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轮导风板及导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1770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前轮导风板分为导流部分和安装部分两部分。导流部分是主体,其形状为横向呈弧形的弧形板式,在导流部分的顶部连接有安装部分,安装部分上设置有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连接的安装孔。弧形板式的导流部分又采用的是左右非对称结构,其靠车外侧那一半的横向弯折弧度要大于靠车内侧那一半的横向弯折弧度。所述导风板通过顶部的安装部分安装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的底部,其竖向与地面垂直或下部略向后倾,横向朝轮胎方向弯折。导风板的靠向车外侧的轮廓在前轮轮罩的外轮廓以内,或与前轮轮罩的外轮廓齐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减小车辆的风阻系数,进而达到降低油耗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的导风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汽车行驶的空气阻力,降低油耗,现有的汽车除了在对汽车的外型设计 上充分考虑对空气的有效导流外,还在车上设计了许多具有局部导流作用的部件。如在一 些高级轿车和跑车上,在车的前轮前部设计了导风板,起到对车轮前部气流的导流作用,使 车轮前部气流不直接吹向车轮,减小车轮的行驶阻力。 而现在已使用的导风板,多数采用的是平板结构,这样虽然结构简单,可以有一定 的降低风阻的作用,但效果十分有限。而且如果在导风板的长度和宽度设计不得当时,还可 能会给车辆底部造成更大的空气阻力。 因此平板式的导风板并不具备理想的导风降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前轮导风板及导风结构,通 过对导风板结构的改进,目的在于有效减小车辆的风阻系数,进而达到降低油耗等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前轮导风板分为导流部分和安装部分两部分。导流部分是主 体,其形状为横向呈弧形的弧形板式,在导流部分的顶部连接有安装部分,安装部分上设置 有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连接的安装孔。 弧形板式的导流部分又采用的是左右非对称结构,其靠车外侧那一半的横向弯折 弧度要大于靠车内侧那一半的横向弯折弧度。 所述安装部分为与导流部分一体形成的具有安装孔的安装耳,或为与导流部分一 体形成的具有安装孔的安装边。 利用上述导风板结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汽车前轮导风结构,所述结构是在 汽车前轮前方的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底部安装上述结构的导风板。导风板通过顶部的 安装部分安装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的底部,其竖向与地面垂直或下部略向后倾,横 向朝轮胎方向弯折。 所述导风板的靠向车外侧的轮廓在前轮轮罩的外轮廓以内,或与前轮轮罩的外轮 廓齐平。 采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导风板形成的导流结构,比目前大多数车型上所用的平板型导 流结构效果要好,其原因在于 1.平板型的阻风板是正对着正常行驶时的来风方向的,其整个平面都几乎垂直于 来风方向,虽然阻挡了气流直接吹向车轮,但其本身也造成了一定的空气阻力。而采用本结 构的弧形导风板,其正对来风方向的只有最前部的弧性顶部分,两侧的弧面则对风进行导 向,使风向轮胎两侧分散,前方来风先吹向弧形顶部的圆滑处,然后使气流向两边分流离开并流向车轮两侧,这样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风阻,风阻系数比平板型的阻风板要小得多。 2.本结构能使气流更顺畅的绕过车轮,很少会在其后面造成新的气流紊流,车轮 能够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在弧形板后面的低压区内减少与正面气流的直接冲撞。而采用平 板型的阻风结构,会在其后面形成紊流,导致通过车轮的气流变得不是很稳定,影响车辆行 驶的稳定性。 可见,本结构能是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原本直接吹向前轮的气流绕开,使前部吹 来的气流不会与轮窝处产生的车轮绕流直接冲撞,从而达到了减小车辆整体空气阻力的目 的,进而达到降低油耗等效果。 实验表明,在汽车上使用本导流结构后,车辆的风阻系数会下降2% 3%左右。 附图说明 图1 :是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导风板的平面视图; 图3 :是导风结构在车上的状态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 :导风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导流部分,2、安装部分,3、安装孔,4、导风板,5,前保险杠,6、前轮,7、前轮 轮罩,8、螺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 参见图1和图2,导风板通常是采用塑料制成,由导流部分1和安装部分2组成。 