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机柜、计算设备及冷却设备,所述机柜成排布置在所述集装箱内,所述计算设备设置在所述机柜内,所述机柜从其一侧面进风另一侧面出风形成左右风道,所述机柜的左右风道串联,所述机柜串联风道中设置有多个冷却设备,所述集装箱中形成用于维护所述机柜的维护通道,所述机柜的维护面朝向所述维护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柜从其一侧面进风另一侧面出风形成左右风道,机柜的维护面朝向维护通道设置,维护人员不用移动机柜即可进行设备的维护,不必使用特殊的工具将机柜拖出到维护通道后再进行维护,极大提高了维护的方便性,节省了维护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集装箱式集装箱数据中心作为一种低成本,高集成度、高能效,机动灵活,快速部 署的微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逐渐被各大厂商采用。如何解决集装箱数据中心在高密度,小 维护空间要求下的布局难题,不同厂家提出不同的布局或维护解决方案。现有技术的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及分别排列在所述集装箱两侧壁 的两排机柜,所述机柜的维护面与所述集装箱的侧壁垂直。所述集装箱两侧壁即为集装箱 的两个长边,两个短边分别为集装箱前门和集装箱后门。图中实线所示为集装箱前门和集 装箱后门关闭时的状态,虚线为打开是的状态,可供维护人员进入集装箱对设备进行维护。所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包括风扇及气液热交换 器。每一机柜的侧边设置所述冷却设备,即冷却设备与机柜交替排列。所述风扇将经过所 述气液热交换器冷却的气流吹到所述机柜的设备上,并带走机柜的设备周围热量。所述排 列在集装箱侧壁的两排机柜及在其间交替排列的冷却设备分别形成一条风道。在所述集装 箱前门和集装箱后门与末端机柜之间分别设置隔墙而形成前门隔仓和后门隔仓,其中后门 隔仓用于放置开关柜。在集装箱的后门处,两排机柜的末端之间用一个内门进行连接,所述 内门与集装箱后门的隔墙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所述前门隔仓、所述封闭腔与所述两排机 柜及冷却设备将分布在所述集装箱两侧的风道连接成一个封闭的风道环路。所述两排机柜的一个侧边与集装箱侧壁紧靠,另外一侧之间形成一个中间过道, 可用维护小车将设备拉出到过道上维护。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机柜侧 置,设备维护面在内部隐藏,无法看到设备运行状态指示,在日常维护检查都需要拖动机 柜,维护时需专用工具例如拖车拖出机柜到过道上才能进行维护,使得维护比较费时费力, 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可以不用移动机柜即可实现对集装箱 式数据中心中机柜的维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机柜、计算设备及冷却设 备,所述机柜成排布置在所述集装箱内,所述计算设备设置在所述机柜内,所述机柜从其一 侧面进风另一侧面出风形成左右风道,所述机柜的左右风道串联,所述机柜串联风道中设 置有多个冷却设备,所述集装箱中形成用于维护所述机柜的维护通道,所述机柜的维护面 朝向所述维护通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柜从其一侧面进风另一侧面出风形成左右风道,机柜的维 护面朝向维护通道设置,维护人员不用移动机柜即可进行设备的维护,不必使用特殊的工具将机柜拖出到 维护通道后再进行维护,极大提高了维护的方便性,节省了维护时间和成 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去掉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中机柜与冷却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风流进出机柜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 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 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机柜、 计算设备及冷却设备,所述机柜成排布置在所述集装箱内,所述计算设备设置在所述机柜 内,所述机柜从其一侧面进风另一侧面出风形成左右风道,所述机柜的左右风道串联,所述 机柜串联风道中设置有多个冷却设备,所述集装箱中形成用于维护所述机柜的维护通道, 所述机柜的维护面朝向所述维护通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的侧壁为集装箱的长边。所述机柜可以呈一排设置 在集装箱中间,也可以呈两排面对面沿集装箱侧壁排列或者背靠背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中 间。当面对面设置时,每排机柜分别靠近所述集装箱的侧壁,所述两排机柜的维护面之间 形成维护通道;当背靠背设置时,所述两排机柜背靠背设置于所述集装箱的中间,每排机柜 的维护面朝向所述集装箱侧壁,所述两排机柜的维护面与所述集装箱侧壁之间形成维护通 道。请参考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与去掉顶盖的结构示意图,所述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包括集装箱及靠近所述集装箱两侧壁11面对面设置的两排机柜12,所 述两排机柜的维护面与所述集装箱两侧壁11平行,所述两排机柜的维护面在所述集装箱 中形成维护通道16。请一并参考图3,所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柜12中的冷却设备 13,所述冷却设备13包括风扇及气液热交换器。所述机柜12从其一侧面进风另一侧面出 风形成左右风道,所述机柜12的左右风道串联,所述机柜串联风道中设置有多个冷却设备 13。。所述排列在集装箱侧壁的两排机柜12及在其间交替排列的冷却设备13分别形成一 条风道15。所述集装箱还包括连接所述集装箱两侧壁11的两个端门14,即集装箱前门和集装箱后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柜中部分机柜与所述冷却设备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如图 中标号17所示),用于所述机柜进气补充,使当两侧机柜需求风量不一致时提供外部送排 风空间,可以更好的实现送风,给机柜提供充足的风量,实现高效散热。可以理解的是,末端的机柜或冷却设备与集装箱端门14之间间隔一定空间,用做 末端机柜及冷却设备的进风或排风空间。所述两排机柜12中上一机柜的出风口面向下一机柜的入风口,冷却设备13在机 柜间制冷机柜排出的热空气,使下一机柜的入风及整个集装箱内部形成冷空气空间。请一并参考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中一个机柜12与一个冷却 设备1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机柜12的维护面122面对维护通道16,所述冷 却设备13设置在所述机柜12的一侧。每个机柜12只有前门,无后门,维护面122均在正 面,不需要在后门进行维护,机柜12两侧无侧壁盖。请一并参考图5,所述机柜12内的设备 与传统的服务器设备维护面进风方式不同,其风道结构为侧进侧出风道,如图中标号15所 示,机柜12内设备接口及维护面122朝向维护通道16。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柜12 中的装设的为横插设备,例如数据中心的计算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横向安装于所述机柜 中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与所述风道的风向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经过所述冷却设备冷却的气流从所述机柜的一侧壁进入,由所述 机柜的另一侧壁排出,机柜的维护面朝向维护通道设置,维护人员不用移动机柜即可进行 设备的维护,不必使用特殊的工具将机柜拖出到维护通道后再进行维护,极大提高了维护 的方便性,节省了维 护时间和成本。另外,由于维护面朝向维护通道设置,机柜中设备的接 口均在正面,也可实现高密度布线的要求。请参考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机柜、计算设备及冷却设备,所述机柜成排布置在所述集装箱内,所述计算设备设置在所述机柜内,所述机柜从其一侧面进风另一侧面出风形成左右风道,所述机柜的左右风道串联,所述机柜串联风道中设置有多个冷却设备,所述集装箱中形成用于维护所述机柜的维护通道,所述机柜的维护面朝向所述维护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钧,庄振宇,胡航空,彭永辉,郝明亮,王冬立,韦娜,张铁胜,柯有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