门框架机身器;2为冲击摆锤;3为卷扬机;4为脱钩装置;6为液压系统;7为试验台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立体龙门框架机身器1、冲击摆锤2、卷扬机3、脱钩装置4、测控系统、液压系统6、试验台体7。测试原理与侧翻测试相同,但侧翻测试需要较大的试验场地,且试验环境设置方法较为繁杂,因此使用此法检测大客车骨架强度,在空间及时间的运用上较为简便。车身截段测试利用摆锤冲击取代侧翻撞击,使用摆锤冲击骨架相当于地面与骨架撞击。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冲击摆锤2的撞击面应使用厚度20士5cm 的钢板,摆锤重量应均勻分布。摆锤的撞击面应为矩形平面,其宽度应不小于测试车身截段的宽度,高度应不小于80cm,其边缘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15cm。摆锤本体应稳固安装于两刚性支架上,两支架的轴距离摆锤本体的几何中心线应不小于3. 5m。所述试验台体7具体可调节性,缺省状态保证摆锤的撞击方向与车身截段的纵向垂直中心线成25度角(+0度;-5度)。所述液压系统6用于支撑试验台体,采用液压油缸举升试验台面,以等效不同高度大客车侧翻时与地面接触角度的变化,其角度依据公式(1) 计算。权利要求1.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立体龙门框架机身、冲击摆锤、卷扬机、脱钩装置、测控系统、液压系统以及试验台体等组成,所述试验台体上具支撑固定组件,其试验台面具可调节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摆锤的撞击面应使用厚度20士5cm的钢板,摆锤重量均勻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摆锤的撞击面应为矩形平面,其宽度应不小于测试车身截段的宽度,高度应不小于80cm,其边缘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摆锤本体应稳固安装于两刚性支架上,两支架的轴距离摆锤本体的几何中心线应不小于3. 5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车辆结构安全性检测
,公开了一种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主要由立体龙门框架机身、冲击摆锤、卷扬机、脱钩装置、测控系统、液压系统以及试验台体组成。其中,试验台体配备车辆固定装置。通过冲击摆锤锤击大客车车体关键部位,以实现对大客车车体结构安全性评估。本技术能有效地等效替代整车侧翻试验,减小车体结构安全性检测试验成本。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2092847SQ20112003224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专利技术者任春晓, 周炜, 张国胜, 晋杰, 李强, 李文亮, 李臣, 王安庆, 韩东 申请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大客车关键部位结构安全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立体龙门框架机身、冲击摆锤、卷扬机、脱钩装置、测控系统、液压系统以及试验台体等组成,所述试验台体上具支撑固定组件,其试验台面具可调节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胜周炜李强王安庆韩东李臣李文亮晋杰任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