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连接器及其应用的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923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母连接器及公连接器。母连接器包括接地的收容部及塑胶制成的母本体。收容部开设第一插槽。母本体设置于第一插槽内。母本体的外侧壁上包有一层金属导体。母本体开设第二插槽,第二插槽的内侧壁设置第一金手指。公连接器包括公本体、固定框及金属弹片。公本体的外表面设置与第一金手指对应的第二金手指。固定框由金属制成且套设在公本体上,金属弹片设置于固定框的内表面,其包括一凸缘,公连接器插入母连接器时,第一金手指与对应第二金手指接触,传递信号;金属弹片抵持在金属导体上,使连接器组件传递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聚集在金属导体上并形成静电,并通过所述连接器所形成的静电传递路径,迅速将电磁波泄放到大地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连接器及其应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外接电子设备(比如鼠标、键盘等)与电脑主板之间一般通过连接器实现信号传递。现有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与所述外接电子设备电连接的公连接器及一个与所述电脑主板电连接的母连接器,所述公连接器的外侧壁的第一金手指与所述母连接器的容置槽的内侧壁的第二金手指电连接,进行信号传递。但是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波,对外界设备及电脑主板产生电磁干扰。现有的方法是在所述母连接器的外部套设一个屏蔽罩,以屏蔽掉第一金手指与第二金手指之间所产生的电磁波。但是经测试证明,现有的方法并不能将电磁波完全屏蔽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公连接器及其应用的连接器组件。一种公连接器,其包括一个纵长状的由塑胶制成的公本体、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固定框及多个金属弹片。所述公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金手指。所述固定框套设在所述公本体上。所述金属弹片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框电连接,其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包括一个向外凸出的凸缘。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个母连接器及一个插设于所述母连接器中的公连接器。所述母连接器包括一个金属制成的收容部及一个塑胶制成的母本体。所述收容部接地且沿所述公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开设一个第一插槽。所述母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母本体的外侧壁上包覆有一层金属导体。所述母本体内沿所述公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开设有一个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金手指。所述公连接器包括一个塑胶制成的公本体、一个金属制成的固定框及多个金属弹片。所述公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金手指一一对应的第二金手指。所述固定框套设在所述公本体上,所述金属弹片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其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包括一个向外凸出的凸缘,当所述公连接器插入所述母连接器内时,所述公本体插入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一金手指与对应的第二金手指接触,传递信号;同时所述固定框及金属弹片卡设在所述第一插槽内,且所述金属弹片抵持在所述母本体的金属导体上。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件,通过在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设置多个金属弹片,使得所述金属弹片能够与所述母连接器上的金属导体抵持,将第一、第二金手指之间产生的电磁波聚集在金属导体上并形成静电,因为所述金属导体、金属弹片、固定框及收容部形成一个静电传递路径,从而迅速将电磁波泄放到大地中,避免对其他外接电子设备造成电磁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组装示意图3是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公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4是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金属弹片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2的连接器组件沿V-V方向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连接器组件100母连接器10收容部11第一插槽111第一开口端面112引脚115母本体13第二插槽131第二开口端面132外侧壁133内侧壁134金属导体135第一金手指136公连接器30基座31公本体33第一插入端面331外表面332第二金手指333固定部334弯折部335数据线35固定框37第二插入端面371内表面373金属弹片39连接部391弹性部392凸缘393金属凸点3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应用于FireWire数据传输线的连接器组件100,用于将第一外接电子设备(未图示)及第二外接电子设备(未图示)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接电子设备为电脑主板。所述第二外接电子设备为基于FireWire 界面的移动硬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外接电子设备也可以为其他的基于FireWire界面的电子设备。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个母连接器10及一个公连接器30。所述母连接器10 与所述第一外接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公连接器30与所述第二外接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母连接器10及所述公连接器30呈纵长状结构。所述母连接器10包括一个由金属制成的收容部11及一个由塑胶制成的母本体 13。所述收容部11为长方体状结构,其一端沿所述公连接器30的插入方向开设有一个第一插槽111,所述第一插槽111包括一个第一开口端面112。所述收容部1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接地引脚115。所述接地引脚115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接地端口(图未示)电连接, 从而使所述收容部11接地。所述母本体13为长方体状结构,其沿所述公连接器30的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槽111内。且所述母本体13内沿所述公连接器30的插入方向开设有一个第二插槽131,所述第二插槽131包括一个第二开口端面132。所述母本体13由塑胶材料制成,其包括四个外侧壁133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壁134。所述四个外侧壁133上分别包覆有一层金属导体135。所述两个内侧壁13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金手指136 (见图5)。 所述第一金手指136用于将所述母连接器10与第一外接电子设备电连接,进行信号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导体135为铜箔。所述第一金手指136的数量为5个。可以理解,所述金属导体135也可为其他金属材料,比如铁箔,铝箔等。所述第一金手指136的数量也可为其他数量。所述收容部11及所述母本体13的形状并不仅局限为长方体,也可为其他形状,比如圆柱形等。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公连接器30插设于所述母连接器10内,其包括一个由塑胶制成的基座31、一个自所述基座31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的公本体33、一根数据线35、一个固定框37及多个金属弹片39。所述公本体33由塑胶制成,且为长方体状结构。所述公本体33包括一个第一插入端面331、两个平行于所述公连接器30的插入方向且相对设置的外表面332。所述第一插入端面331的形状及面积与所述第二插槽131的第二开口端面132 相同,使得所述公本体33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槽131内。所述两个外表面332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第一金手指136(见图幻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金手指333,使得所述第一金手指136及第二金手指333相配合,进行信号传递。所述第二金手指333包括一固定部334及从所述固定部334的一端向外延伸的一个弯折部335,所述固定部334固定在所述外表面332上,所述弯折部335向外凸出,使得所述公本体33插入所述第二插槽131内时,所述第二金手指333与所述第一金手指136接触的更紧密。所述数据线35与所述第二金手指333电连接,用于使所述公本体33与第二外接电子设备之间能够进行信号传递。所述固定框37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套设在所述公本体33上,且与所述公本体33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固定框37为长方体状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二插入端面371,且所述第二插入端面 371的形状及面积与所述第一插槽111的第一开口端面112相同,使得所述固定框37能够插入所述收容部11与所述母本体13之间的第一插槽111内。所述固定框37包括四个内表面373。所述金属弹片39包括一个连接部391及一个自所述连接部391 —端向外延伸的弹性部392。所述连接部391为片状结构,用于将所述金属弹片39固定在所述四个固定框 37的内表面373且与所述固定框37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弹片3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内表面373。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连接器,其包括一个纵长状的由塑胶制成的公本体、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固定框及多个金属弹片;所述公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金手指;所述固定框套设在所述公本体上,所述金属弹片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框电连接,其包括一个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包括一个向外凸出的凸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茂盛岳闯张烈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