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回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9722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回转台,包括:底座;回转台,通过一回转支撑能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回转支撑由一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台,能上下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回转台并能随所述回转台一起转动,所述升价台由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承载锻坯缓冲偏心载荷的承载台,设于所述升降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回转台,能够在出现偏心载荷情况时仍正常工作,并且可保护内部的各个部件使其避免由于偏心载荷的影响而遭到损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造等工艺中的升降、回转装置,特别是一种升降回转台
技术介绍
在锻造的工艺过程中一般都会设有升降、回转装置,设置在快锻机和锻造操作机之间,主要用于是将钢坯调整到适合锻造操作机夹持的状态,并旋转至适当角度配合完成钢坯的夹紧,常见的升降回转装置为升降回转台,凭借其定位准确,结构简洁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大型结构件的锻造领域。请参考图1,为现有升降回转台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升降回转台100主要包括升降台101、回转台102以及底座103,其中底座103固设于基础之上,例如可固设于地基之上,回转台102能转动的设置于底座103上,例如可通过常见的单滚珠或者双滚珠回转支撑106将回转台102和底座103可转动的连接,回转支撑106可由设置于一侧的液压马达驱动,液压马达的驱动齿轮与回转支撑为齿轮啮合传动,如图2所示,回转台102中部设有一回转套筒104;升降台101上部为平台,平台中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导向套筒105,导向套筒105套设于回转套筒104内部并且能随回转套筒104—起转动,使升降台能够随回转台一起转动,例如,导向套筒105和回转套筒104的横截面可设计为正方形,导向套筒105横截面积略小于回转套筒104,这样当回转套筒104转动时,将可带动内部的导向套筒105 — 同转动;升降台101上设置工作平台,用于承载锻坯,导向套筒105内部设有液压缸等升降驱动装置;在升降台底部或者底座上适当位置装设有缓冲弹簧107,用于缓冲装载锻坯时造成的冲击。工作时升降回转台的升降台在底部液压缸作用下上升,可从地下升至地面操作机可夹持的高度之内,锻坯经天车吊放在升降回转台上部的工作台上,回转台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将锻坯调整到操作机钳口夹持的位置,便于操作机的变换锻坯的夹持端。在完成操作机的夹持后,升降回转台在底部液压缸的作用下回到地面以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锻坯经常的会出现不能准确的放置在工作板中心的情况,导致载荷的偏心问题。出现偏心问题时,升降台与回转台安装部分偏心侧摩擦增大,使得整个升降回转台向单侧偏倾,并会对升降驱动的液压缸与升降台连接处造成较大的损坏。另外, 在偏心变形的作用下,升降回转台在旋转时会发生液压马达驱动齿轮与回转支撑装置的齿轮啮合“卡死”现象,请参考图3,影响锻造的效率,甚至有可能造成整个升降回转台无法正常工作,而设置于底部的缓冲弹簧对上述偏心问题不能起到任何缓解作用。鉴于此种情况,本设计人借其多年相关领域的技术经验以及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不断的研发改进,并经实践验证,提出了本技术的升降回转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回转台,能够在出现偏心载荷情况时仍正常工作,并且可保护内部的各个部件使其避免由于偏心载荷的影响而遭到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回转台,包括底座;回转台,通过一回转支撑能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回转支撑由一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台,能上下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回转台并能随所述回转台一起转动,所述升价台由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承载锻坯缓冲偏心载荷的承载台,设于所述升降台上。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承载台包括下支板,设于所述升降台上,所述下支板中部向上设有下安装套,所述下支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导向套;上支板,设于所述下支板上方,所述上支板中部向下设有上安装套,所述上安装套与所述下安装套相套接,所述上支板底面设有一个或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套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向柱对应的套设于所述导向套内;多个缓冲弹簧,竖直的设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之间,所述缓冲弹簧上端连接于所述上支板,下端连接于所述下支板;承载锻坯的工作板, 设置于所述上支板上方。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承载台包括下支板,设于所述升降台上,所述下支板中部向上设有下安装套,所述下支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下支板导向套;上支板,设于所述下支板上方,所述上支板中部向下设有上安装套,所述上安装套与所述下安装套相套接,所述上支板底面设有一个或多个上支板导向套,所述上支板导向套和所述下支板导向套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一个或多个导向柱,设于上下相对的所述上支板导向套和下支板导向套之间,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套接于所述上支板导向套,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套接于所述下支板导向套;多个缓冲弹簧,竖直的设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之间,所述缓冲弹簧上端连接于所述上支板,下端连接于所述下支板,所述多个缓冲弹簧沿一圆周均勻布设,且该圆周靠近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的边缘;承载锻坯的工作板,设置于所述上支板上方。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升降台包括平台;导向套筒,自所述平台中部位置向下竖直延伸设置,所述导向套筒内设置有所述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通过一球面连接轴与所述平台底面相连接。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竖直设置,所述液压缸活塞杆顶端通过所述球面连接轴与所述平台底面相连接。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平台底面竖直向下延伸设置有多个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与所述平台及所述导向套筒侧壁均垂直,且对应所述导向套筒的每一个侧壁均设置有所述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与所述导向套筒侧壁间有一容置所述回转套筒侧壁的间距。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平台底面对应所述导向套筒的每一个侧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肋板,所述间距大于所述回转套筒侧壁厚度3毫米至5毫米。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回转台包括一平台部以及在所述平台部中部位置竖直设置的回转套筒,所述回转套筒中通部截面与所述导向套筒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导向套筒相配合的套设于所述回转套筒内,所述回转套筒内壁与所述导向套筒外壁之间具有一间隙。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回转台包括一平台部以及在所述平台部中部位置竖直设置的回转套筒,所述回转套筒中通部截面与所述导向套筒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导向套筒相配合的套设于所述回转套筒内,所述回转套筒内壁与所述导向套筒外壁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回转套筒侧壁外侧设置有多个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与所述回转台平台部及回转套筒侧壁均垂直,并且与所述回转台平台部及回转套筒侧壁均相连接,所述升降台支撑肋板与所述回转台支撑肋板相互交错设置。上述的升降回转台,其中,所述回转套筒中通部截面与所述导向套筒横截面为相同的方形,所述间隙为1毫米。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升降回转台具有以下的优点及特点1、本技术的升降回转台将缓冲弹簧设置于升降台和工作台之间,这样能够使缓冲弹簧直接削弱偏心载荷对下方各部件的不良影响,使缓冲弹簧的缓冲保护作用发挥到最大。2、本技术的升降回转台在升降驱动液压缸和升降台之间装设球面连接轴,借助球面连接轴自身的特性可在升降台上下运动时自行微调,削弱偏心载荷,使传递到液压缸推杆上的偏心力降低。3、本技术的升降回转台在升降台平台下方竖直延伸设置有支撑肋板,支撑肋板与升降台导向套筒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容置回转套筒侧壁,支撑肋板增加升降台本身的刚性,同时在受到偏心载荷时也能够承担一部分载荷,避免偏心载荷传递到下方部件,造成部件损坏。4、本技术的升降回转台结构简单,仅利用一个液压缸和一套减速电机来实现升降和旋转驱动,控制精度高,设计巧妙,能避免偏心载荷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回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回转台包括:底座;回转台,通过一回转支撑能转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回转支撑由一驱动装置驱动;升降台,能上下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回转台并能随所述回转台一起转动,所述升价台由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承载锻坯缓冲偏心载荷的承载台,设于所述升降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王震林怀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