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之洪专利>正文

模型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979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型舵机,内部收容线路板、变速齿轮组、马达、线缆连接界面元件及电位器。变速齿轮组包括布置在马达一侧的马达齿轮、布置在电位器一侧的第三、四变速齿轮及布置于两侧之间的第一、二变速齿轮。马达齿轮架设于马达的马达轴上并与第一变速齿轮的大齿啮合;第一、二变速齿轮架设于一齿轮轴上,且第二变速齿轮位于第一变速齿轮上方;第三、四变速齿轮架设于电位器的电位器轴上,且第四变速齿轮位于第三变速齿轮上方;第一变速齿轮的小齿与第三变速齿轮的大齿啮合;第三变速齿轮的小齿与第二变速齿轮的大齿啮合;第二变速齿轮的小齿与第四变速齿轮的大齿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元件的交错、集中布置,使其结构紧凑、转动灵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型舵机,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转动灵敏的模型舵机。
技术介绍
舵机作为运动方向的控制部件,最早出现在航空模型领域。在航空模型中,飞机的飞行姿态是通过调节发动机和各个控制舵面来实现的。以简单的四通飞机为例,飞机上至少有如下几处需要控制:1.发动机进气量(用以控制发动机的拉力或推力);2.副翼舵面(用以控制飞机的横滚运动);3.水平尾舵面(用以控制飞机的俯仰角);4.垂直尾舵面(用以控制飞机的偏航角)。航模遥控器有四个通道,分别对应四个舵机,而舵机又通过连杆等传动元件带动舵面的转动,从而改变飞机的运动状态。故而,舵机因此得名:控制舵面的伺服电机。所以说,舵机本质上是可定位的马达,当其接受到一个位置指令,就会运动并定位于该指定的位置。之后,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航空模型中,在其它的模型中亦可看到它的应用:船模上用来控制尾舵,车模中用来转向等等。由此可见,凡是需要操作性动作时都可以用舵机来实现。目前,在业界常见的模型舵机基本包括如下部件:小型直流马达、变-->速齿轮组、反馈可调电位器及电控线路板。该等元件固设于一舵机主体内,彼此之间并以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型舵机,包括舵机主体,该舵机主体下部收容线路板,上部收容变速齿轮组,中部收容马达及电位器,该马达电性连接于所述线路板一侧,顶面连接马达轴,该电位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另一侧,顶面连接电位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主体下部一侧收容线缆连接界面元件,所述变速齿轮组包括对应马达所在一侧布置的马达齿轮、对应电位器所在一侧布置的第三、第四变速齿轮及布置于该两侧之间的第一、第二变速齿轮,所述第一、二、三、四变速齿轮均包括大齿及固结于该大齿顶面的小齿,所述马达齿轮架设于所述马达轴上;所述第一、第二变速齿轮架设于一齿轮轴上,且该第二变速齿轮位于第一变速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三、第四变速齿轮架设于所述电位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舵机,包括舵机主体,该舵机主体下部收容线路板,上部收容变速齿轮组,中部收容马达及电位器,该马达电性连接于所述线路板一侧,顶面连接马达轴,该电位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另一侧,顶面连接电位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主体下部一侧收容线缆连接界面元件,所述变速齿轮组包括对应马达所在一侧布置的马达齿轮、对应电位器所在一侧布置的第三、第四变速齿轮及布置于该两侧之间的第一、第二变速齿轮,所述第一、二、三、四变速齿轮均包括大齿及固结于该大齿顶面的小齿,所述马达齿轮架设于所述马达轴上;所述第一、第二变速齿轮架设于一齿轮轴上,且该第二变速齿轮位于第一变速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三、第四变速齿轮架设于所述电位器轴上,且该第四变速齿轮位于第三变速齿轮的上方;所述马达齿轮与第一变速齿轮的大齿啮合;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的小齿与第三变速齿轮的大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之洪
申请(专利权)人:罗之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