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384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用的炉、窑、烤炉或蒸馏炉的零部件或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包括水梁(1)和立柱(2),水梁(1)和立柱(2)互相垂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撑杆(3),立柱(2)的一端固定在水梁(1)的杆部,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水梁(1)和立柱(2)。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降低加热炉能源消耗,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用的炉、窑、烤炉或蒸馏炉的零部件或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水梁是加热炉尤其是步进式加热炉的重要部件,步进式加热炉中,水梁由立柱支撑,而立柱是穿过炉底的,炉底开孔后会向外辐射炉内热量,同时,立柱还对火焰有遮蔽作用,因此,原则上应尽量减少水梁和立柱的数量。但是,目前的水梁多采用无悬臂结构,即水梁和立柱以端点互相连接,这种结构立柱的数量多,炉内热量散失大,增大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源利用率高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包括水梁和立柱,水梁和立柱互相垂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撑杆,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水梁的杆部,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水梁和立柱。所述的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水梁和立柱的连接点到水梁端点的距离是水梁长度的20% 30%。本技术采用支撑杆对水梁起刚性支撑作用,水梁、立柱和支撑杆都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造,从水梁和立柱的连接点到水梁端点为水梁的悬臂梁,悬臂梁的长度可达水梁长度的30%,从而增加了立柱的间距,减少了立柱2的数量,减少了炉内热量向外的散失和立柱对火焰的遮蔽,节约了能源消耗。本技术的结构形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降低加热炉能源消耗,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包括水梁1、立柱2和支撑杆3,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水梁1和立柱2互相垂直连接,立柱2的一端固定在水梁1的杆部,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水梁1和立柱2。从水梁1和立柱2的连接点到水梁1端点为水梁1的悬臂梁 11,悬臂梁11的长度是水梁1长度的20% 30%,本实施例取25%。 本实施例采用支撑杆3对水梁1起刚性支撑作用,水梁1、立柱2和支撑杆3都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造,悬臂梁的长度可达水梁1长度的30%,从而增加了立柱2的间距,减少了立柱2的数量。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包括水梁(1)和立柱O),水梁(1)和立柱( 互相垂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撑杆(3),立柱( 的一端固定在水梁(1)的杆部,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水梁(1)和立柱O)。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水梁(1)和立柱O)的连接点到水梁⑴端点的距离是水梁⑴长度的20% 3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通用的炉、窑、烤炉或蒸馏炉的零部件或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包括水梁(1)和立柱(2),水梁(1)和立柱(2)互相垂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撑杆(3),立柱(2)的一端固定在水梁(1)的杆部,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水梁(1)和立柱(2)。技术结构简单,降低加热炉能源消耗,适用范围广。文档编号F27D9/00GK202083230SQ20112013151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廖永锋, 李伯林, 王达, 谷硕 申请人: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水梁支撑装置,包括水梁(1)和立柱(2),水梁(1)和立柱(2)互相垂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撑杆(3),立柱(2)的一端固定在水梁(1)的杆部,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水梁(1)和立柱(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硕王达廖永锋李伯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