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434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剥壳箱,其特征在于,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校直器,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带有钢丝刷的第一电机,剥壳轮设在机箱的内部另一端上部,在机箱的内部中间部位设有贯穿机箱的搅笼,在搅笼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出屑口设在搅笼的另一端。通过以上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钢丝剥壳时,钢丝在剥壳过程中掉落的氧化皮自行从侧面被排出,避免了长时间不清理导致的铁屑堆积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胎圈钢丝拉拔过程使用的剥壳箱
技术介绍
目前胎圈钢丝制造工艺需经过剥壳轮剥壳等加工工序,由于盘条表面有很多氧化皮,如果直接进行酸洗,钢丝表面酸洗效果将会很差,所以通过剥壳轮把钢丝表面的氧化皮剥掉。过去使用的剥壳箱剥壳轮较多,并且不能够起到校直的作用,除此之外氧化皮是从剥壳箱底部掉落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剥壳箱,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校直器,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带有钢丝刷的第一电机,剥壳轮设在机箱的内部另一端上部,所述校直器、钢丝刷和剥壳轮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机箱的内部中间部位设有贯穿机箱的搅笼,在搅笼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出屑口设在搅笼的另一端通过以上设置,本专利技术在钢丝剥壳时,钢丝就可以被校直,剥壳轮剥落的氧化皮落到剥壳箱底部时,搅笼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自动将废弃的氧化皮清理到机箱外。钢丝在剥壳过程中掉落的氧化皮自行从侧面被排出,避免了长时间不清理导致的铁屑堆积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校直器2、第二电机3、机箱4、第一电机5、搅龙6、剥壳轮7、出屑口 8、钢丝刷。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在机箱3的一端上部设有校直器1,在机箱3的一端上部设有带有钢丝刷8的第一电机4,剥壳轮6设在机箱3的内部另一端上部,所述校直器1、钢丝刷 8和剥壳轮6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机箱3的内部中间部位设有贯穿机箱3的搅笼5,在搅笼5 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2,出屑口 7设在搅笼5的另一端。通过以上设置,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第二电机2带动搅龙5旋转,将剥壳轮6剥下钢丝的氧化皮,通过出屑口 7排到机箱外,第一电机4带动钢丝刷8转动,对钢丝进行清扫,防止剥壳后的钢丝表面不干净,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运行,钢丝经过剥壳清扫后进入到校直器1内进行校直,更好的保证后续工序的运行。权利要求1.剥壳箱,其特征在于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校直器,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带有钢丝刷的第一电机,剥壳轮设在机箱的内部另一端上部,所述校直器、钢丝刷和剥壳轮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机箱的内部中间部位设有贯穿机箱的搅笼,在搅笼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出屑口设在搅笼的另一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剥壳箱,其特征在于,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校直器,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带有钢丝刷的第一电机,剥壳轮设在机箱的内部另一端上部,在机箱的内部中间部位设有贯穿机箱的搅笼,在搅笼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出屑口设在搅笼的另一端。通过以上设置,本专利技术在钢丝剥壳时,钢丝在剥壳过程中掉落的氧化皮自行从侧面被排出,避免了长时间不清理导致的铁屑堆积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1C43/04GK102274873SQ20111013709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文军, 窦万明, 窦勇 申请人: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剥壳箱,其特征在于: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校直器,在机箱的一端上部设有带有钢丝刷的第一电机,剥壳轮设在机箱的内部另一端上部,所述校直器、钢丝刷和剥壳轮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机箱的内部中间部位设有贯穿机箱的搅笼,在搅笼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出屑口设在搅笼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勇窦万明李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