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556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广范围地向洗涤物注水、有效地利用水且可提高洗涤性能的洗衣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中,供水装置的供水盒具备:接受来自供水阀的水的接水部,和设置在低于该接水部的位置并储存来自接水部的水的储存部。在形成储存部的壁面中的、从上方面向旋转槽内的侧壁面,设有向旋转槽内供给储存部内的水的注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能够广范围地向洗涤物注水的供水装置的洗衣机
技术介绍
以往,在洗衣机中,在收纳旋转槽的水槽的上方具备包括供水阀、供水盒以及供水管等的供水装置,并且使水从该供水装置的供水管向旋转槽内部落下而进行注水。因此,只有位于上述供水装置的供水管正下方的洗涤物直接浸水,被注水的范围受到限制,从而无法广范围地向洗涤物注水,只有其中一部分洗涤物直接被水浸透,由此水逐渐浸透到周围的洗涤物。因此,洗涤物的浸水较慢,无法有效利用水,并且难以对洗涤性能的提高做出贡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467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广范围地向洗涤物注水、能够有效利用水且可提高洗涤性能的洗衣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具备洗衣机本体,在上面部具有洗涤物出入口 ;水槽,被弹性支承在上述洗衣机本体内;旋转槽,可旋转地配设在上述水槽内;以及供水装置,配设在上述洗衣机本体的上部,向上述旋转槽内供水;其中,上述供水装置具备与供水源连接的供水阀和储存来自该供水阀的水的供水盒,上述供水盒具备接受来自上述供水阀的水的接水部,和设置在低于该接水部的位置且储存来自上述接水部的水的储存部;在形成上述储存部的壁面中的、从上方面向上述旋转槽内的侧壁面,设有向上述旋转槽内供给上述储存部内的水的注水孔。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从供水装置广范围地向洗涤物注水,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洗涤物的浸水较快、能够有效利用水且对提高洗涤性能做出贡献的洗衣机。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中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3沿A-A线剖切而表示的纵剖侧视图;图2是洗衣机的纵剖侧视图;图3是卸下水路盖的状态的供水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从前方的斜上方观察供水盒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从后方的斜上方观察供水盒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供水盒的俯视图;图7是供水盒的正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的图。附图标记31:洗衣机本体;4 水槽;3a:开口(洗涤物出入口);5 旋转槽; 22 供水阀; 36 接水部; 37a 开口部;21 供水装置;24:供水盒;37 储水部; 38 洗涤助剂储存部;41a:左侧前面壁部(侧壁面);41b 右侧前面壁部(侧壁面);43a 左侧第一注水孔(注水孔);43b 左侧第二注水孔(注水孔);43c 左侧第三注水孔(注水孔);44a 右侧第一注水孔(注水孔);44b 右侧第二注水孔(注水孔);44c 右侧第三注水孔(注水孔);49 整流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2示出立式洗衣机的整体结构。并且,在图2中将左侧设为洗衣机的前方。洗衣机本体1的结构是,在构成洗衣机外廓的外壳2的上面开口部安装有顶盖3,在顶盖3的上面部设置有作为洗涤物出入口的开口 3a。在外壳2内设置有水槽4。水槽4形成为上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中心轴指向上下方向,并通过未图示的弹性支承机构吊着被弹性支承。在水槽4上,以水槽4的中心轴为中心可旋转地设有成为洗涤兼脱水槽的旋转槽 5。旋转槽5形成为在内部可收纳洗涤物且上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中心轴指向上下方向。 在旋转槽5的内壁面设有多个脱水孔fe。在旋转槽5的内壁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循环水路6。构成循环水路6主体部的盖部件7,由合成树脂形成为上下方向较长的形状,被安装在旋转槽5的内侧壁面上。