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切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405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切管机,该切管机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送料驱动部分、切割驱动部分、管件夹持部分、切割部分、卸料部分和切割测量部分;送料驱动部分通过驱动轮与碾压轮将管传送到切割部位,再由切割刀具在切割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将管件切断;该切管机的驱动轮由步进电机驱动,通过步进电机步进量的电信号及驱动轮半径的数据即可准确检测并控制切管的长度,另外在工作台上还安装了红外测距传感器,该测距电信号与步进电机转动量检测信号共同保证了切管长度的精确性。该自动切管机采用了上述夹持送料结构、自动切割结构、自动夹紧结构、自动卸料结构和自动切割管长的测量及控制机构。使得该切管机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材切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切管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切管机一般采用以下方式切管一、手工送料,采用平尺确定管件的切割长度。由于人工送料,操作者凭眼睛直观目测长度,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确定长度的误差最少在士0. 8mm左右,这样的误差不能满足生产高精度产品的要求。二、将砂轮切割机组件固定不动,由操作者手推软管实现切断。操作者手推的平直度,直接影响切管的切口平直度,采用这种方式切管切口的平直度较低,不能满足高精度产品的要求。三、切断工作需要两个工人合作操作才能完成,效率低、速度慢、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切管机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切管长度控制精确,切管自动化程度高的全自动切管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切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管机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送料驱动部分、切割驱动部分、管件夹持部分、 切割部分、卸料部分和切割测量部分;所述送料驱动部分包括驱动支架,在所述驱动支架上设有上下垂直分布的驱动轮与碾压轮,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轴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碾压轮与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上的上下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切割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垂直于管件送料方向的滑轨,在所述滑轨的一侧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管件的切割驱动机构;所述管件夹持部分包括管件夹具和管件夹具的驱动部件;所述切割部分为切割刀具,所述切割刀具连接在所述切割驱动机构上;所述卸料部分包括卸料驱动部件、连接在所述卸料驱动部件上的挡料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挡料板下端的出料槽;所述切割测量部分包括测距传感器和由所述步进电机步进码与驱动轮半径乘积的电信号传感器。为了使被切割的管材能够平直地向前送料,同时也为了增加送料的驱动摩擦力, 以及将摩擦力均勻地分布在被传送的管件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支架包括有成一字型排列的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在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上分别设有主驱动轮和辅助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和辅助驱动轮分别通过主驱动轴和辅助驱动轴支撑在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上,在所述主驱动轴和辅助驱动轴的两侧与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之间设有轴承和轴承支架,所述轴承支架与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紧密配合,所述主驱动轴和辅助驱动轴在伸出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的一端分别装有带轮,在所述两个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为了使驱动支架能够适用于切割不同规格的管材,同时能够便捷地调整管件传送过程中的摩擦力,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上还分别设有主碾压轮和辅助碾压轮,所述主碾压轮和辅助碾压轮通过主碾压轴和辅助碾压轴,以及设置在主碾压轴和辅助碾压轴两侧的轴承、轴承支架与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上的所述上下调节机构连接。同样为了使驱动支架能够适用于切割不同规格的管材,同时能够便捷地调整管件传送过程中的摩擦力,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支架上的滑块和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被设置在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上部的两内侧,在所述轴承支架的上端设有驱动机构。为了便于快速便捷地调节驱动轮与碾压轮之间的间隙,在所述轴承支架的上端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有调节板。为了能够实现自动快速地将管材夹持在驱动轮与碾压轮之间,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上部的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将所述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中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的上端, 所述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中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上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或直接与所述轴承支架的上端连接。为了实现自动快速地将管材切割断,所述管件切割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台,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滑台上安装有切割驱动电机和切割刀具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切割驱动电机通过带轮和皮带相互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将所述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中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中的活塞杆连接在所述滑台的下面。为了使管件在切割的过程中被自动地夹紧固定,以免损伤切割刀具或影响切口的质量,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管件夹具的驱动部件是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所述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中的缸体通过管件夹具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中的活塞杆与所述管件夹具连接。为了使被切断后的管材能够排列整齐地被输送出去,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卸料驱动部件是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所述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中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侧支架上,所述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中的活塞杆与所述挡料板连接。为了提高被切割管材的长度尺寸精度,同时为了提高长度测量的速度和自动化程度,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测量长度的传感器为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侧支架上,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编码信号转换成的测距信号进行比较后即可获得管件长度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电路输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传送到所述管件切割驱动机构执行切管动作。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自动切管机采用了上述夹持送料结构、自动切割结构、自动夹紧结构、自动卸料结构和自动切割管长的测量及控制机构。使得该切管机具有切管的自动化程度高,切割效率高,切割长度尺寸精确。该全自动切管机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1人可同时操作10台同样的切管机,而且该切管机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自动切管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全自动切管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主驱动支架和辅助驱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中1、工作台;2、送料驱动部分;3、切割驱动部分;4、管件夹持部分;5、切割部分;6、卸料部分;7、切割测量部分;8、管件;11、侧支架;21、驱动支架;22、驱动轮;23、碾压轮;24、驱动轴;25、步进电机;26、上下调节机构;27、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31、滑轨;32、 切割驱动机构;33、滑台;34、切割驱动电机;35、传动轴;36、带轮;37、皮带;38、缸体;39、 活塞杆;41、管件夹具;42、驱动部件;43、缸体;44、活塞杆;51、切割刀具;61、卸料驱动部件;62、挡料板;63、出料槽;64、缸体;65、活塞杆;71、测距传感器;211、主驱动支架;212、 辅助驱动支架;221、主驱动轮;222、辅助驱动轮;223、主驱动轴;224、辅助驱动轴;225、轴承;226、轴承支架;227、带轮;228、皮带;231、主碾压轮;232、辅助碾压轮;233、主碾压轴; 234、辅助碾压轴;235、轴承;236、轴承支架;237、滑块;238、滑轨;239、调节板;271、缸体; 272、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全自动切管机,该切管机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送料驱动部分2、切割驱动部分3、管件夹持部分4、切割部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切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管机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送料驱动部分、切割驱动部分、管件夹持部分、切割部分、卸料部分和切割测量部分;所述送料驱动部分包括驱动支架,在所述驱动支架上设有上下垂直分布的驱动轮与碾压轮,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轴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碾压轮与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上的上下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切割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垂直于管件送料方向的滑轨,在所述滑轨的一侧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管件的切割驱动机构;所述管件夹持部分包括管件夹具和管件夹具的驱动部件;所述切割部分为切割刀具,所述切割刀具连接在所述切割驱动机构上;所述卸料部分包括卸料驱动部件、连接在所述卸料驱动部件上的挡料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挡料板下端的出料槽;所述切割测量部分包括测距传感器,和由所述步进电机步进码与驱动轮半径乘积的电信号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升申素琴包雅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索利德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