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涉及一种锻造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防止锻造中模具错模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的突缘类锻件,都是在1600T热模锻压力机而且装有双导柱卧座式模架上锻造的。模架有墩粗,预锻和终锻三工位。锻件均为S4级,锻件模具错模量 ^ 0. 5mm(指半径),可达到或高于国家精密级标准对锻件的错移量要求。在实际生产突缘锻件过程中,其中有些产品有动平衡要求,换言之,锻件模具错模量< 0. 3mm (指半径),锻件本身重^g,这种要求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非常少见。现有的设备,工装精度低,刚性差无法达到这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锻造中模具错模的装置,使其利用现有设备,工装在原模架的模座上重新设计模具,并在模具上增加环型导锁。因此本技术具有双重导向,能够最直接有效地克服锻打过程中的模具错模力,减小锻件错差,提高锻件精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一种防止锻造中模具错模的装置,所述装置由模架和模具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 导拄导套、上垫板、下垫板、顶料杆、左楔紧块、右楔紧块、上模座、下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锻造中模具错模的装置,所述装置由模架和模具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拄导套、上垫板、下垫板、顶料杆、左楔紧块、右楔紧块、上模座、下模座和前锁紧块,所述的模具包括:预锻上模、预锻下模、终锻上模、终锻下模、环形琐扣、对位块、预锻顶杆和终锻顶杆,上述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上模板与下模板分别紧固在机床滑块和机床台面上,上模板与下模板的后面分别设有导柱导套,上模板中设有上垫板,下模板中设有下垫板,上垫板上设有上模座,下垫板上设有下模座,上垫板与上模座、下垫板与下模座分别通过前锁紧块、右楔紧块进行固定锁紧,上模座上并排设置预锻上模、终锻上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燎原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