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4615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淬装置,属于热处理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淬火质量稳定的热处理设备。它包括鼓风机和挂架盘,鼓风机(1)活动地设在呈L形的淬火筒(5)的顶端,该淬火筒的出口端与出风管(8)连接,在该出风管中设有引风机(7);挂架盘(2)活动地设在淬火筒(5)的竖直段中,在该淬火筒竖直段的筒壁四周分布有若干进风孔(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调节引风机的转速以及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气流的流速,而且在淬火筒的筒壁四周设有若干进风孔,因而可确保工件各部位冷却速度均匀;是一种理想的热处理设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淬火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热处理淬火工艺主要为油淬和水淬;采用该传统工艺处理细长杆件时容易因冷速过快而引起较大的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工件报废;故采用风淬工艺。现有的风淬工艺通常都是利用压缩空气通过喷嘴将气流高速吹向工件,不仅容易造成工件各部位冷却速度不均勻,而且还存在操作麻烦、安全性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冷速均勻的风淬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鼓风机和挂架盘,鼓风机活动地设在呈L形的淬火筒的顶端,该淬火筒的出口端与出风管连接,在该出风管内设有引风机;挂架盘活动地设在淬火筒的竖直段中,在该淬火筒竖直段的筒壁四周分布有若干进风孔。在淬火筒的水平段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悬挂在淬火筒中, 因此不仅能够通过鼓风机和引风机采用鼓风与吸风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合理的冷速,而且在淬火筒的筒壁四周设有若干进风孔,因而可确保工件各部位冷却速度均勻;另外,由于有淬火筒的保护,因而不易发生烧烫伤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中鼓风机1挂架盘2支承钉3工件4淬火筒5阀门6引风机7出风管8进风孔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 2中,淬火筒5呈L形结构,在该淬火筒的顶端设有可移动的鼓风机1、该淬火筒的出口端与出风管8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在出风管8中设有引风机7 ;在淬火筒5 的竖直段内固定有至少三个支承钉3,挂架盘2通过所述支承钉设在淬火筒5中,工件4悬挂在挂架盘2上;在淬火筒5竖直段的筒壁四周分布有若干进风孔9。为了便于调节气流的大小和流速,在淬火筒5的水平段设有阀门6。权利要求1.一种风淬装置,包括鼓风机和挂架盘,其特征在于鼓风机(1)活动地设在呈L形的淬火筒(5)的顶端,该淬火筒的出口端与出风管(8)连接,在该出风管内设有引风机(7); 挂架盘( 活动地设在淬火筒(5)的竖直段中,在该淬火筒竖直段的筒壁四周分布有若干进风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淬火筒(5)的水平段设有阀门(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淬装置,属于热处理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淬火质量稳定的热处理设备。它包括鼓风机和挂架盘,鼓风机(1)活动地设在呈L形的淬火筒(5)的顶端,该淬火筒的出口端与出风管(8)连接,在该出风管中设有引风机(7);挂架盘(2)活动地设在淬火筒(5)的竖直段中,在该淬火筒竖直段的筒壁四周分布有若干进风孔(9)。本技术不仅能够通过调节引风机的转速以及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气流的流速,而且在淬火筒的筒壁四周设有若干进风孔,因而可确保工件各部位冷却速度均匀;是一种理想的热处理设备。文档编号C21D1/62GK202081136SQ201120127680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勇, 杨宇鹏, 梁益龙 申请人:贵州三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贵阳高新三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淬装置,包括鼓风机和挂架盘,其特征在于:鼓风机(1)活动地设在呈L形的淬火筒(5)的顶端,该淬火筒的出口端与出风管(8)连接,在该出风管内设有引风机(7);挂架盘(2)活动地设在淬火筒(5)的竖直段中,在该淬火筒竖直段的筒壁四周分布有若干进风孔(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梁益龙杨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三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高新三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