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边缘打磨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54653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材边缘打磨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轴和圆柱打磨体,驱动轴连接至圆柱打磨体,圆柱打磨体上设置有若干打磨槽,打磨槽内镀金刚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及维护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且打磨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打磨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且结构简的板材边缘打磨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板材成型或切割后,其边缘垂直、尖锐,需要将其打磨成所需的边缘形状。目前,对于这类板材的打磨一般都是通过人力操作,通常是采用锉刀或板式打磨器手工打磨,然而, 该些打磨方式比较落后,存在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尺寸精度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手工打磨,生产效率低、尺寸精度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传统人工打磨方式的缺点,专利号为201010540339. 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打磨装置,该装置包括基架、电机、承重机构和传动机构,电机上端面具有供金属板材设置的打磨台面,电机设于基架上,能正反旋转,承重机构能来回移动地设置与打磨台面上,底面能脱卸地设置有砂纸,传动机构具有与电机连接的动力输入端及与承重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出端。基架上间隔设置有两块立板,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螺杆和滑块,主动齿轮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螺杆两端分别能转动地架设于立板上,一端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滑块设于螺杆中部并具有与螺杆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并且,一端与承重机构连接并能带动承重机构来回移动。该装置工作时电机正反旋转,带动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转动,进而滑块来回移动,滑块带动两侧的称重机构来回移动并实现砂纸对金属板材的打磨。该金属板材打磨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然而,该装置结构复杂,使得制造成本高。另外,众多的零部件还使得操作繁琐,而且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机器故障维护困难且影响使用寿命。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边缘打磨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板材打磨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操作复杂且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包括驱动轴和圆柱打磨体,驱动轴连接至圆柱打磨体,圆柱打磨体上设置有若干打磨槽,打磨槽内镀金刚砂。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还包括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驱动轴连接。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打磨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打磨槽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打磨槽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打磨槽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不同打磨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打磨槽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不同打磨槽内的金砂钢粒度相同或不同。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驱动轴与圆柱打磨体一体成型制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板材边缘打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圆柱打磨体表面开出所需截面形状的打磨槽;(2)在打磨槽内镀上所需粒度的金刚砂;(3 )启动电机,将板材边缘置入打磨槽内,获得板材所需的边缘形状,完成打磨。本专利技术设计打磨主体为表面开有相应打磨槽的圆柱体,只需驱动杆带动圆柱体旋转即可实现板材打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极其简单的结构省去了众多繁杂的零部件,使得制造成本低廉;并且,不易发生机械故障,使用寿命长; 同时,使得维护和清洗也都非常方便,清洗时只需用清水冲刷打磨槽即可。另外,打磨槽根据所需形状及尺寸设计,打磨精度高。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及维护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且打磨精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板材边缘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板材边缘打磨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一种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包括电机101、驱动轴103和圆柱打磨体 105,电机101与驱动轴103 —端连接,驱动轴103另一端连接至圆柱打磨体105且与圆柱打磨体105 —体成型制成。圆柱打磨体105上设置有四道打磨槽,即打磨槽107、109、111 及113,各打磨槽内镀有金刚砂。在本实例中,驱动轴103与圆柱打磨体105采用一体成型制成。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驱动轴103与圆柱打磨体105的具体连接方式,其还可以采用如螺接、卡接等其他方式连接。因此,现有技术中任何能够实现将驱动轴103与圆柱打磨体105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以上采用驱动轴103与圆柱打磨体105 —体成型制成只是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磨槽107、109、111及113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弧形, 且圆弧半径R=2mm,另外,打磨槽107与109内镀350#金刚砂,打磨槽111和113内镀180# 金刚砂。打磨板材时,先将板材边缘先置于打磨槽111或113内粗磨,再将板材边缘置于 107或109内细磨。打磨的过程平稳的移动板材边缘,使需要打磨的边缘都打磨到位即使板材获得表面光滑的半圆弧形边缘。本实例中,打磨槽107、109、111及113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弧形。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打磨槽并不只限于圆弧形,具体的打磨槽的横截面形状根据使用需要而定,其还可以为抛物线形、多边形以及其他形状,不论采用何种形状,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为满足不同板材边缘形状的需求,当打磨槽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不同打磨槽的横截面形状及半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各个打磨槽内的金刚砂粒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具体的多个打磨槽的形状、尺寸及其内所镀金刚砂的粒度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定,本专利技术并不加以限定。以上的打磨槽均为半圆弧形,及各打磨槽的半径和金刚砂粒度只是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板材边缘打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511在圆柱打磨体表面开出所需截面形状的打磨槽;512在打磨槽内镀上所需粒度的金刚砂;513启动电机,将板材边缘置入打磨槽内,获得板材所需的边缘形状,完成打磨。上述步骤S13中,打磨板材时,可先将板材边缘进行粗磨,再细磨。打磨的过程中要平稳的移动板材边缘,使需要打磨的边缘都打磨到位即使板材获得表面光滑的半圆弧形边缘。本专利技术设计打磨主体为表面开有相应打磨槽的圆柱体,只需驱动杆带动圆柱体旋转即可实现板材打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极其简单的结构省去了众多繁杂的零部件,使得制造成本低廉;并且,不易发生机械故障,使用寿命长; 同时,使得维护和清洗也都非常方便,清洗时只需用清水冲刷打磨槽即可。另外,打磨槽根据所需形状及尺寸设计,打磨精度高。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及维护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且打磨精度高的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和圆柱打磨体,所述驱动轴连接至所述圆柱打磨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边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和圆柱打磨体,所述驱动轴连接至所述圆柱打磨体,所述圆柱打磨体上设置有若干打磨槽,所述打磨槽内镀金刚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强罗剑岚周新乐王明路建峰李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晋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