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499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气侧集流管和液侧集流管之间的扁管,扁管上设置有翅片,插入管的一端伸入液侧集流管内,该一端的末端封闭,插入管的另一端为固定端,该固定端固定在液侧集流管端部的封板上,插入管的内部构成第一腔体,插入管和液侧集流管共同围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与扁管连通,插入管位于液侧集流管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通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通孔连通,其中,靠近末端的通孔的流通面积大于远离末端的通孔的流通面积。冷媒从固定端向末端流动。通孔位于液侧集流管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均流效果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一种改善换热工质流动均勻性的平行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冷媒进入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后,当冷媒的流量较大时,冷媒更易于流向处于远端的扁管,因此,往往通过采用在集流管中设置缩流孔,使得在流程中的各个扁管中的冷媒的量相对均勻一些,但是这样对均流性的改变比较有限,同时会增加冷媒流动的阻力,增加了冷媒流动的动力消耗。为了提高均流性,可以在集流管的外面设置分配器,在分配器上设置能连通分配器和集流管内腔的的通孔,通过通孔把冷媒分散进入到集流管的内腔。但是,在集流管外面设置分配器,需要多个通孔连到集流管内,加工很不方便,且当产量较大时,较多的焊接口必然导致易于出现泄漏的情况。为了减少泄漏的风险,也有把管式的分配器设置在集流管内的情况,但是,往往单纯的考虑当冷媒的流量较多情况下,采用减少分配器的末端的流通面积的方式,来实现分配器的均勻的分流,而很少考虑在多种工况运行下,如何设计一种能在不同的冷媒流量情况下,都有比较好的均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均流效果好、 适用范围广的平行流换热器,以克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气侧集流管(2)和液侧集流管(3)之间的扁管(4),扁管(4)上设置有翅片(5),其特征是插入管(6)的一端伸入液侧集流管(3)内,该一端的末端(8)封闭,插入管(6)的另一端为固定端(14),该固定端(14)固定在液侧集流管(3)端部的封板(31)上,插入管(6)的内部构成第一腔体(12),插入管(6)和液侧集流管(3)共同围成第二腔体(13),该第二腔体(13)与扁管(4)连通,插入管(6)位于液侧集流管(3)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通孔(7),第一腔体(12)与第二腔体(13)通过通孔(7)连通,其中,靠近末端(8)的通孔(7)的流通面积大于远离末端(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