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东青专利>正文

一种遥控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28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遥控玩具车,包括车底盘及装置在车底盘上的车面壳组件,其特征在于车底盘包括底盘、驱动装置、左、右车轮、盘盖组件,其中驱动装置装置在底盘内,左、右车轮装置在底盘两侧并与驱动装置连接,盘盖组件包括盘盖、两小滚轮、可装置电池的电池盒,其中盘盖与底盘可拆装地连接为一体,电池盒装置在盘盖的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巧妙地采用提高电池的装配位置及对称地分布各部件的位置结构,将整个车辆的重心提高到适当的高度并将其调整在前后车轮的对称平面上。可靠地实现车辆的双向翘头行走功能。同时通过在车体内设置配重箱并在配重箱内装置配重块的结构,大大提高了双向翘头行走功能的可靠性和持久性,使玩具车操作起来更加轻松自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玩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遥控玩具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遥控玩具车,包括车底盘及装置在车底盘上的车面壳组件,其特点是车底盘包括底盘、驱动装置、左、右车轮、盘盖组件,其中驱动装置装置在底盘内,左、右车轮装置在底盘两侧并与驱动装置连接,盘盖组件包括盘盖、装置在盘盖两端的两小滚轮、可装置电池的电池盒,其中盘盖盖置在底盘上并与底盘可拆装地连接为一体,电池盒装置在盘盖的中部位置。为进一步使本技术的双向翘头行走更容易、动作更稳定、可靠和持久,本技术还包括有可调节车辆重心位置的配重装置,该配重装置包括箱体、配重块,其中箱体装置在车面壳组件或车底盘中,配重块可前、后滚动地设置于箱体内。为实现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上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电机、两组传动齿轮组,其中两个电机对称地装置在底盘内腔前、后两端,两组传动齿轮组分别装置在底盘内腔两端部,且两组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分别与两个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左、右车轮连接并传动左右车轮。本技术由于巧妙地采用提高电池的装配位置及对称地分布各部件的位置结构,将整个车辆的重心提高到适当的高度并将其调整在前后车轮的对称平面上。这样,当车辆在直行而突然紧急逆向行驶的情况下,在惯性的作用下车辆一端离地翘起而只有另一端车轮着地行走,可靠地实现车辆的双向翘头行走功能。同时通过在车体内设置配重箱并在配重箱内装置配重块的结构,由于配重箱设有适当的空腔可让配重块在其内前后灵活地滚动一段距离,加大了惯性的作用,更容易使车辆一端翘起而只有另一端车轮着地行走。同时由于采用四轮驱动的方式,使用两个电机各带动一组传动齿轮组来单独驱动两左侧车轮或两右侧车轮,并通过改变两个电机的旋转方向来形成两侧车轮的不同旋向组合,从而可靠地实现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的功能。特别地是本技术增加一滚动式的配重块,成本增加很少,但性能却得到大大的提高,大大地提高了双向翘头行走功能的可靠性和持久性,使玩具车操作起来更加轻松自如。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具体实施如附图说明图1~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车底盘1、车面壳组件2及装于车底盘1尾端的备胎5。其中如图1及图5所示,车面壳组件2头部有一插扣,插入车底盘1前端的相应的扣孔中。备胎5的两个轴头插入车底盘1尾端的轴孔中并可摆动一定角度,同时该备胎5上设置有可以将车面壳组件2与车底盘1有机连接为一体的扣板,当装上车面壳组件2后,通过摆动备胎5上的扣板,可非常简易地将车面壳组件2紧扣在车底盘1上,拆卸车面壳组件2也同样方便,有利于换装电池及维护,同时外观美观、高度仿真。如图2所示,上述车底盘1包括盘盖组件3、底盘11、驱动装置12、左侧车轮13、右侧车轮14、车桥盖16、电机盖17。