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1243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包括:托架、第一挂轮、第二挂轮、第三挂轮、第四挂轮、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所述托架分别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中间轴联接;所述第一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一挂轮通过所述第一花键与所述主动轴联接;所述第二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三挂轮内部设置有第三花键,所述第二挂轮的所述第二花键与所述第三挂轮的所述第三花键联接;所述第二挂轮与所述中间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挂轮通过轴套、挡圈和螺母定位到所述中间轴;所述第四挂轮内部设置有第四花键,所述第四挂轮通过所述第四花键与所述从动轴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所加工的大模数小螺旋角的齿轮的精度,减少加工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工双牵引机上的几种模数mn= 14-20,螺旋角β < 1°的斜齿圆柱齿轮时, 由于滚齿机的配换挂轮有限及差动挂轮结构及装配空间的限制,需要加工大模数小螺旋角的齿轮。采用普通斜齿轮滚切工艺,出现无法选配和安装挂轮。为了实现这种大模数小螺旋角的齿轮的加工,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先采用滚齿机加工出直齿轮毛坯并留有余量,然后采用成形刀在插床上插成形。采用上述方法加工大模数小螺旋角的齿轮,存在以下缺点成形刀具在制造过程中本身误差较大;机床无让刀机构,导致齿面粗糙度较大;一次性成形,进刀量大,不仅损伤机床,而且使齿轮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大模数小螺旋角的齿轮加工时误差大的缺陷,减少对大模数小螺旋角的齿轮加工的误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包括托架、第一挂轮、第二挂轮、第三挂轮、第四挂轮、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所述托架分别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中间轴联接;所述第一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一挂轮通过所述第一花键与所述主动轴联接;所述第二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三挂轮内部设置有第三花键,所述第二挂轮的所述第二花键与所述第三挂轮的所述第三花键联接;所述第二挂轮与所述中间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挂轮通过轴套、挡圈和螺母定位到所述中间轴;所述第四挂轮内部设置有第四花键,所述第四挂轮通过所述第四花键与所述从动轴联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位置固定,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中间轴的位置通过所述滑槽调节。优选地,所述第一花键设置在所述第一挂轮的轴向延长端内部。所述第二花键设置在所述第二挂轮的轴向延长端外部。所述第三挂轮和所述第四挂轮的齿数优选为相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在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花键,通过对这种结构的改进,可以提高所加工的大模数小螺旋角的齿轮的精度,减少加工误差,并且可以防止尺寸小的挂轮断裂,延长机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加工的一种斜齿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O20滚齿机的差动结构的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O20滚齿机的配换挂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实施例中滑槽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实施例中第一挂轮与第一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实施例中第二挂轮与第二花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加工的一种斜齿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斜齿轮的齿顶圆直径A为400. 046mm,分度圆直径B为360. 046mm,齿轮厚度C为165mm,齿宽F为 140mm。该斜齿轮的主要参数为模数mn = 20,螺旋角β =0° 55' 09〃 ^0.91917°,齿数Z = 18,齿形角为20°,该斜齿轮的特点是模数大、螺旋角小。由于TO20滚齿机的最大加工模数为“20”,可以选择TO20滚齿机加工这种大模数小螺旋角的斜齿轮。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O20滚齿机的差动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假设Y 320滚齿机由I、II、III轴及挂轮a、b、c、d组成。其中I轴为主动轴,II轴为中间轴,III轴为从动轴。挂轮a与I轴通过矩形花键联接;挂轮b、c通过内花键与II轴上的外花键套联接,II轴上的外花键套与II轴间隙配合;挂轮d与III轴通过花键联接,通过轴套、挡圈和螺母进行定位和固定。假设该Y320滚齿机的配换挂轮模数为“3”,随机所带的配换挂轮齿数范围为“20-127”,各轴及轴套上的花键尺寸为“6Χ30Π1 X36allX7js7”, 每对啮合挂轮最大中心距不超过“300mm”。根据上述所加工的斜齿轮的参数,差动挂轮的传动比计算可以采用如下公式(1)表示权利要求1.一种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第一挂轮、第二挂轮、第三挂轮、第四挂轮、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所述托架分别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中间轴联接;所述第一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一挂轮通过所述第一花键与所述主动轴联接;所述第二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三挂轮内部设置有第三花键,所述第二挂轮的所述第二花键与所述第三挂轮的所述第三花键联接;所述第二挂轮与所述中间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挂轮通过轴套、挡圈和螺母定位到所述中间轴;所述第四挂轮内部设置有第四花键,所述第四挂轮通过所述第四花键与所述从动轴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位置固定,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中间轴的位置通过所述滑槽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键设置在所述第一挂轮的轴向延长端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花键设置在所述第二挂轮的轴向延长端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挂轮和所述第四挂轮的齿数相同。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包括托架、第一挂轮、第二挂轮、第三挂轮、第四挂轮、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所述托架分别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中间轴联接;所述第一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一挂轮通过所述第一花键与所述主动轴联接;所述第二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三挂轮内部设置有第三花键,所述第二挂轮的所述第二花键与所述第三挂轮的所述第三花键联接;所述第二挂轮与所述中间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挂轮通过轴套、挡圈和螺母定位到所述中间轴;所述第四挂轮内部设置有第四花键,所述第四挂轮通过所述第四花键与所述从动轴联接。本专利技术提高所加工的大模数小螺旋角的齿轮的精度,减少加工误差。文档编号B23F5/20GK102266987SQ20101019899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孟琼琼, 张延平, 王积登, 苏嘉安, 郝泽龙 申请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齿机的差动挂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第一挂轮、第二挂轮、第三挂轮、第四挂轮、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所述托架分别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中间轴联接;所述第一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一挂轮通过所述第一花键与所述主动轴联接;所述第二挂轮的轴向延长端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三挂轮内部设置有第三花键,所述第二挂轮的所述第二花键与所述第三挂轮的所述第三花键联接;所述第二挂轮与所述中间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挂轮通过轴套、挡圈和螺母定位到所述中间轴;所述第四挂轮内部设置有第四花键,所述第四挂轮通过所述第四花键与所述从动轴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泽龙孟琼琼王积登张延平苏嘉安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