在盖部件7的上部设有洗涤剂投入口 8,并设置有开闭该洗涤剂投入口 8的投入盖 9。盖部件7的下端部形成开口,设置有流出口 10。在盖部件7的内部收纳有未图示的线屑过滤器,在该线屑过滤器的左右两侧设有连通洗涤剂投入口 10和流出口 10的未图示的洗涤剂导引通道。投入到洗涤剂投入口 8中的洗涤剂,通过上述洗涤剂导引通道从流出口 10到达旋转槽5的底部。在旋转槽5的上端部设有液体封入式的平衡环11。平衡环11用于维持旋转槽5 旋转时的平衡。在旋转槽5的内侧底部可旋转地设置有波轮12,在水槽4的外侧底面设有马达13以及离合器机构部14。马达13是对旋转槽5以及波轮12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源,经由离合器机构部14 同旋转槽5以及波轮12连接。离合器机构部14是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00-279692号公报上的公知结构,具有切换马达13的驱动力使其传递至旋转槽5和波轮12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机构。在水槽4的底部连接有导出管15,该导出管15用于排出储存在水槽4中的洗涤水。在该导出管15上经由排水阀16连接着排水管17。排水管17的端部被导出到洗衣机本体1的外部,通过打开排水阀16,水槽4内的洗涤水被排出。4在顶盖3的上面中央部设有盖体19。通过盖体19折叠,洗衣机本体1的开口 3a 被开放。在水槽4的上端部设有覆盖水槽4的上部内周缘的水槽盖20。在该水槽盖20上设有与旋转槽5的开口部恥对应的开口部20a。在顶盖3的前面部的外侧设有操作面板43,在顶盖3的前面部的内部设有控制装置44。控制装置44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可输入来自为检测水槽4内的水位而设置的水位传感器(未图示)的水位检测信号、来自设置在操作面板43上的操作部(未图示)的操作信号、来自为检测马达13的转数而设置的旋转传感器(未图示)的转数检测信号等。在顶盖3内的后部设有供水装置21。供水装置21是向旋转槽5内供给由自来水管等供水源供给的水的装置,具备供水阀22、水路盒23 (示于图1、图幻以及供水盒M等。如图1、图3等所示,供水装置21在其上部具备水路盒23以及供水阀22,在其下部设有收纳供水盒M的供水盒收纳部21a,供水盒M相对于供水盒收纳部21a能够向前后拉出或推入,并且可装卸地被收纳。如图1以及图3所示,水路盒23在内部设有第一水路25以及第二水路26。水路盒23具备底壁27、在该底壁27的外周缘上直立设置的外周壁观、在内部直立设置的隔壁 29以及水路盖30,该水路盖30覆盖水路盒23的上端部且与外周壁28以及隔壁四的上端部液密性地接合。隔壁四分隔水路盒23内的空间,形成上述第一水路25以及第二水路26。第一水路25位于水路盒23内,由外周壁28的右侧壁部^a以及前侧壁部28b和隔壁四隔开,并且包括位于供水阀22前方的第一水路部2 和与该第一水路部25a的左侧连通的第二水路部25b。在第二水路部25b的底壁设有多个落水孔31。第二水路沈位于水路盒23内,包括第三水路部26a和第四水路部^b,该第三水路部26a形成在外周壁28的后侧壁部28c和隔壁四之间,该第四水路部^b同该第三水路部^a的左侧连通且形成在外周壁28的前侧壁部28b和后侧壁部28c之间。在第四水路部^b的底壁,设有多个(例如3个)落水孔32。供水装置21例如具备双联式的供水阀22,该供水阀22具有第一供水阀22a、第二供水阀22b、以及用于向第一供水阀22a以及第二供水阀22b供水的供水连接口 22c。在水路盒23的后侧壁部^c,在与第一供水阀2 的排出口 33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入水口 23a,排出口 33和第一水路25经由该第一入水口 23a连通。同样,在与第二供水阀22b的排出口 35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入水口 23b,排出口 35和第二水路洸经由该第二入水口 23b连通。虽然详细内容在后面描述,但第一供水阀2 在洗涤行程以及漂洗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洗衣机本体,在上面部具有洗涤物出入口;水槽,被弹性支承在该洗衣机本体内;旋转槽,可旋转地配设在上述水槽内;以及供水装置,配设在上述洗衣机本体的上部,向上述旋转槽内供水;其中,上述供水装置具备与供水源连接的供水阀和储存来自该供水阀的水的供水盒,上述供水盒具备:接受来自上述供水阀的水的接水部,和设置在低于该接水部的位置且储存来自上述接水部的水的储存部;在形成上述储存部的壁面中的、从上方面向上述旋转槽内的侧壁面,设有向上述旋转槽内供给上述储存部内的水的注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臼井良典远藤裕士山村翔悟浅沼胜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