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低温注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7689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工序中低温注水的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换热器、聚合釜,通过乙二醇(0℃)和原来的中途注的常温水换热将其温度降低至聚合工艺设定温度再注入反应的聚合釜中,这样在注水量不变的前提下,低温水的注入可以降低釜内的温度缓解聚合釜反应装置的换热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聚氯乙烯树脂行业生产中由于高温制约聚合釜生产能力的问题。具有投资小、易实施、工艺简单合理的有点,并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的。应用于聚氯乙烯生产的工艺中,特别是聚合中途注水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注水增加产量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低温注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早已成熟,尤其是聚合工艺,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更趋成熟,聚合工艺中途注水在聚合工序中很关键,由于聚合反应是在单体和水的液相体系中进行,随转化率的增大聚合液相体系的体积缩小,体系的粘度增大,气相空间也增大; 因为聚合体系粘度的增大,使得聚合并粒的几率增大,同时导致传热能力的下降,从而会造成体系反应温度不均勻,进而使得单釜产量降低,所以在悬浮聚合工艺中采用中途注水工艺维持聚合体系的粘度和体积,保持反应体系温度均勻,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传统工艺中,目前聚合中途注水工艺中生产用水为常温(20°C -22°C )注水,其存在用水量大、能耗高、效益低的问题,同时对于西北地区的新疆,由于其气候特点是夏冬两季节的温差较大,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环境温度可以高到40°C以上,因此聚合中途注水工艺采用常温(20°C -22°C )注水,会带来由于在悬浮聚合生产过程中,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直接影响到聚合釜的釜温和釜压,造成釜温、釜压波动大,使得聚合反应过程不易控制的问题,进而使得聚合釜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并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给PVC生产厂家带来很大生产压力和经济损失,因此对化工生产有很大的制约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解决了目前因采用常温注水工艺而带来的产量低、用水量大、能耗高、 成本高、效益低,同时对聚合生产工艺中由于温差大而引起的聚合釜的釜温和釜压波动较大,反应过程不易控制,使得聚合釜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并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聚氯乙烯树脂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投资小、结构简单合理、易实施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括依次相连的聚合釜、远传热阻、降温式换热器。所述的,其在聚合釜反应装置的中途注水总管上设有降温式换热器,降温后水温不高于15°C,降温后水温为7V -15°C,降温后的水经过分管路进入聚合釜进行换热;并在降温式换热器出口端设有远传热阻,由DCS 系统连锁控制换热器出口端的调节阀。所述的,其制冷介质为乙二醇,生产中所用聚合釜为105m3聚合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聚氯乙烯生产聚合工序中途注水管线中间增设一台降温式换热器,用低温注水代替常温注水,由于将原来的中途注的常温水进行换热降温,使其温度降低至聚合工艺设定温度再注入反应的聚合釜中,这样在注水量不变的前提下,低温水的注入可以降低釜内的温度,有效缓解聚合釜反应装置的换热压力,因此低温注水在换热效率方面大大提高,使得聚合釜的釜温、釜压控制更加容易,进而对聚合釜的反应过程控制更为有效,其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原有工艺进行了有效的优化,使得由于采用常温注水工艺而带来的产量低、用水量大、能耗高、效益低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同时由于采用了低温注水工艺进而达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一方面将原有生产工艺结合本地气候特点进行了优化,解决了因采用常温注水而导致的釜温、釜压波动大、反应控制难度大的难题,进而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换热介质的选用上,选择了对生产设备、管线更小腐蚀的乙二醇,消除了由于管道设备阻塞而引起的事故,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达到环保及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最终可使聚合工序在原有生产能力上进一步提升产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由于新疆本地气候特夏冬两季节的温差较大而对由于温差大而引起的聚合釜的釜温和釜压波动较大,反应过程不易控制,使得聚合釜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此外由于只是在对原有聚合工艺没有增加了一台降温式换热器,因此系统具有增加的设备少、投资小、易实施及工艺简单合理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达到增产增效目的。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生产的工艺中,特别是聚合中途注水的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工艺流程图;图1中1为降温式换热器、2为远传热阻、3为聚合釜反应装置、4为乙二醇流量调节阀;具体实施方案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包括依次相连的聚合釜1、远传热阻2、降温式换热器3 ;在聚合反应装置的中途注水总管上设有降温式换热器,制冷介质为乙二醇;在降温式换热器乙二醇出口管线上安装有乙二醇流量调节阀4控制乙二醇流量,降温式换热器出口端设有远传热阻,DCS系统将远传热阻与乙二醇流量调节阀连锁,设定注水温度后,乙二醇出口管线上乙二醇流量调节阀阀位开关的大小根据远传热阻的温度在线监测值调整乙二醇的流量, 从而达到控制注水的温度的目的。降温后水温为12°C,降温后的水再经过分管路进入聚合釜进行换热,完成中途低温注水工序;生产中所用聚合釜为105m3聚合釜。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降温式换热器可采用列管式降温式降温式换热器。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实际生产中的聚合釜反应装置可为78m3、125m3、135m3’, 具体大小可根据实际生产能力而定。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降温后的水温为7V。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降温后的水温为13°C。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降温后的水温为15°C。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在聚合釜反应装置的中途注水总管上设有降温式换热器,降温后水温不高于15°c,降温后的水经过分管路进入聚合釜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低温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温后水温为7°C -15°C。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低温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降温式换热器出口端设有远传热阻,并由DCS系统连锁控制换热器出口端的调节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低温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换热器制冷介质为乙二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低温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中所用聚合釜为105m3聚合釜。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工序中低温注水的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换热器、聚合釜,通过乙二醇(0℃)和原来的中途注的常温水换热将其温度降低至聚合工艺设定温度再注入反应的聚合釜中,这样在注水量不变的前提下,低温水的注入可以降低釜内的温度缓解聚合釜反应装置的换热压力。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聚氯乙烯树脂行业生产中由于高温制约聚合釜生产能力的问题。具有投资小、易实施、工艺简单合理的有点,并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的。应用于聚氯乙烯生产的工艺中,特别是聚合中途注水的方法。文档编号C08F2/18GK102286122SQ20101021617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中海, 吴彬, 孙煜, 尹建平, 张之良, 张永龙, 张红雷, 王明杰, 魏家福 申请人:天辰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聚合低温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合釜反应装置的中途注水总管上设有降温式换热器,降温后水温不高于15℃,降温后的水经过分管路进入聚合釜进行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刘中海张永龙张红雷尹建平王明杰魏家福张之良孙煜
申请(专利权)人:天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