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937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雪跑道道面技术领域,包括履带移动设备,履带移动设备的前端设置有压实装置,压实装置的底端设置有激光扫平装置,激光扫平装置包括安装平衡机构和激光扫平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对安装连接柱的高度一定的升降,从而带动激光传感器进行高度上的调整并远离滚压桶,使其可以对道面积雪的厚度进行校准,再通过控制第二伺服电机来调节安装活动板的角度,进而对激光传感器的倾斜角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使激光传感器在面对不同倾斜坡度的道面时,达到快速匹配的效果,也有效地避免因激光传感器的倾斜出现道面数据采集不准确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雪跑道道面,具体为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雪跑道是一种专门用于冬季运动比赛和训练的设施,通常用于进行滑雪、雪橇等项目的比赛,雪跑道的道面平整度对运动员的比赛表现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确保雪跑道道面的平整度是保证比赛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之一。

2、目前现有对雪跑道道面平整度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方法,大都采用人工进行校准和测量,并进一步通过压实设备对道面进行压实调整,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还需要工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来对道面进行调整,以及在对道面进行压实的过程中大概率出现角度方向上的偏移,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及系统。

2、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该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包括履带移动设备,所述履带移动设备的前端设置有压实装置,所述压实装置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激光扫平装置,所述激光扫平装置包括安装平衡机构和激光扫平组件,所述安装平衡机构表面的两侧均与激光扫平组件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平衡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齿轮柱、安装连接柱、驱动杆以及安装活动板,所述安装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适配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柱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活动板的两端均与驱动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激光扫平组件包括激光传感器和数据控制终端,所述数据控制终端的两端均通过电源线与激光传感器的内部线性连接。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实装置包括支撑连接机构、调节机构、升降组件以及滚压组件,所述调节机构的表面固定安装在支撑连接机构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的底端与升降组件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滚压组件的顶端与升降组件的底端相连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包括对接块、支撑龙骨架、安装盒以及数据引导槽,所述对接块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支撑龙骨架底端的两侧,所述安装盒表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龙骨架的前端,所述数据引导槽开设在支撑龙骨架的内部。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传动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表面的两侧均与第二齿轮的内壁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均与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对的一侧均与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花键连接。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液压伸缩杆、限位柱和伸缩柱,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限位柱的内部,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与伸缩柱的顶面相连接,且液压伸缩杆设置有两个,所述滚压组件包括滚压桶和连接杆,所述滚压桶的内壁与连接杆的表面相连接,且连接杆的两端延伸至伸缩柱的内部。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伸缩柱的表面开设有两条卡齿槽,两条所述卡齿槽的表面均与齿轮柱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齿轮柱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块,且卡齿槽的槽底开设有适配限位滑块的滑槽。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履带移动设备的表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通过电源线与数据引导槽内部的电源线线性连接,所述控制箱的内部通过数据线线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履带移动设备的控制室内。

9、该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系统,所述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获得;

10、所述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系统包括扫平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传输模块、控制模块、调节模块、显示模块以及移动模块,所述扫平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传输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调节模块与传输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显示模块通信连接;

11、所述扫平模块对应设备中的激光扫平装置,将扫平模块设置在滚压桶的前后两侧,对雪跑道道面进行障碍物扫平,检测雪跑道道面上的不平整处,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

12、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应设备中的数据控制终端,用于对扫平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校验,对不平整道面检测出的数据输送至传输模块;

13、所述传输模块对应设备中的支撑连接机构,用于将处理的数据快速传递到控制模块;

14、所述调节模块对应设备中的调节机构,用于对滚压桶压实的角度进行调节控制,并连接传输模块;

15、所述控制模块对应设备中的控制箱,用于对调节模块和扫平模块进行控制,并将数据输送至显示模块;

16、所述显示模块对应设备中的显示屏,用于构建曲线展示图,将软硬数据填写到曲线展示图上,以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

17、所述移动模块对应设备中的履带移动设备,用于带动扫平模块和调节模块进行移动,对雪道道面前方进行扫平和压实。

18、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9、步骤一、使用人通过使用移动模块,使履带移动设备进行移动,从而让扫平模块在进行移动的同时对雪道道面进行扫描,并将位于滚压桶前后两侧的道面信息进行感应和记录,并将感应的数据输送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快速处理;

20、步骤二、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将扫平模块的数据进行分析,将雪道道面的数据分成未压实数据和已压实数据,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快速的方位分析,然后将数据输送到传输模块;

