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城专利>正文

溜索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45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层救生溜索套筒,属于高空作业保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钢索,套筒壳体,手柄轴,手柄轮,手柄,定轴槽轮,导索槽轮,止动手柄,定位锁板,止动销,坐椅板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在高层楼房意外发生火灾,下行通道阻塞的情况下,可使遇险者安全脱离险境的救生装置。(*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高层楼房救生溜索套筒装置,属于高空作业安全装置。目前,在高层住宅,宾馆,由于意外失火,烟火阻塞下行通道,外援救生无望的情况下,还没有能够使遇险者安然脱离险境的有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高楼层失火的意外情况下,使遇险者能安然脱离险境的救生装置。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将纲索穿过套筒壳体,并经过套筒壳体两导索槽轮,在套筒壳体上装有定轴槽轮,与定轴槽轮相对应位置装有手柄,手柄由手柄轴与套筒壳体固定连接。手柄处装有手柄轮。在套筒壳体上装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是由销轴将定位锁板固定在套筒壳体上,止动销轴安装在固定锁板上,在安装固定锁板的套筒壳体对应位置装有锁紧手柄,锁紧手柄顶端加工有锁紧凸轮,在锁紧手柄上装有可活动的锁紧挂钩。在溜索套筒的底部装有坐椅。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全可靠的特点。在高楼层失火意外情况下,遇险者可依靠本装置安全溜滑到地面。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沿Ⅰ-Ⅰ截面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沿Ⅰ-Ⅱ截面的剖面图。图1~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该装置是将钢索1穿过套筒壳体2,并经过套筒壳体2内两导索槽轮11,在套筒壳体2上装有定轴槽轮6,在定轴槽轮6相对应位置装有手柄3,手柄3由手柄轴5与套筒壳体2连接,手柄3处装有手柄轮4,在套筒壳体2上装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是由销钉将定位锁板10固定在套筒壳体2上,在套筒壳体2上配置有止动销9,在套筒壳体2上定位锁板10的相对应位置上,还装有带有止动凸轮7的止动手柄8,在止动手柄8上装有锁紧钩12,在套筒壳体2的下部安装一个坐椅13。本技术安装在阳台或窗口处,当出现失火意外险情,下行通道无法通行的情况下,人坐在溜索套筒壳体下部的坐椅上,双手握住手柄,套筒壳体沿钢索下滑,滑速快慢通过对手柄握的松紧程度来调解,也可使套筒壳体停止溜动,由锁紧装置锁死。使用本技术可使遇险者安全脱离险境,安然到达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层救生溜索套筒,其特征在于:  将钢索1穿过套筒壳体2,穿过套筒壳体2内两导索槽轮11,在套筒壳体2上装有定轴槽轮6,在定轴槽轮6相对应位置装有手柄3,手柄3由手柄轴5与套筒壳体2连接,手柄3处装有手柄轮4,定位锁板10用销钉固定在套筒壳体2上,在套筒壳体2上装有止动销9,在套筒壳体2上,定位锁板10的相对应位置上装有带有止动凸轮7的止动手柄8,在止动手柄8上装有锁紧钩12,在套筒壳体2的下部安装一个坐椅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层救生溜索套筒,其特征在于:将钢索1穿过套筒壳体2,穿过套筒壳体2内两导索槽轮11,在套筒壳体2上装有定轴槽轮6,在定轴槽轮6相对应位置装有手柄3,手柄3由手柄轴5与套筒壳体2连接,手柄3处装有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城
申请(专利权)人:秦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