导流部分1是主体部分,占有导风板的大部分面积,其横向呈弧形结构,高度为 10mm到60mm。 导流部分1的弧形结构并非左右对称,其靠车辆外侧部分A(即安装后距车辆中心 平面较远的一侧)的弯折弧度比靠车辆内侧部分B(即距车辆中心平面较近的一侧)的弧 度要大,这种不对称结构的作用是引导导流部分1外侧的气流尽量吹向车轮外侧面而不会 使该部分气流直接与轮胎发生碰撞产生气动阻力,并使流过导流部分1内侧的气流直接吹 向车辆后部以使内侧气流吹向前制动盘、发动机等需要冷却的部件。 安装部分2在导流部分1上端,与导流部分1 一体成型,可以是均匀分布安装耳的 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如图所示的一条翻折边的形式,在上面均匀分布着多个安装孔3。 参见图3、图4和图5,弧形的导风板4是安装在车辆前轮6的前方,如图所示,可 以是在前保险杠5的下缘,根据情况也可以是在车辆前悬部分的底部。 导风板4左右各一件,左右件的安装位置和形状都相对于车辆中心平面对称。固 定方法是采用三颗Q2714213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8穿过安装部分2上的安装孔3,固定在车辆的前保险杠&底部、左右前轮的前方,其竖向与地面垂直或下部略向后倾,横向朝轮胎 方向弯折。安装时,要求导风板4的靠向车外侧的轮廓在前轮轮罩7的外轮廓以内,或至少 与前轮轮罩7的外轮廓齐平,以防止导风板与车轮或车上的其它部位产生干涉,并便于保 持车辆的外观一致性。权利要求一种汽车前轮导风板,其分为导流部分(1)和安装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分(1)为主体,其横向呈弧形,在导流部分(1)的顶部连接安装部分(2),安装部分(2)上设置有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连接的安装孔(3)。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前轮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分(1)为左右非 对称结构,靠车外侧一半的横向弯折弧度大于靠车内侧一半的横向弯折弧度。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轮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分(2)为与导流部分(1) 一体形成的具有安装孔(3)的安装耳,或为与导流部分(1) 一体形成的具有 安装孔(3)的安装边。4. 一种汽车前轮导风结构,所述结构是在汽车前轮前方的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底部安装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主体为横向呈弧形的导流部分(l),在导流部分(1)的顶部连接有安装部分(2),安装部分(2)上设置有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连接的安装孔(3);所述导风板通过顶部的安装部分安装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的底部,其竖向与地面垂直或下部略向后倾,横向朝轮胎方向弯折。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轮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靠向车外侧的轮廓位于前轮轮罩的外轮廓以内,或与前轮轮罩的外轮廓齐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前轮导风板分为导流部分和安装部分两部分。导流部分是主体,其形状为横向呈弧形的弧形板式,在导流部分的顶部连接有安装部分,安装部分上设置有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连接的安装孔。弧形板式的导流部分又采用的是左右非对称结构,其靠车外侧那一半的横向弯折弧度要大于靠车内侧那一半的横向弯折弧度。所述导风板通过顶部的安装部分安装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的底部,其竖向与地面垂直或下部略向后倾,横向朝轮胎方向弯折。导风板的靠向车外侧的轮廓在前轮轮罩的外轮廓以内,或与前轮轮罩的外轮廓齐平。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减小车辆的风阻系数,进而达到降低油耗等效果。文档编号B62D25/16GK101734292SQ20101004200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4日专利技术者林云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轮导风板,其分为导流部分(1)和安装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分(1)为主体,其横向呈弧形,在导流部分(1)的顶部连接安装部分(2),安装部分(2)上设置有与前保险杠或车辆前悬部分连接的安装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