其中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12包括两个电机121、122、两组传动齿轮组123、124,它们对称地装置在底盘11的内腔,两个电机121、122置于底盘11内腔的中间位,两组传动齿轮组123、124分别置于底盘11内腔的两侧;左侧车轮13及右侧车轮14与传动齿轮组123、124的输出齿轮枢接并分别分布在底盘11的左侧和右侧;盖上电机盖17、盘盖组件3及车桥盖16,来固定电机121、122及传动齿轮组123、124,使它们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以保证各齿轮副正确啮合来传递驱动力及转速。这样,当两个电机121、122分别转动时,各带动一组传动齿轮组123、124来单独驱动两左侧车轮13或两右侧车轮14,通过改变两个电机121、122的旋转方向来形成两侧车轮的不同旋向组合,当两侧车轮旋向相同时车辆前进或后退,当两侧车轮旋向相反时车辆左转或右转,以使车轮可靠地实现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的功能。如图4所示,上述盘盖组件3包括盘盖31、小滚轮32、电池盒33、电池扣37、前保险杠34、后保险杠35、避震器36。其中电池盒33装在盘盖31的顶部中间位,两个小滚轮32分别可转动地装在盘盖31的两端,起装饰作用的避震器36扣装在盘盖31的两侧,电池扣37铰接地装置在盘盖31的前部中间,在电池盒33内装上电池后扣上电池扣37,使整个车辆的重心提高到适当的高度且调整在前后车轮的对称平面上。这样,当车辆在前进时突然紧急后退的情况下,在惯性的作用下两后轮离地,车尾部翘起而只有两前轮着地行走;车辆在后退时突然紧急前进的情况下,同样在惯性的作用下两前轮离地,车头部翘起而只有两后轮着地行走,从而可靠地实现车轮双向翘头行走的功能,增加了本技术的新颖感及增强了趣味性。同时在车辆翘头行走时,装在盘盖31两端的两个小滚轮32的其中一个着地起支撑平衡的作用。为进一步使本技术双向翘头行走更容易,动作更可靠、更持久,特别地在车体内的车面壳组件或车底盘1中设置有配重装置4。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组装,所述配重装置4设置在车面壳组件2内,此时车面壳组件2内壳中间部位设有配重装置4,该配重装置4包括箱体41及配重块42,配重块42放在箱体41内,然后用箱盖43盖住。其中箱体41设有适当的空腔可让配重块42在其内腔前后灵活地滚动一段距离。这样,当车辆在前进(或后退)时紧急后退(或前进),在惯性的作用下,配重块42在箱体41空腔内向前(或向后)滚动,车辆重心往前(或往后)移,加大了惯性力矩,同时缩短了车辆重心到前轮(或后轮)着地点的距离,减少了车辆自重给车尾部(或车头部)翘起带来的阻力矩,更容易使后轮(或前轮)离地、车尾部(或车头部)翘起而只有前轮(或后轮)着地行走,同时提高了动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还可节省能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遥控玩具车,包括车底盘(1)及装置在车底盘(1)上的车面壳组件(2),其特征在于车底盘(1)包括底盘(11)、驱动装置(12)、左、右车轮(13、14)、盘盖组件(3),其中驱动装置(12)装置在底盘(11)内,左、右车轮(13、14)装置在底盘(11)两侧并与驱动装置(12)连接,盘盖组件(3)包括盘盖(31)、装置在盘盖(31)两端的两小滚轮(32)、可装置电池的电池盒(33),其中盘盖(31)盖置在底盘(11)上并与底盘(11)可拆装地连接为一体,电池盒(33)装置在盘盖(31)的中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控玩具车,包括车底盘(1)及装置在车底盘(1)上的车面壳组件(2),其特征在于车底盘(1)包括底盘(11)、驱动装置(12)、左、右车轮(13、14)、盘盖组件(3),其中驱动装置(12)装置在底盘(11)内,左、右车轮(13、14)装置在底盘(11)两侧并与驱动装置(12)连接,盘盖组件(3)包括盘盖(31)、装置在盘盖(31)两端的两小滚轮(32)、可装置电池的电池盒(33),其中盘盖(31)盖置在底盘(11)上并与底盘(11)可拆装地连接为一体,电池盒(33)装置在盘盖(31)的中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调节车辆重心位置的配重装置(4),该配重装置(4)包括箱体(41)、配重块(42),其中箱体(41)装置在车面壳组件(2)或车底盘(1)中,配重块(42)可前、后滚动地设置于箱体(4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遥控玩具车,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12)包括两个电机(121、122)、两组传动齿轮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蔡东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