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排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3054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排绳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为解决风电机组专用回转吊车使用中多层缠绕乱绳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排绳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起升机构下端,包括护套筒体、护套内芯、护套上法兰片、护套下法兰片及塑包钢丝绳;所述护套内芯安装于护套筒体内部,所述护套内芯上端与所述护套上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内芯下端与护套下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上法兰片及护套下法兰片上均设有开槽,所述塑包钢丝绳从所述开槽处通过;所述塑包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排绳装置的护套下法兰片,一端连接起升机构。通过操作手在起升时使用安装在起升机构下方的所述排绳装置,将钢丝绳加以适当引导,以解决多层缠绕出现的乱绳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排绳装置
技术介绍
本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的轴承转动、刹车系统、齿轮箱、发电机及各液压装置, 在运行一阶段后,均需进行保养及维护,保养及维护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均需运抵机舱内。兆 瓦级以下风电机组,由于其自身结构紧凑,且机组高度相对较低,所以一般不配备检修吊 车,靠人工将保养及维护所需的材料及工具运抵机舱内部。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一般机组 高度相对较高,各部件尺寸均较大,保养及维护所需材料靠人工已无法运抵机舱内。因此, 一般兆瓦级风电机组均配备有检修吊车,但如此高的起升高度,起升钢丝绳如采用单层缠 绕卷筒将设计的十分庞大,如采用多层缠绕,则多层缠绕中造成的乱绳现象不可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操作手用其适当引导便能解决多层缠绕乱绳 问题的装置,特别适合在风电机组专用回转吊车上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排绳装置,应用于风电机组专用的 回转检修吊车,所述装置安装在起升机构下端,所述装置包括护套筒体、护套内芯、护套上 法兰片、护套下法兰片及塑包钢丝绳;所述护套内芯安装于护套筒体内部,所述护套内芯上端与所述护套上法兰片连 接,所述护套内芯下端与护套下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上法兰片及护套下法兰片上均设有开槽,所述塑包钢丝绳从所述开槽处 通过;所述塑包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排绳装置的护套下法兰片,一端连接起升机构。所述护套筒体及护套内芯均包括定位槽以及两个轴向左右对称的半片。所述护套筒体及护套内芯通过定位槽进行固定。所述护套上法兰片及所述护套下法兰片均为两片式结构。所述护套筒体以及护套内芯各自的两个半片对合后可由螺栓紧固卡入所述护套 上法兰片及护套下法兰片。所述护套筒体、护套内芯、护套上法兰片以及护套下法兰片组成的组件可从所述 塑包钢丝绳的任何位置卡入。通过操作手在起升时使用安装在起升机构下方的所述排绳装置,将钢丝绳加以适 当引导,以解决多层缠绕出现的乱绳问题。所述手动排绳装置的所有部件采用分片式结构, 可从钢丝绳的任何部位卡入,无需从头穿入,所以适合现场拆装更换。所述手动排绳装置与 起升机构间通过塑包钢丝绳连接,在限位开关失灵时,能替代限位开关起到限位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手动排绳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手动排绳装置中的护套筒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手动排绳装置中的护套内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手动排绳装置中的护套法兰片结构示意图;其中,1 护套筒体;2 护套内芯;3 护套上法兰片;4 护套下法兰片;5 塑包钢丝绳;6 起升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 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具体描述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手动排绳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安装在起升机构6下端,所述装置包括护套筒体1、护套内芯 2、护套上法兰片3、护套下法兰片4及塑包钢丝绳5 ;通过操作手在起升时使用本装置将钢 丝绳加以适当引导,解决多层缠绕出现的乱绳问题。所述护套内芯2安装于护套筒体1内部,所述护套内芯2上端与所述护套上法兰 片3连接,所述护套内芯2下端与护套下法兰片4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护套上法兰片3及护套下法兰片4上均设有开槽,所述塑包钢丝 绳5从所述开槽处通过;所述塑包钢丝绳5 —端连接所述排绳装置的护套下法兰片4,一端连接起升机构 6。所述手动排绳装置与起升机构6间通过塑包钢丝绳5连接,在限位开关失灵时,能替代 限位开关起到限位保护作用。所述护套筒体1及护套内芯2均包括定位槽以及两个轴向左右对称的半片。所述护套筒体1及护套内芯2通过定位槽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护套筒体为分片式结构,内部有定位槽A ;如图3所示,所述护套 内芯为分片式结构,设有对应于护套筒体定位槽A的定位槽B,所述定位槽A及B相互可以 固定套连,所述护套筒体1及护套内芯2通过定位槽A及B进行固定。所述护套上法兰片3及所述护套下法兰片4均为两片式结构。所述护套筒体1以及护套内芯2各自的两个半片对合后可由螺栓紧固卡入所述护 套上法兰片3及护套下法兰片4。所述护套筒体1、护套内芯2、护套上法兰片3以及护套下法兰片4组成的组件可 从所述塑包钢丝绳5的任何位置卡入,所有部件采用分片式结构,无需从头穿入,所以适合 现场拆装更换。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 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手动排绳装置,应用于风电机组专用的回转检修吊车,所述装置安装在起升机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护套筒体、护套内芯、护套上法兰片、护套下法兰片及塑包钢丝绳;所述护套内芯安装于护套筒体内部,所述护套内芯上端与所述护套上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内芯下端与护套下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上法兰片及护套下法兰片上均设有开槽,所述塑包钢丝绳从所述开槽处通过;所述塑包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排绳装置的护套下法兰片,一端连接起升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排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筒体及护套内芯均包括 定位槽以及两个轴向左右对称的半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排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筒体及护套内芯通过定 位槽进行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排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上法兰片及所述护套下 法兰片均为两片式结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排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筒体以及护套内芯各自 的两个半片对合后可由螺栓紧固卡入所述护套上法兰片及护套下法兰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排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筒体、护套内芯、护套上 法兰片以及护套下法兰片组成的组件可从所述塑包钢丝绳的任何位置卡入。专利摘要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排绳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机
为解决风电机组专用回转吊车使用中多层缠绕乱绳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动排绳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起升机构下端,包括护套筒体、护套内芯、护套上法兰片、护套下法兰片及塑包钢丝绳;所述护套内芯安装于护套筒体内部,所述护套内芯上端与所述护套上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内芯下端与护套下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上法兰片及护套下法兰片上均设有开槽,所述塑包钢丝绳从所述开槽处通过;所述塑包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排绳装置的护套下法兰片,一端连接起升机构。通过操作手在起升时使用安装在起升机构下方的所述排绳装置,将钢丝绳加以适当引导,以解决多层缠绕出现的乱绳问题。文档编号B66D1/36GK201614249SQ201020046839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奚国防, 蔡尧军, 许磊 申请人:北京中新图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排绳装置,应用于风电机组专用的回转检修吊车,所述装置安装在起升机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护套筒体、护套内芯、护套上法兰片、护套下法兰片及塑包钢丝绳;所述护套内芯安装于护套筒体内部,所述护套内芯上端与所述护套上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内芯下端与护套下法兰片连接;所述护套上法兰片及护套下法兰片上均设有开槽,所述塑包钢丝绳从所述开槽处通过;所述塑包钢丝绳一端连接所述排绳装置的护套下法兰片,一端连接起升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国防许磊蔡尧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新图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