21、步骤三、传输模块将数据处理模块输送的数据和调节模块输送的控制节点数据同时输送到控制模块的内部,使控制模块对调节模块的数据节点进行感应并进行回馈,调节模块进行工作,并将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输送至显示模块,使数据在显示模块内部构建曲线图,以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和操作。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3、本专利技术通过激光传感器和数据控制终端的设置,可以对雪道道面进行快速的扫描和分析,并将数据通过数据控制终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对雪道道面的信息进行快速搜集的效果,再通过平衡机构的设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对安装连接柱的高度一定的升降,从而带动激光传感器进行高度上的调整并远离滚压桶,使其可以对道面积雪的厚度进行校准,再通过控制第二伺服电机来调节安装活动板的角度,进而对激光传感器的倾斜角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使激光传感器在面对不同倾斜坡度的道面时,达到快速匹配的效果,也有效地避免因激光传感器的倾斜出现道面数据采集不准确的情况。

24、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第三伺服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转动,进而使导向杆和限位柱进行一定角度上的调节,从而达到在面对的不同倾斜度的道面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压实组件角度进行微调的效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包括履带移动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移动设备(1)的前端设置有压实装置(2),所述压实装置(2)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激光扫平装置(3),所述激光扫平装置(3)包括安装平衡机构(31)和激光扫平组件(32),所述安装平衡机构(31)表面的两侧均与激光扫平组件(32)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平衡机构(31)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11)、第二伺服电机(312)、齿轮柱(313)、安装连接柱(314)、驱动杆(315)以及安装活动板(316),所述安装连接柱(31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适配第一伺服电机(311)和第二伺服电机(312)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11)的输出端与齿轮柱(313)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2)的输出端与驱动杆(31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活动板(316)的两端均与驱动杆(315)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激光扫平组件(32)包括激光传感器(321)和数据控制终端(322),所述数据控制终端(322)的两端均通过电源线与激光传感器(321)的内部线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装置(2)包括支撑连接机构(21)、调节机构(22)、升降组件(23)以及滚压组件(24),所述调节机构(22)的表面固定安装在支撑连接机构(21)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22)的底端与升降组件(2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滚压组件(24)的顶端与升降组件(23)的底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机构(21)包括对接块(212)、支撑龙骨架(213)、安装盒(214)以及数据引导槽(215),所述对接块(21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支撑龙骨架(213)底端的两侧,所述安装盒(214)表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龙骨架(213)的前端,所述数据引导槽(215)开设在支撑龙骨架(2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2)包括第三伺服电机(221)、传动杆(222)、第一齿轮(223)、第二齿轮(224)以及导向杆(225),所述导向杆(225)表面的两侧均与第二齿轮(224)的内壁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224)的表面均与第一齿轮(223)的表面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223)相对的一侧均与传动杆(2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222)的另一端与第三伺服电机(221)的输出端花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3)包括液压伸缩杆(231)、限位柱(232)和伸缩柱(233),所述液压伸缩杆(231)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限位柱(232)的内部,所述液压伸缩杆(231)的底端与伸缩柱(233)的顶面相连接,且液压伸缩杆(231)设置有两个,所述滚压组件(24)包括滚压桶(241)和连接杆(242),所述滚压桶(241)的内壁与连接杆(242)的表面相连接,且连接杆(242)的两端延伸至伸缩柱(23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233)的表面开设有两条卡齿槽,两条所述卡齿槽的表面均与齿轮柱(313)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齿轮柱(31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块,且卡齿槽的槽底开设有适配限位滑块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移动设备(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箱(11),所述控制箱(11)的内部通过电源线与数据引导槽(215)内部的电源线线性连接,所述控制箱(11)的内部通过数据线线性连接有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固定安装在履带移动设备(1)的控制室内。

8.一种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获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包括履带移动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移动设备(1)的前端设置有压实装置(2),所述压实装置(2)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激光扫平装置(3),所述激光扫平装置(3)包括安装平衡机构(31)和激光扫平组件(32),所述安装平衡机构(31)表面的两侧均与激光扫平组件(32)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平衡机构(31)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11)、第二伺服电机(312)、齿轮柱(313)、安装连接柱(314)、驱动杆(315)以及安装活动板(316),所述安装连接柱(31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适配第一伺服电机(311)和第二伺服电机(312)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11)的输出端与齿轮柱(313)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2)的输出端与驱动杆(31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活动板(316)的两端均与驱动杆(315)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激光扫平组件(32)包括激光传感器(321)和数据控制终端(322),所述数据控制终端(322)的两端均通过电源线与激光传感器(321)的内部线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装置(2)包括支撑连接机构(21)、调节机构(22)、升降组件(23)以及滚压组件(24),所述调节机构(22)的表面固定安装在支撑连接机构(21)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22)的底端与升降组件(2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滚压组件(24)的顶端与升降组件(23)的底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机构(21)包括对接块(212)、支撑龙骨架(213)、安装盒(214)以及数据引导槽(215),所述对接块(21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支撑龙骨架(213)底端的两侧,所述安装盒(214)表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龙骨架(213)的前端,所述数据引导槽(215)开设在支撑龙骨架(2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扫平的压实雪跑道道面平整度控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李田波谢晋德张盼盼权磊李立辉何哲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