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钨酸钙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61987 阅读:5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钨酸钙荧光粉的一种制备方法,以墨鱼骨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钨酸铵,在反应釜中利用水热法在120~180℃的温度下反应24~48小时,然后洗涤,200-1000℃的温度下煅烧,得到了不同发光强度的钨酸钙荧光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实现了对钨酸钙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的有效调控,获得了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的钨酸钙荧光粉,并且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生物材料、发光涂料和荧光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设备投资少,适合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1891年,奥地利的冯·韦尔斯巴赫最先利用掺有少量硝酸铈、硝酸钍制成的汽车纱罩作为照明工具,开创了人类利用荧光材料作为照明工具的先例。从1938年,Inman专利技术荧光灯以来的半个世纪中,荧光灯发光效率的提升、显色性能的改进和寿命的提高的历史就是灯用材料性能不断改进、提高和完善的发展史,而其中荧光材料的作用尤其重要。为了荧光粉开发的需要,至少对上千种化合物做过研究,可惜其中绝大部分被淘汰了,能应用的不过10余种。之所以大部分的化合物均不能应用,是因为作为荧光粉必须满足光学(稳定的基质结构、合适的激活剂,包括符合要求的荧光光谱和激发能量、高的发光效率和优良的光衰特性等)和制灯工艺的一些基本条件。1942年研究出锰和锑激活的卤磷酸钙荧光粉,制成荧光灯即日光灯以后,发光效率比白炽灯提高了 4 5倍,开始了荧光(冷光)照明的时代。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节能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71年,Koedam M.和 Opstelten J. J.从理论上计算后指出,若能合成3种窄谱带波长为440 460nm,540 550nm,5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钨酸钙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取去皮墨鱼骨及钨酸铵备用;(2)按墨鱼骨与钨酸铵的摩尔比为12~6∶1,称取上述墨鱼骨加入到反应釜内,加入钨酸铵及适量的水,将反应釜密封,在120~180℃的温度下反应24~48小时;(3)将反应产物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在200~1000℃的温度下煅烧,煅烧时间为1~2小时,即得到钨酸钙荧光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许兰平邴月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