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来料高精度归正定位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446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来料高精度归正定位系统,包括:前归正工件、前驱动装置、后归正工件、后驱动装置、两侧归正工件、伺服电机、传输装置伺服控制器和主控制器,前驱动装置与前归正工件连接,后驱动装置与后归正工件连接,两侧归正工件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伺服控制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控制器采用扭矩控制模式启动伺服电机并对伺服电机的扭力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来料在归正过程伺服电机中产生的扭力,判断归正是否到位,通过以扭力大小作为归正是否完成的标准,取代传统归正系统路径距离作为标准,可以实现对同规格但尺寸具有细微差异的来料进行高精度的自适应归正并完成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生产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来料高精度归正定位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需要将平板状的来料进行归正定位后,传输至下一加工步骤进行进一步生产。目前主要是采用气缸组合定位,或气缸配合伺服定位,完成对平板状来料的归正与定位。此方法主要有以下缺陷:1、气缸配合伺服定位时,现有的控制方式都是采用既定行程参数进行控制,即气缸在进行归正定位时的行程是定值,但产品尺寸存在误差,产品尺寸偏小会影响定位精度,产品尺寸偏大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2、生产过程中来料尺寸在上下限范围内波动,需不断调整设备,才能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来料高精度归正定位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来料高精度归正定位系统,包括:前归正工件、前驱动装置、后归正工件、后驱动装置、两侧归正工件、伺服电机、传输装置伺服控制器和主控制器,传输设备上设置归正工位,所述前归正工件安装在归正工位传输方向的前方,所述后归正工件安装在所述归正工位传输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来料高精度归正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归正工件(1)、前驱动装置(4)、后归正工件(2)、后驱动装置(3)、两侧归正工件(5)、伺服电机(6)、伺服控制器(7)、传输设备(8)和主控制器(9),传输设备(8)上设置归正工位,所述前归正工件(1)安装在归正工位传输方向的前方,所述后归正工件(2)安装在所述归正工位传输方向的后方,所述两侧归正工件(5)安装在所述归正工位的两侧,所述前驱动装置(4)与所述前归正工件(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前归正工件(1)升降,所述后驱动装置(3)与所述后归正工件(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归正工件(2)升降并朝前归正工件(1)的方向移动,所述两侧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来料高精度归正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归正工件(1)、前驱动装置(4)、后归正工件(2)、后驱动装置(3)、两侧归正工件(5)、伺服电机(6)、伺服控制器(7)、传输设备(8)和主控制器(9),传输设备(8)上设置归正工位,所述前归正工件(1)安装在归正工位传输方向的前方,所述后归正工件(2)安装在所述归正工位传输方向的后方,所述两侧归正工件(5)安装在所述归正工位的两侧,所述前驱动装置(4)与所述前归正工件(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前归正工件(1)升降,所述后驱动装置(3)与所述后归正工件(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归正工件(2)升降并朝前归正工件(1)的方向移动,所述两侧归正工件(5)与伺服电机(6)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用于驱动两侧归正工件(5)朝向归正工位移动,所述伺服控制器(7)与所述伺服电机(6)连接,所述主控制器(9)分别与所述前驱动装置(4)、后驱动装置(3)、传输装置和伺服控制器(7)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前驱动装置(4)、后驱动装置(3)和传输装置的启停并向所述伺服控制器(7)发送启动信号,所述伺服控制器(7)用于根据所述启动信号,采用扭矩控制模式启动所述伺服电机(6)并对所述伺服电机(6)的扭力进行检测,所述主控制器(9)根据检测到的扭力与预设扭力比对,当满足检测到的扭力大于等于预设扭力值时,向所述伺服控制器(7)发送停止信号,所述伺服控制器(7)停止所述伺服电机(6),所述预设扭力值为来料归正时伺服电机(6)的输出扭力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来料高精度归正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扭矩控制模式下,所述伺服控制器(7)对所述伺服电机(6)的位置进行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明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