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烃油中有机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8247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除烃油中有机氯的方法,将破乳剂、碱性化合物、相转移剂、注水和烃油混合,在热和/或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油水分离,有机氯化物被转化成无机氯化物,随水相排除,达到脱氯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适用于含有机氯的常规原油、重质原油和馏分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原油中的氯化物可分为无机氯化物和有机氯化物,这两种形式的氯化物在原油加 工过程中均可造成催化剂中毒和设备腐蚀。无机氯化物主要有氯化钠、氯化镁一类无机氯盐,原油中的无机氯盐可以在原油 电脱盐阶段脱除,即通过注入低含盐新鲜水和原油混合,在破乳剂、热和电场的作用下,使 油水分离,易溶于水的无机盐进入水相,达到脱盐的目的。另外人们也发现原油中存在部分有机形式的氯化物,原油中的有机氯化物不是天 然存在的,而是来源于采油过程中加入的化学助剂。油田特别是进入开发后期的老油田,通 过加入化学助剂来提高采收率,其中含氯的化学助剂包括含三氯乙烷等氯代烃的清蜡剂、 甲基氯硅烷堵水剂、盐酸-氟化铵酸化剂、氯化亚铜缓蚀剂、季铵-氯化铵复合粘土稳定剂, 这些药剂或者因为本身的油溶性,或者因为与原油中的组分作用,而残留在原油中。据文献 报道,国内一些原油中有机氯含量呈上升趋势,如鲁宁管输油有机氯含量20ppm,胜利胜 坨原油有机氯含量27ppm,中原管输原油有机氯含量480ppm。原油中的有机氯化物部分在常压塔中水解为HC1,造成塔顶氯离子含量增加,腐 蚀加重,另外部分有机氯化物进入馏分油中,造成催化剂中毒和腐蚀加剧,如进入石脑油馏 分,在重整预加氢的高温、高压、临氢状态下,有机氯化物转化为HC1,造成设备腐蚀,甚至出 现漏油事故。现有的电脱盐工艺对原油中有机氯的脱除率非常低,甚至完全无法脱除。目前脱 除有机氯的方法主要有催化加氢,电化学脱氯和生物脱氯,后两种方法主要针对水中的有 机氯化物。催化加氢的方法即是在催化剂的表面,氢和有机氯化物生成HCl和相应的烃,再 采用固体的碱性化合物(脱氯剂)吸收生成的HC 1,有较多的专利文献报道此类脱氯剂, 如CN1800310A,CN1095388。虽然催化加氢的方法可以彻底脱除有机氯化合物,但其成本较 高,而且更适用于馏分油的预处理,需要增加相应的加氢装置和脱氯装置。利用电脱盐的手段脱除原油中的有机氯化物,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方法通过在原油电脱盐阶段使用 碱性化合物和相转移剂,可以有效地脱除烃油中的有机氯化物。,将破乳剂、碱性化合物、相转移剂、注水和烃油混 合,在热和/或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油水分离;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易溶于水的有机胺类化 合物和/或无机碱化合物。有机胺类化合物优选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乙二胺、甲胺、乙胺、丙胺、二 甲胺、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碱化合物优选为碱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烷氧化物,碱土金属的 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烷氧化物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Na20、NaOH, Na2CO3^ NaHCO3> NaOCH3> K2O, KOH、K2CO3> KHCO3> KOCH3 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以烃油的重量为基准,碱性化合物的用量为50-10000 μ g/g,优选为100-1000 μ g/g°相转移剂优选为季铵盐类化合物、季膦盐类化合物和冠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 选为苄基三乙基氢氧化铵、四正丁基氢氧化铵、四正丁基硫酸氢铵、四正戊基氢氧化铵、四 正己基氢氧化铵、三辛基丙基氢氧化铵、壬基三丙基氢氧化铵、癸基三丁基氢氧化铵、癸基 三丙基氢氧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十五烷基三甲基氢 氧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三丁基十六烷基溴化膦、乙基三苯基溴化膦、15-冠-5、 18-冠-6和二苯并18-冠-6中的一种或几种。以烃油的重量为基准,相转移剂的用量为100-1000 μ g/g,优选为50-500 μ g/g。所述破乳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所有适用于烃油破乳脱水的商品剂,包括但不限 于以脂肪醇为起始剂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如SP169 ;乙二胺为起始剂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丙二醇为起始剂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BP系列如BP169,BP199, BP2040, BE 系列,Y-270, N-22064 等;以丙三醇为起始剂的分支型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如GP315 ;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的分支型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如AE系列,AE121, AE6952, AE1910, AE8051, AE7921, AE9901, AE10071, AP 系列,AP221, AP136, AP7041 等;以酚醛树酯,酚胺树酯为起始剂的分支型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如F3111, AR36, AR46, TA1031, ST14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的交联型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如BC01912, P0I2420, SD-903, M-501 等。破乳剂的用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以烃油的重量为基准,一般为 10-200 μ g/g。在实际的操作中,将破乳剂、碱性化合物和相转移剂配成水溶液随注水一起加入 到烃油中,也可以直接加入到烃油中,与烃油充分接触混合,注水量为烃油体积的3-50%, 优选4-20%。混合手段不同,达到充分混合的时间也不同,混合时间一般为0. 5秒-60分 钟。混合温度随烃油密度和粘度变化而变化,密度高,粘度大则混合温度高,一般混合温度 30-200°C,优选 60-150°C。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在炼油厂电脱盐装置上实现,适用于含有机氯的常规原油、重质 原油和馏分油。现有的电脱盐工艺对原油中有机氯的脱除率非常低,甚至完全无法脱除。本专利技术通 过在原油电脱盐阶段使用碱性化合物和相转移剂,可以有效地脱除烃油中的有机氯化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实验采用二氯甲烷模型油,考察水相中有碱和季铵化合物存在条件下,二氯甲烷 的水解情况,即有机氯被羟基取代的情况。季铵化合物为四丁基硫酸氢铵,实验中取IOml 二氯甲烷,将5g氢氧化钠,0. 34g (Immol)四丁基硫酸氢铵溶于5ml水中,在室温下搅拌,分 析水相中的氯离子浓度,计算氯被置换的量,实验结果见表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加相 转移剂,IOOOmin后仅有0. Olmmol Cl水解进入水相,加入Immol相转移剂NBu4HSO4,在室温 下搅拌60min,就有等摩尔量Cl水解进入水相,表明相转移剂的加入大大加速了 CH2Cl2水 解的速度。表 1相转移剂反应时间/min水相中Cl的量/ramol~1 10 01000 0.01 四丁基疏酸氢铵 100. 6权利要求1.,将破乳剂、碱性化合物、相转移剂、注水和烃油混合, 在热和/或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油水分离;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易溶于水的有机胺类化合物 和/或无机碱化合物。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胺类化合物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 乙醇胺、乙二胺、甲胺、乙胺、丙胺、二甲胺、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碱化合物为碱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 物、碳酸盐、烷氧化物,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烷氧化物和氨水中的一种或 几种。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碱化合物为Na20、NaOH,Na2CO3^ NaHCO3> NaOCH3> K2O, KOH、K2CO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除烃油中有机氯的方法,将破乳剂、碱性化合物、相转移剂、注水和烃油混合,在热和/或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油水分离;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易溶于水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和/或无机碱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王征李本高余伟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