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角机构及具有该锉角机构的装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415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锉角机构及具有该锉角机构的装框机,锉角机构包括磨头、与所述磨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磨头转动的马达以及推动所述磨头沿封装完后的组件的边角上下移动的第一汽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锉角机构可以对封装完的太阳电池组件的四角进行打磨锉修,打磨的效率高、效果好,大大减少了人工打磨时的劳动力,同时打磨产生的碎屑通过托盘收集,减少了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锉角机构及具有该锉角机构的装框机
技术介绍
太阳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单体太阳电池片不能直接用作电池使用。作电池用时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片串、并联连接,然后用钢化玻璃、EVA(—种热熔胶粘剂)及TPT (背板)热压密封而成,四周加装铝合金边框,严密封装成组件。封装是太阳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片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装框机便是将铝合金边框安装于电池组件的四周的设备,铝合金边框可以保护电池组件和便于后续工程安装。封装完的组件的四角比较锐利,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进行,因此需要进行锉角。现有的锉角作业一般是由人工操作,因此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大大较少人工劳动力的一种锉角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锉角机构,包括磨头、与所述磨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磨头转动的马达以及推动所述磨头沿封装完后的组件的边角上下移动的第一汽缸。作为优选,所述磨头为锥台型,所述磨头与所述马达连接端的横截面大于另一端的横截面。作为优选,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汽缸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第一汽缸的推动下上下运动的连接板,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用于夹紧固定所述马达的夹具,所述夹具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和连接在所述上支撑部和所述下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夹具设置在所述上支撑部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汽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支撑部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汽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于装框机的滑块上。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磨头水平运动的第二汽缸。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用于收集磨头锉修下来的碎屑的托盘,所述托盘位于所述磨头的下方。本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装框机,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内的装框提升机构、置中机构、整平机构、装框压力微调装置、压角机构和装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锉角机构,所述锉角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四角,并与所述框架的滑轨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锉角机构可以对封装完的太阳电池组件的四角进行打磨锉修,打磨的效率高、效果好,大大减少了人工打磨时的劳动力,同时打磨产生的碎屑通过托盘收集,减少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锉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锉角机构连接在装框机(局部)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具有本技术的锉角机构的装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标记说明1-磨头 2-马达3-第一汽缸 4-连接板 41-上支撑部 42-下支撑部 43-连接部 5-夹具6-第二汽缸 7-托盘 8-滑块 9-连接板 10-滑轨 11-框架12-装框提升机构 13-锉角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锉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锉角机构连接在装框机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锉角机构,包括磨头 1和马达2,磨头1与马达2连接,马达2用于驱动磨头1的转动,从而实现磨头1对装框后的组件的四个边角进行锉修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马达2采用气动马达。为了使磨头1对边框的边角从上到下都能进行锉修,本技术还包括用于推动磨头1沿封装完后的组件的边角上下移动的第一汽缸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达到良好的锉修效果,磨头1采用锥台型,磨头1与马达2连接端的横截面大于另一端的横截面。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技术的锉角机构还包括与第一汽缸3 固定连接并在第一汽缸3的推动下上下运动的连接板4,马达2固定于连接板4上。因此第一汽缸3推动连接板4的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马达2及磨头1上下运动,最终实现对组件的边角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锉修。本实施例中的马达2是通过一夹具5固定在连接板4上的,也就是夹具5固定于连接板4上,夹具5再对马达2进行夹紧固定。如图1所示,连接板4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上支撑部41、下支撑部42和连接在上支撑部41和下支撑部42之间的连接部43,夹具5设置在上支撑部41的上表面上,第一汽缸3的缸体固定设置在下支撑部42的上表面上,第一汽缸3的活塞杆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板 9固定连接于装框机的滑块8上。装框机上的滑块8只能沿装框机的滑轨左右移动,而不能上下移动。当第一汽缸3工作时,第一汽缸3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推动缸体上下运动, 缸体推动连接板4上下运动,连接板4再带动设置在其上的夹具5、马达2及磨头1上下运动。由于在锉修工作前,锉角机构的磨头1距离组件的边角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锉修时,首先需要推动锉角机构使其磨头1到达锉修位置,因此本技术的锉角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动磨头1水平运动的第二汽缸6 (当然也可以采用人推动的方式)。第二汽缸6可以与连接板9连接。第二汽缸6推动连接板9进而推动滑块8沿装框机的滑轨10左右移动, 从而达到磨头1左右移动的目的,也可以直接推动第一汽缸3左右移动,由于第一汽缸3可以采用上述与磨头1刚性连接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磨头1也能左右移动,将磨头1推动工作位置。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可以包括一用于收集磨头1锉修下来的碎屑的托盘7,托盘7位于磨头1的下方。托盘7可以与锉角机构随动,也可以固定设置在锉修位置处。图3为具有本技术的锉角机构的装框机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装框机,包括框架11,设置在框架11中部的装框提升机构12、置中机构、整平机构、装框压力微调装置、压角机构和装框机构,还包括上述的锉角机构13,锉角机构13设置在框架11的四角(如图3中的A、B、C、 D四处)。如图4所示,锉角机构13与框架11的滑轨10滑动连接。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头、与所述磨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磨头转动的马达以及推动所述磨头沿封装完后的组件的边角上下移动的第一汽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为锥台型,所述磨头与所述马达连接端的横截面大于另一端的横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汽缸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第一汽缸的推动下上下运动的连接板,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夹紧固定所述马达的夹具,所述夹具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和连接在所述上支撑部和所述下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夹具设置在所述上支撑部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汽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支撑部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汽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于装框机的滑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头、与所述磨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磨头转动的马达以及推动所述磨头沿封装完后的组件的边角上下移动的第一汽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库特勒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