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城专利>正文

磨擦传动式线控电动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60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性仿真度高、构造简单的摩擦传动式线控电动玩具车,它以具有立轴的导向从动轮的三轮车结构,两个电动机单独摩擦驱动两后轮(或用两电机单独驱动履带式车的两条履带的驱动轮而用于履带式车)等新颖设计,使构造大为简化而机动性完全可与同类高档车媲美。其简便的结构及合理的设计必须使此产品的可靠性提高,而成本降低,从而适用于普通家庭。(*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性能好,且构造简单的摩擦传动式线控电动玩具车目前已有的各种线控电动车,其结构都很复杂。例如都仿造真实汽车的转向机构而采用了两只具有立轴的前导向轮,两只导向轮的立轴柄用一水平联杆相连接,用一个电动机通过齿轮齿条等机构来带动联杆,使两只导向轮同角度偏转。而两只后主动轮则是通过传统的齿轮减速机构,用另一只电动机来带动的。这样的线控车不仅构造复杂,而且机动性能很差。因为结构特点的限制,这种车的转弯半径都很大。且因在转向过程中,转向动力电动机为保持两只前导轮的偏转角度不变而处于通电下的停转状态,此期间电动机阻抗几乎为零,电源的电压在此期间则大幅度下降,使驱动后主动轮的电机转速下降,车速也明显减慢,使车的机动性更显得不足。本技术(Ⅰ型为轮式车,Ⅱ型为履带式车)的目的,即是向普通家庭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机动性又极佳的廉价耐用的线控电动玩具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车体上安装了三只车轮,前轮为一只具有立轴的自由导向轮。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两只后轮均为主动轮,并各用一个电动机通过电动机轴上的小摩擦轮直接摩擦驱动。电动机轴上的小摩擦轮与主动轮的最外缘部位(如主动轮的着地面)或最外缘附近的部位之间的接触为可调式弹性接触。两者间的弹性接触及接触压力的调整,可通过具有某种自由度的电机卡具及作用在卡具上或电动机壳体上的可调式弹性机构来实现。本实施例采用具有垂直转轴的电动机卡子,使电动机体在卡子上固定后,仍可在水平平面内转动。弹力调整机构为一个两端具有弯钩的拉簧。拉簧的一端钩住电机壳体的端孔,另一端钩在固结于车子壳体上的弹力调节板上的孔内。调换拉簧弯钩在调节板上孔位,则改变了电机轴上的小摩擦轮与主动轮间的摩擦力。为使电动机的减速比大些,两只主动轮可比一般玩具车辆的主动轮的轮径适当加大。两个电动机的四棵电源线(也是操纵线)穿套在一根护套管内,长度3米左右,接于制导盒上。制导盒内装两个双刀双掷开关及三节电池,其左右并列的两个双刀双掷开关则可独自控制左右两电动机的反转,正转及停转。这样一来,通过两个双刀双掷开关的手柄在前、后、中,各位置的不同组合,使玩具车表演出与真车完全相同的动作。此外,还可做出许多真车作不出的“超仿真动作”如原地的任何角度的旋转。急后转。转弯时极快地反转等动作。为解决本技术Ⅰ型车的灵活转弯动作而采用的前导轮结构,能在车体产生偏转力矩(此矩由人为控制的两后轮的角速度差而引起)时,使车体自然灵便地偏转,从而简单完美地解决了问题。至于本技术Ⅱ型车(即履带型车),只是将本技术Ⅰ型车的前导轮去掉后,将I型车的动力系统及控制电路直接用于履带车上而已(即同样用两个电机单独驱动每侧履带的主动轮),其可完成的动作种类与Ⅰ型车完全相同。本技术较现有高档线控玩具车的构造大为简化,而机动性能却反有提高。构造的简化,使维修易行且成本低廉,使普通家庭的儿童可以享用。现结合本技术的附图进一步叙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Ⅰ型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剖面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Ⅱ型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电机轴与主动轮外缘附近部位的接触示意图。前自由导向轮(3)的轮叉(2)与立轴(1)固接成一体后,插入车体上的轴套(4)内。两等功率电动机(7)通过轴上的小直径摩擦轮(8)与主动轮(5)的着地面(9)或主动轮外缘附近部位(10)的弹性接触而直接摩擦传动。电动机固定在电动机卡子(16)上。(17)是电动机卡子的垂直方向的转轴。拉簧(11)的一端钩在电动机外伸轴端的壳体端面上的侧孔内,另一端钩在拉力调整板(12)的孔内。拉力调整板(12)固结在车壳体上。两电动机的四棵控制线(13)穿套入一根套管(14)内,并与制导盒(15)内的开关前后触点相连。双刀双掷开关的刀体与电源相连。两主动轮轴位于同一轴线(6)上。权利要求1.一种摩擦传动式线控电动玩具车。其特征在于(1)采用一只具有立轴的自由导向轮及用两个电动机各自摩擦驱动一只主动轮的三车轮结构;(2)电动机轴上的小摩擦轮与主动轮最外缘或最外缘附近部位的接触压力,是通过可调式弹性元件对电动机体施加的弹性力而产生的,电动机的卡具构造,应使固定后的电动机具有一定的自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传动式线控电动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车的动力部分及控制电路同样适用于履带车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性仿真度高、构造简单的摩擦传动式线控电动玩具车,它以具有立轴的导向从动轮的三轮车结构,两个电动机单独摩擦驱动两后轮(或用两电机单独驱动履带式车的两条履带的驱动轮而用于履带式车)等新颖设计,使构造大为简化而机动性完全可与同类高档车媲美。其简便的结构及合理的设计必须使此产品的可靠性提高,而成本降低,从而适用于普通家庭。文档编号A63H31/04GK2034468SQ8821043公开日1989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秦城 申请人:秦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传动式线控电动玩具车。其特征在于:(1)采用一只具有立轴的自由导向轮及用两个电动机各自摩擦驱动一只主动轮的三车轮结构;(2)电动机轴上的小摩擦轮与主动轮最外缘或最外缘附近部位的接触压力,是通过可调式弹性元件对电动机体施加的弹 性力而产生的,电动机的卡具构造,应使固定后的电动机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城
申请(专利权)人:秦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