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6640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应用于橡胶轮胎制造领域。采用在支架上设置有三个缠绕轮,第一缠绕轮和第二缠绕轮相互轴向平行地设置,在这两个缠绕轮的垂向下方、不同轴向方向上设置用于实现钢丝预弯曲的第三缠绕轮。通过使用带角度的缠绕轮,将覆胶后的钢丝由一个平面,引入另一个平面。再经过第三缠绕轮;按此进行缠绕至另一定向缠绕轮,以确保单位内覆胶钢丝充分弯曲,以达到弯曲力度和效果,提高了钢丝圈存放时间和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具体地是在钢丝进行预弯曲过程中, 利用立体预弯曲装置上的角度缠绕轮对钢丝进行角度弯曲以实现对钢丝的空间弯曲,属于橡胶轮胎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橡胶轮胎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对轮胎用钢丝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钢丝圈缠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根排缠式;另一种是单根缠绕式。目前排缠方式仍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多用于斜交轮胎和半钢子午胎的生产。现有国内、外轮胎生产企业所采取的钢丝圈排缠方式,因技术要求相对不高,故排缠设备相对简单。所以设备厂家对钢丝圈排缠设备的预弯曲装置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目前采用的钢丝圈排缠设备简单预弯曲的方法,其缺点是不能有效的对覆胶后的钢丝进行预弯曲,只是简单的进行了预弯曲,预弯曲的程度不足,导致生产出的钢丝圈存放时间较短而出现钢丝圈翘头,对下工序的生产带来不便。严重翘头的钢丝圈不能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3、本技术所述的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有效地改善钢丝特别是覆胶后钢丝的预弯曲效果,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缠绕轮、第二缠绕轮和第三缠绕轮,第一缠绕轮和第二缠绕轮相互轴向平行地设置,在这2个缠绕轮的垂向下方、不同轴向方向上设置用于实现钢丝预弯曲的第三缠绕轮,第三缠绕轮(3)与第一缠绕轮(1)、第二缠绕轮(2)的周长垂向切面相切,其相切的夹角为10-20°。将覆胶后的钢丝由第一缠绕轮进入一个平面,经过第三缠绕轮引入另一个平面, 最后由第二缠绕轮转出,达到弯曲力度和效果,使钢丝圈存放时间延长和质量稳定。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采用立式结构弯曲装置,增大定向缠绕轮的直径,延长单位面积钢丝在缠绕轮上的弯曲时间,避免因弯曲程度不够而导致钢丝圈翘头。另一设计目的是,实现了钢丝特别是覆胶后钢丝的快速有效定型,提高钢丝预弯曲的定型效率和质量。如上所述,本技术一种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改变了现有弯曲装置弯曲定型质量低的问题,解决了钢丝预弯曲力度不够,导致钢丝圈存放时间短和钢丝圈翘头的问题,提高了钢丝的弯曲质量。2、采用两个定向轮和一个角度轮对钢丝实现空间的预弯曲,使得钢丝特别是覆胶后的钢丝得以快速弯曲定型,提高钢丝预弯曲的定型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所述立体式钢丝预弯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缠绕轮1,第二缠绕轮2,第三缠绕轮3,支架4。具体实施方式1、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实现钢丝预弯曲的弯曲装置,应用于轮胎制造领域。 包括有一支架4,在支架4上设置有第一缠绕轮1、第二缠绕轮2和第三缠绕轮3,第一缠绕轮1和第二缠绕轮2相互轴向平行地设置,第一缠绕轮和第二缠绕轮为无角度定向轮,在这 2个缠绕轮的垂向下方、不同轴向方向上设置用于实现钢丝预弯曲的第三缠绕轮3,第三缠绕轮为角度缠绕轮。覆胶后的钢丝进入预弯曲装置后,沿第一缠绕轮1进入通过用于角度缠绕的第三缠绕轮3,第三缠绕轮3按缠绕工艺要求与定向缠绕轮呈一定夹角,夹角度数为15° 25° 之间,钢丝经过第三缠绕轮3后发生形变呈一定角度继续缠绕前进,覆胶钢丝穿过第二缠绕轮2后平稳引出,完成覆胶钢丝的预弯曲。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支架(4),在支架(4)上设置有第一缠绕轮(1)、第二缠绕轮(2)和第三缠绕轮(3),第一缠绕轮(1)和第二缠绕轮(2)相互轴向平行地设置,在这2个缠绕轮的垂向下方、不同轴向方向上设置用于实现钢丝预弯曲的第三缠绕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缠绕轮(3)与第一缠绕轮(1)、第二缠绕轮(2)的周长垂向切面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缠绕轮(3)与第一缠绕轮(1)、第二缠绕轮(2)的周长垂向切面相切的夹角为10-20°。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应用于橡胶轮胎制造领域。采用在支架上设置有三个缠绕轮,第一缠绕轮和第二缠绕轮相互轴向平行地设置,在这两个缠绕轮的垂向下方、不同轴向方向上设置用于实现钢丝预弯曲的第三缠绕轮。通过使用带角度的缠绕轮,将覆胶后的钢丝由一个平面,引入另一个平面。再经过第三缠绕轮;按此进行缠绕至另一定向缠绕轮,以确保单位内覆胶钢丝充分弯曲,以达到弯曲力度和效果,提高了钢丝圈存放时间和质量。文档编号B21F37/00GK202045308SQ20102064220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常彬, 杨旭, 王代华 申请人:赛轮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钢丝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支架(4),在支架(4)上设置有第一缠绕轮(1)、第二缠绕轮(2)和第三缠绕轮(3),第一缠绕轮(1)和第二缠绕轮(2)相互轴向平行地设置,在这2个缠绕轮的垂向下方、不同轴向方向上设置用于实现钢丝预弯曲的第三缠绕轮(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彬王代华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