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805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型新提供一种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该装置包括三通(1)、变径直通(2)、排气阀(3)、贮排气管(4)和油管(5)。本装置安装在从油剂微量泵到喷油嘴的油管中任一位置,三通(1)水平固定,其中两个接口连接变径直通(2),变径直通(2)再接通油剂管(5),一接口直接连贮排气管(4)后加装排气阀(3),贮排气管(4)竖直放置,在竖直方向上本装置低于喷油嘴。夹带气泡的油剂通过本装置时,可实现油气分离,达到了上油连续性和均匀性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改造加工,成本低廉,保证了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及成品丝质量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所属领域本技术属纺丝卷绕的给湿上油装置,具体涉及油嘴上油管路用装置。技术背景合成纤维纺丝成型后,长丝必须卷绕成具有一定形状和重量的卷装。卷绕工序是 熔融纺丝技术的关键,卷绕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给湿上油装置。给湿上油的目的就 是将乳化剂均勻喷涂在刚冷却成型的丝条上,使其达到一定的含水、含油率、具有集束性、 且柔软光滑,防止毛丝和静电的产生,便于卷绕和后加工。给湿上油装置应按规定的油量连续不断地均勻涂覆在丝条内每根单丝上,以达到 上油的目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油剂生产时,厂家没有除气泡,再加上油剂本身蒸气 压较高,易于挥发,并且油剂泵气密性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下降,油剂管路中会不可控的随 机出现长度不一的气泡。化纤上油管路从贮油壶开始连接油剂泵,然后直接连接喷油嘴,如 果管路中出现气泡,没有任何处理手段,只能任其在管路中游走,最后到达喷油嘴,严重影 响喷油的连续性和均勻性,致使化纤丝上油不均勻,最终影响加工和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依据连通器及密度对物体浮沉影响 原理,本装置由1个三通、2个变径直通、油管、贮排气管及在贮排气管上安装的1个排气阀 组成。三通上连接2个变径直通和1个贮排气管,在贮排气管上再安装排气阀。三通、变 径直通一端和贮排气管的内径相同为a,变径直通另一端和油管的内径相同为b,a是b的 1 10倍。2个变径直通和1个贮排气管与三通的连接组合方式可以是2个变径直通安装 在三通直路两端,而贮排气管安装在旁路一端;也可以是2个变径直通安装在三通直路一 端和旁路一端,贮排气管安装在直路另一端。本装置安装在从油剂泵到喷油嘴的油管中任 一位置,三通水平固定,贮排气管竖直。在竖直方向上三通低于喷油嘴,保证使贮排气管的 上限标线与喷油嘴等高。油剂泵开启送油时,打开排气阀,由于油剂泵是微量计量泵(或称 齿轮泵),扬程不高。在喷油嘴开放的状态下,根据连通器原理,油剂经过三通后,贮排气管 和油管中的液面同时上升到同一高度。油剂从喷油嘴中喷出,由于开放的连通器液面水平 一致,贮排气管中的液面也上升至上限标线处。此时,关闭排气阀,贮排气管中的压力将保 持不变。接着,将喷油嘴与化纤丝接触为化纤丝上油。由于化纤丝有阻碍作用,喷油嘴处的 压力将有所上升,同时贮排气管中的液面也略有上升,保持上限标线处的压强与此时喷油 嘴的压强相等。当有气泡经过三通时,气泡密度比油剂密度低,气泡会沿着竖直的贮排气管 上升至其顶端,而不会继续前进至喷油嘴。气泡内的压强与油管中的压强一致,气泡上升至 顶端时会挤出相同体积的油剂。由此,原本油管中气泡的空间重新被油剂填满,保证了喷油 嘴喷油的连续性和均勻性。本技术与原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可以完全保证从本装置到喷油嘴这一段约30cm长的油路中没有气泡,油剂连 续地均勻地被喷到化纤丝上,成品丝油剂量波动范围减少了 20%。2、实测在油管中有气泡的情况下,3min喷油量为15. Og ;而在无气泡的情况下 Imin的喷油量为5. 0g。初生纤维上油量控制变易,上油均勻,减少了静电及毛丝的产生, 后续加工可顺利进行。3、制造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1、三通2、变径直通3、排气阀4、贮排气管5、油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装置包括一个三通1、两个变径直通2、一 个排气阀3、贮排气管4和油管5。本装置安装在从油剂微量泵到喷油嘴的油管中任一位置, 三通1水平固定,其中两个接口连接变径直通2,变径直通2再接通油剂管5;—接口直接连 贮排气管4后加装排气阀3,贮排气管4竖直放置。在竖直方向上本装置低于喷油嘴,油剂 从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经油管5进出。当油剂中夹带有气泡经过三通1时,气泡会沿着竖直 的贮排气管4上升至其顶端,不会继续前进至喷油嘴。气泡上升至顶端时会挤出相同体积 的油剂。原本油管5中气泡的空间重新被油剂填满,达到了上油连续性和均勻性目的,保证 了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及成品丝质量的稳定性。权利要求1.一种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包括1个三通(1)、2个变径直通( 、一个排气 阀⑶、贮排气管⑷和油管(5),其特征在于三通⑴上连接2个变径直通⑵和1个贮 排气管(4),在贮排气管(4)上安装排气阀(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通(1)、变径 直通( 一端和贮排气管(4)的内径相同为a,变径直通( 另一端和油管( 的内径相同 为b,a是b的1 1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2个变径直通 (2)和1个贮排气管(4)与三通(1)的连接组合方式可以是2个变径直通( 安装在三通 (1)直路两端,而贮排气管(4)安装在旁路一端;也可以是2个变径直通(2)安装在三通(1) 直路一端和旁路一端,贮排气管(4)安装在直路另一端。专利摘要本实用型新提供一种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该装置包括三通(1)、变径直通(2)、排气阀(3)、贮排气管(4)和油管(5)。本装置安装在从油剂微量泵到喷油嘴的油管中任一位置,三通(1)水平固定,其中两个接口连接变径直通(2),变径直通(2)再接通油剂管(5),一接口直接连贮排气管(4)后加装排气阀(3),贮排气管(4)竖直放置,在竖直方向上本装置低于喷油嘴。夹带气泡的油剂通过本装置时,可实现油气分离,达到了上油连续性和均匀性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改造加工,成本低廉,保证了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及成品丝质量的稳定性。文档编号D01D5/096GK201857458SQ20092016556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郑桂花 申请人:许昌瑞贝卡纤维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丝上油管路气体贮排放装置,包括1个三通(1)、2个变径直通(2)、一个排气阀(3)、贮排气管(4)和油管(5),其特征在于:三通(1)上连接2个变径直通(2)和1个贮排气管(4),在贮排气管(4)上安装排气阀(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瑞贝卡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