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锅炉在亚纳米级Si02工况下的清灰方法,它是多晶硅生产中燃烧处理含有氯硅烷废气、废液过程,生成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及提高换热效率的领域。
技术介绍
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积灰、结渣是影响锅炉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清除锅炉受热面的积灰、结渣,使受热面保持良好的传热效率,能有效地恢复锅炉的出力,达到安全生产,确保换热效率的目的。用燃烧方法处理含氯硅烷的废气、废液,生成的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亚纳米级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颗粒粒度非常细,属于亚纳米级的细小颗粒,比表面积很大,颗粒间的吸附力较大。在静电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二氧化硅容易吸附在余热锅炉换热管束表面上, 阻止传热,降低余热锅炉的换热效率,从而导致余热锅炉出口温度高于设计温度,直接危害下游设备的运行安全。采用余热锅炉降温燃烧氯硅烷废气、废液产生含亚纳米级二氧化硅的烟气在国内尚属首次,清洁换热管上亚纳米级二氧化硅更属开创型的工作。为了保证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转,必须选取一种符合余热锅炉结构,对上游燃烧炉压力波动最小的一种收清灰方式。三、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热锅炉在亚纳米级Si02工况下的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锅炉在亚纳米级SiO2工况下的清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压力为6~8公斤,温度为常温的压缩氮气,从进气管(1)进入氮气罐冲罐,经缓冲罐外部蒸汽盘管加热至100~120度,再从进气管(2)进入声波发生器,通过声波发生器的转鼓将压缩氮气流调频为声波,从导声喇叭口(3)进入余热锅炉内部的密闭空间,使其在余热锅炉内部产生共振能量场,通过共振将余热锅炉换热管束上沉积的亚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剥离并处于悬浮状态,悬浮状的亚纳米级SiO2随进气管(4)950度的烟气,从出气管(6)带出,进入下游的处理系统处理,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从出气管(5)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元,徐天有,姜静,王绍祖,王忠群,郑宏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